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妇女保健
第三节 妇女保健 建场初期,妇联就经常深入女工走访调查,同时向场提出请求解决问题的建议。1963年,工会主席李孔俊在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要做好女工的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保护工作,关心她们的身体健康”。各生产队领导在安排农田活计时,对女工尽量做到“三调三不调”(调轻不调重,调近不调远...
第四节 托幼工作
第四节 托幼工作 建场初期,女工较少,大部分是家庭妇女。所以,幼儿多在自家看管。1958年“大跃进”时,广大妇女走出家门,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总场妇联在第一生产队首先成立长年托儿所,各生产队也相继成立季节性托儿所。以后,总场的长托也改为季节性托儿所,农忙开放,农闲解散。 1970年以后,随着女职工...
第一节 概述
第四章 共青团第一节 概述 1955年10月,二九一农场成立,根据上级指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农建二师六团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了农场团委。第一任团委书记郑行广。以后历届的书记(或负责人)是罗敦康、刘连才、王茂福、周福成、于滋秀、许承洲、关久志、李振东、林景立、韩忠。 场团委配合各时期党的中心...
第二节 历届团代会
第二节 历届团代会 首届团代会 1956年,农场召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国营二九一农场首届代表大会”。郑行广任团委书记,王治安任团委副书记。当时全场共有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700 余人。 第二届团代会 1957年,农场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国营二九一农场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选出团的...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六篇 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第一章 教育第一节 机构沿革 建场初期,全场学校人数很少,没有专设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教育行政工作归宣传,部门代管。 1959年至1962年,场社合并期间,学校人数增多,宣传部设教育干事(韩子良),场社分家后恢复原状。 1972年至1976年,农场扩大,居民点增多...
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
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 农场的普通教育事业,是从1956年开始的。随着农场的发展壮大,逐渐发展起来的。1956年8 月,总场部建立第一所初级小学,招收农场职工的子弟入学。校址在现今招待所食堂后面,是新建的一排拉合辫草房。学校开设1 至4 年级的课程,组成2 个复式教学班。共2 名教师,名叫刘光宗、赵秀...
第三节 职业中学教育
第三节 职业中学教育 一、“五七中专” 1970年10月,农场为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为培养农场各方面急需人才,在原双山独立排旧址办了“五七中专学校”。孙玉峰、刘致友先后任校长,吕方明、杨丛英先后任指导员,有工人代表,贫下中农代表,由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任教,学员来自全场各校初中应届毕业生...
第四节 职工教育
第四节 职工教育 1955年,场政治处内设文教组,杨荫、尚天佑负责生产队的职工业余扫盲教育,当时下设3 个教育点。 1958年至1960年,各生产队设专职的业余文化教员,组织初小(文盲)、高小、初中班的文化教育。 1958年场机关还办过一段业余红专大学。 1975年,各队组织家属扫盲班,9 ...
章下序
第二章 文化、体育章下序 为了丰富广大职工的文化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农场先后建立了电影放映队、广播站、图书馆、新华书店、电视台。建场以来,农场坚持开展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活动,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推动了农场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电影
第一节 电影 二九一农场电影队,成立于1955年,开始只有从部队转业时带来的“102型——35毫米”放映机。有3 名放映员,解家玫负责。电影队隶属场工会领导,都在露天地里放映。 1956年,农场盖起了一栋330 平方米的草房,俗称“三百三俱乐部”。从此电影就在“三百三”放映,后来随着职工家属的增...
第二节 广播
第二节 广播 刚建场时,利用从部队带来的。一部50瓦扩大机,在工地(总场部)家属区安上几个高音喇叭,播放一些歌曲、乐曲活跃气氛。1957年,农场购买1 台250 瓦扩音机,这才建立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广播室。但没有正式播音员,由电影队负责人解家玫兼任,广播一些通知和领导讲话等。1958年,广播室改归宣...
第三节 电视
第三节 电视 1983年6 月13日,省广播事业局批复:二九—‘农场建立电视转播台,农场开始了电视转播台的筹建工作。 1985年1 月,电视转播台建成,开始转播农场附近市县电视台转播的中央电视台节目,同时开办了场内新闻节目。主要设备是国产“JS2-9 型”电视差频转播发射机,发射功率300瓦,接...
第四节 图书馆
第四节 图书馆 建场初期,场工会就设有简易图书室,有一名专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借阅管理事宜。各生产队设有图书箱,有专人负责,定期到场部图书室进行图书调换。 “文化大革命”期间,场部图书室关闭,大部图书销毁或散失。1975年后,许多连队自行建起图书阅览室,所购书籍大部分是适时的政治书籍。两年后,新书...
第五节 新华书店
第五节 新华书店 农场于1968年在总场百货商店里,辟出30平方米面积,开设新华书店门市部。门市部设服务员一人,负责全场教科书的供应和其他图书的零售业务。1979年,由于服务量的增加,书店服务员增至2名,归宣传部领导,销售额逐年增加。1983年40,000元,1984年56,000元、1985年6...
第六节 体育
第六节 体育 一、体育组织 1958年,农场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副场长张锡九任体委主任。 1982年,农场体育运动委员会进行了调整,总会计师王肇仕任体委主任,徐光舜、李清国任副主任。 二、体育活动 建场初期,农场群众性体育活动一直很活跃。当时各生产队都有职工业余篮球队,每天工余饭后进行...
«
1
2
...
7031
7032
7033
7034
7035
7036
703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