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商店
第二节 商店 一、沿革 1955年建场时,在智勇屯设一综合性商店。职工2人。 1957年在总场部建二九一商店,隶属县百货公司,职工3人。 1959年改属二九一农场供销科,人员未变。 1960年二九一农场商店改属集贤县供销社。 1962年二九一商店的行政领导隶属农场,业务由县供销社领导...
第一节 概述
第十七章 服务业第一节 概述 农场的服务行业,是本着方便生产,方便职工生活的精神,随着农场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本章仅记载农场兴办的各种服务行业。集体、个体兴办的营业性服务行业,见《第七篇第六章工商管理》。 一、管理机构 1962年5 月~1964年7 月,农场设立服务部,管理场部地区理...
第二节 主要服务单位发展纪要
第二节 主要服务单位发展纪要 饭店 饭店成立于1973年7 月,属商店领导,开店时面积较小,兼作商店职工食堂,地址在现理发馆对面,只有2 名厨师和1 名服务员,经营数十种大众食品,年营业额只有几千元。 1979年,迁至商店北侧,营业面积50平方米,10张餐桌,每天可接待顾客300 名。经营各种...
第一节 党的组织
第五篇 党群第一章 党的工作第一节 党的组织 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二师六团,共有中国共产党党员807 人,占全团指战员总数的43%。1955年,部队奉命调来集贤县集体转业时,因大批干部战士调出或退场复员,年底党员人数降到523 人,占全场职工总数的38%。 中国共产党二九一农场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
第二节 党代表大会
第二节 党代表大会 中共二九一农场历届代表大会一览表 表163 首届党代大会 中共二九一农场首届代表大会,于1956年2 月18日至22日,在当时的集贤县县府所在地——集贤镇召开。正式代表124 人,实际出席108 人。 会上张积文代表农建二师六团党委作了《前届党...
第三节 干部
第三节 干部 建场以后,农场一直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各类干部均由农场党委组织部统一管理(二十八团期间,曾设干部股,管理全场干部)。 建场初期,农建二师六团的各级干部成为农场建设的骨干。1958年、1959年两次调入干部181 人。1958年,1964年国家两次从农场大批抽掉干部174 人,支援了...
第四节 宣传工作
第四节 宣传工作 一、机构沿革 1955年10月,农建二师六团宣传股改制为宣传部,部长周世兴。 1957年底至1958年初,整风反右后精减压缩机关,宣传部撤销。宣传工作由党委秘书和工会一名干事兼管。 1959年腰屯公社并入农场,机关扩编,恢复了宣传部,先后由苏巨峰、王茂福任部长。 19...
第五节 纪检工作
第五节 纪检工作 除二十八团时期外,农场历届党委会都选出同届的“纪律检查(或监察)委员会,并成立其常设办事机构——纪委(或监委)办公室。 “文化大革命”前,农场监察委员会在维护党纪、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方面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处理较大的贪污案件一起,腐化案件四起,甄别平反盗窃案件一起。 “...
第一节 概述
第二章 工会第一节 概述 1955年10月,农场工会成立,全称为“中国农业水利国营二九一农场工会”。工会第一副主席刘贞儒。副主席谭金辰。1958年底埸社合并时工会撤销。 1962年7 月,工会组织恢复,全称为“国营二九一农场工会”。李孔俊任工会主席。 1964年7 月,李传训任工会主席。1966...
第二节 工会组织
第二节 工会组织 一、组织情况 二九一农场工会各级组织情况表 表168 二、会员情况 二九一农场工会会员人数表 表169 三、工会干部情况 1983年以前,总场、分场配专职工会干部。设主席、副主席1~2 人。干事:农场工会...
第三节 企业的民主管理
第三节 企业的民主管理 一、概况 农场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委员会承担着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机构的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职工代表大会一直受极“左”政治运动的冲击,职工的民主权力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职工代表大会一直流于形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提出了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问...
第四节 劳动竞赛
第四节 劳动竞赛 1956年,工会开展了劳动竞赛,召开了两次先进表彰大会,共表彰了151 名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工作者,24个先进小组。还选出4 名出席省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的代表,1 名出席中央农业水利系统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的代表。 1963年,工会协同行政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如这年麦收竞赛18天,完...
第五节 职工生活福利
第五节 职工生活福利 建场初期,农场各级工会都成立了生活委员会,分场以上还成立保护和劳动保险委员会。 1962年农场发放救济款4 千多元,补助棉布16,900尺,棉花3,500多斤。 1979年11月8 日,农场将职工困难补助日常工作移交工会办理,定期向工会拨职工救济款。1983~1985年,...
第一节 妇女组织
第三章 妇联第一节 妇女组织 1955年农场建立,便成立了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第一任女工干事是贺平。 1959年至1966年,历任的女工干事有:张连平、沈喜霞、肖华敏、高霞、于凤玲。“文化大革命”以后,场妇联停止活动。1976年妇联组织恢复。1979年10月,场妇联组织撤销,在工会内设女工干...
第二节 生产劳动
第二节 生产劳动 建场初只有女工十余人,农场第一批女拖拉机手张继兰、杜秀珍、边建平、王志贤与男拖拉机手一样,泥里滚、水里爬。为开荒建场做出了贡献。 1958年,全场家属都纷纷走出家门,积极参加生产劳动。经上级批准有200 多名家属,转为正式职工。其余家属也积极参加农忙季节性劳动。1959年以后,...
«
1
2
...
7030
7031
7032
7033
7034
7035
703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