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节 技术队伍与主要科技成果
第五节 技术队伍与主要科技成果 一、技术队伍 饶河农场自1957年建场至1985年止,廿九年中从全国各地和本省大专院校分配来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包括自学成才的4人)共计22人,其中调出和不在岗的10人。现在职畜牧兽医人员12人,其中畜牧师一人,助理畜牧师2人;助理畜牧兽医师1人;畜牧兽医技...
-
第六节 草原、饲料
第六节 草原、饲料 一、草原 建场以来,农场经营项目主要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畜牧业生产经营规模甚小,故而对草原的保护和管理未能顾及,加之连年垦荒,一些好的草原已变成耕地,剩下的大多为低洼草甸和林绿草地。草的种类多为大、小叶樟,其次为五花草、三棱草、塔头草和一些湿地植物。到1985年止,饶...
-
第一节 概况
第五章 工副业第一节 概况 饶河农场系中型机械化农业企业。建场以来,所办工业均属为农业生产和职工生活服务的一些项目。如农机修理、粮油加工、制砖、木材加工等。农场经营的主要工业项目基本不挣钱,亏损由农场补贴。 1963年前,八五九农场时期,畜牧分场和二分场仅有两个农机修配所,规模很小的粮...
-
第二节 农机修理业
第二节 农机修理业 一、农机修造厂 随着农场生产的发展和耕地面积的扩大,在各种农业机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全场的拖拉机、康拜因、汽车和其它机械的修理工作,单靠两个修理所,是不能完成的。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精密的修理需要送往外地修理,这样,既不方便,又影响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农场于1978年冬开...
-
第三节 建材生产
第三节 建材生产 八五九农场时期,一、二分场处于开荒建点时期,没有建材生产,房建材料均用土(或土坯)、原木和草建造房屋。1964年成立饶河农场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农场红砖、制材、石灰等建材生产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二十多年来饶河农场的建材业基本上是自给性的,外销极少。 一、...
-
第四节 粮油加工
第四节 粮油加工 饶河农场前身八五九农场一、二分场早在1960年就建立两个小型粮油加工厂。当时正值场社合并时期,一分场加工厂建在饶河镇内,二分场加工厂建在西通,分别负责一、二分场职工家属的自给粮油的加工。 1964年饶河农场成立后,仍由两个加工厂加工粮油。1970年西通粮油加工厂从西通...
-
第五节 其它工业
第五节 其它工业 一、制酒 建场初期,就有一些生产队利用农副产品和少量粮食(玉米)生产白酒(如当时的一分场一队、二队),主要供给场内职工饮用。1964年饶河农场成立后,以粮油加工厂的副产品麦麸为主要原料进行制酒,除当时加工厂成立酒房制酒外,还有1、13、14、24等生产队都先后利用农副产...
-
第一节 概述
第六章 资源开发第一节 概述 随着党的开放和搞活经济政策的施行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和更新。1983年农场被批准进外资(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开荒(农垦开发项目)简称农垦项目60万;1984年在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中,农场又出现了开发性家庭农场(即职工利用自有资金...
-
第二节 农垦项目
第二节 农垦项目 一、概述 黑龙江农垦项目是国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际开发协会信贷及国内配套投资的开发项目。这个项目分布在垦区30个农场内。开垦300万亩荒地,引进八十年代技术装备和先进的农业生产、种子繁育、加工及企业管理技术,于1986年形成生产能力,每年能为国家增加粮豆7.5亿斤,上...
-
第三节 开发性家庭农场
第三节 开发性家庭农场 饶河农场1984年在试办职工家庭农场的同时,一种全新的承包形式出现了。这就是职工个人自筹资金或贷款,自己购置农机具、生产设备和物资,承包农场内的荒原,进行开荒、搞种植业生产或者承包水面、自修水库进行渔业生产,办开发性职工家庭农场。它有独户和联户两种形式。它的出现,为...
-
章下序
第七章 农田水利章下序 饶河农场位于三江平原东北。域内东北部地势低洼,开垦前多为低湿、沼泽地。荒原自然沟溪水线纵横。因此,挖沟排水是农场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工程项目。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农场开荒建点,扩大耕地面积,无—不与农田水利建设息息相关。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一节 机构沿革 八五九总场时期(1968年前),畜牧分场和二分场未设专门水利管理机构,只有一名水利技术人员设在分场生产办公室。 1964年饶河农场成立后,工交科内设一名水利技术员。 兵团组建初期(1969~1971年)廿二团团部无专门水利管理机构,亦未设专职水利管理人员 1972年...
-
第二节 水文概况
第二节 水文概况 饶河农场地域东临乌苏里江,北靠挠力河。境内还有大岱、半截河、大班河和蛤蟆河。域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处为海拔264.7米,最低处海拔60米。 饶河农场几条主要河流情况分述如下: 乌苏里江:全长905公里,属中苏界江,在饶河农场东向边界通过。境内流长37公里。 挠...
-
第三节 水利发展概况
第三节 水利发展概况 建场初期:八五九总场的农田规划办公室,负责全场土地规划,水利工程由农场水利科组织实施,各分场在总场的统一布署下,从1959年冬开始进行水利大会战,连续大干了两个冬春,畜牧分场从镇江到西林子,沿江共挖了11条主干渠道。二分场在此期间共挖了4条主干渠道,将大量积水排向乌苏...
-
第四节 水利建设投资及完成项目
第四节 水利建设投资及完成项目 农场用于水利建设的投资从1964年到1985年为止总投资额为861.45万元,完成土方量852.88万立方米,除涝(3~5年遇涝害)面积15万亩。其中:排水干沟20条;支、斗、沟210条;临时抽水灌区一处;小型水库一座;机电井26眼;喷灌井3眼,小型塘坝3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