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概述
第九章 工副业第一节 概述 一、机构沿革 1959年~1961年,农场成立工业交通科,分工一名副科长负责全场工副业生产。1962年~1970年,工副业生产由农场生产科负责。1977年,农场设立工业交通科,分工一名副科长负责全场工业生产。1983年农场成立工业科,领导全场工业生产,副业生产由各...
第二节 主要工厂发展纪要
第二节 主要工厂发展纪要 一、砖厂 砖厂初建于1958年,厂址设在福山,1958年由4 队管理,1961年至1962年由二分场管理,1963年至1964年由4 队管理。1965年至1966年由5 队管理。1967年正式成立二九一农场砖厂。 建厂时,有职工10余人,砖窑是老式马蹄窑。工艺全是...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章 建筑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5年农场建立,将原农场二师六团工务科改组为基建科,负责全场的房屋建筑工作,1958年基建科撤销。 1959年成立基建工业科,1963年复设基建科,1965年科室合并,房建工作由生产科负责。 1969年农场改制,设营房股,1973年改制计划建设股。 1977...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1955年6 月,二师六团工务科多数人员随团指挥部来到农场,一部分人参加场界勘测规划工作,拟定建场区域草案,另一部分人筹备建房物资,组织房建施工。当年共建土房5,426平方米,使大部分职工住进了自己盖的新房。1956年,省国营农场管理厅下达房建计划14,884平方米,其中砖瓦结构...
第三节 设计、施工、验收
第三节 设计、施工、验收 一、设计 1984年以前,农场所建筑各种平房,水泥晒场,晒麦棚等均由农场自己设计,房建工程师吴润身负责设计工作。楼房除新招待所外均由农场自行设计。 1985年,房建技术员刘勋生设计了文化馆,交通科办公楼,第三百货商业楼等二层楼房。 二、施工 1963年以前...
第四节 房屋建筑及其用途
第四节 房屋建筑及其用途 农场房屋建筑分为生产用房和非生产用房。生产用房包括农业、畜牧、工副业生产用房和各种库房,非生产用房包括住宅,办公室、学校、商店等用房。各类房屋建筑面积详见表108。 二九一农场房屋建筑按用途分类表 表108 ...
第五节 锅炉、自来水工程
第五节 锅炉、自来水工程 一、锅炉 1969年以前,农场锅炉工程主要用于工业厂房,总场办公楼、俱乐部的取暖。 1971年以后,锅炉取暖发展到招待所,职工医院,一分场的办公室,招待所。七十年代后期,出现家属使用小锅炉自烧土暖气取暖。 1980年以前,农场所有工业单位,办公大楼、招待所、商店...
第六节 建筑材料
第六节 建筑材料 农场主要建筑材料有红砖、细沙、木制品、水泥制件。 红砖生产1985年达1.679万块,质量达150#。(详见本编第九章工业) 场区福山有一座小山丘,细沙丰富,1975年以前沙坑无人管理,建筑单位随意去拉。1975年后,基建工程量愈来愈大,对细沙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大。1976年,...
第七节 建筑队伍
第七节 建筑队伍 一、场基建队 1955年秋,基建队人数100人,木工36人,瓦工54人,管理人员10人。 1956年,基建队人数130人,木工45人,瓦工65人。 1959年7月,基建队瓦工46人,木工34人,力工20人,其他人员20人。 1963年,基建队撤销,多数人员充实基层生产...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一章 交通运输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5年农场成立后,原农建二师六团运输连改编为二九一农场运输队,隶属农场供销科。 1959年~1962年,运输队隶属基建工业科。 1969年,农场改制,运输队改制为运输连,由装备股领导。 1977年,农场成立工业交通科,由副科长徐光舜负责交通运输工作。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建场时,场区属无人开发地区,一片草原沼泽,并无道路。转业时运输连,仅有汽车5 台,马车30台。只能在集贤至富锦的公路上行驶。场区工地所需建筑、生产、生活物资、主要依靠拖拉机拉爬犁和人工搬运。1956年修建了一条由集富公路至福山的土路,夏季遇雨,水淹泥陷,只有冬季勉强通车。这年冬季...
第三节 公路建筑及管理
第三节 公路建筑及管理 1956年修筑集富公路至福山土公路7公里,路宽4米。 1969年至1971年3 年时间,集中全场人,机力量,修筑了福山至30连的通江公路干线,30连至17连公路干线,及部分自干线至连队的田间公里计100 公里,全部为土路。自此由场部至各连队的公路网形成。 1980年场长...
第四节 公路运输
第四节 公路运输 一、货运 1 、农场货运组织。1955年,1969年,农场货运单位只有场直汽车队,1984年更名为汽车一队。 1969年,一分场成立后,配备2~3台货运汽车。 1978年~1979年,二、三、四分场相继成立,每分场配2~3 台货运汽车,1984年二、三分场撤销,原二、三...
第五节 水上运输
第五节 水上运输 农场北临松花江,1970年开始进行水上运输,建立船队。职工40多人。主要设备有机船2只,木拖船4 只。主要担负全场木材运输和一分场地区生产、生活用煤的运输。副业以捕鱼为主。1970年冬,与20连合并。 1973年改制为畜牧连,职工70多人。除担负水上运输外,还养马90多匹、牛2...
第一节 概述
第十二章 农电、通讯第一节 概述 1984年,农场成立电力通讯站,统一管理农电和电讯工作。 电力通讯站设政指1 人,站长1 人,会计员1 人,统计员1 人,出纳员1人,全站职工人数为108 人。电力通讯站内设:运行、供电、电管、修理、通讯等五个车间和一个仓库。 1985年农场对电讯站实行放开经...
«
1
2
...
7028
7029
7030
7031
7032
7033
703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