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年
1985年 1月4日 接省政府批示:从1984年10月起,发给农场每个职工每月物价补贴五元。 3月5日 农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 3月 农场招收合同制工人212名。 4月1日 饶河农场召开第三届第七次职工代表大会,会议历时三天。王尔丰场长做《农场工作报告》,毕...
-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篇 经济第一章 农业第一节 概述 农业生产的发展,受着社会条件,生产力水平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农场初建时期,以开荒为主,土壤不熟化,机具以进口机具为主,不配套,经营人员以复转军人为主,农业无经验,产量不高,经营亏损。饶河农场成立后,农场生产开始走向正轨,土壤逐步熟化,经...
-
第二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机构沿革 农业生产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形式和特点。饶河农场是在原859农场解体后在其1、2分场的基础上,于1964年组建的。机构形成分四个时期。 一、行政管理时期(1957~1968) 1957~1963年,八五九总场设农业科,分场设农业副场长和生产办公...
-
第三节 开荒
第三节 开荒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生产资料。开垦荒地,是充分利用土地,增加作物总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饶河农场成立时(1964年)农场仅有耕地5.6万亩,而撂荒地还有几十万亩,所以,积极开荒,扩大耕地面积是饶河农场的主要任务。 一、荒地资源。据调查可为农、林、牧利用的面积有94.4万亩,其...
-
第四节 土壤及其培肥
第四节 土壤及其培肥 饶河农场农业土壤主要是白浆土类。有部分宗壤土但白浆化严重(西通沙岗),挠力河流域有少量沼泽土(草炭土)尚未开发。 白浆土属低产土壤,改良白浆土建立稳产高产农田,是饶河农场基本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白浆土特性 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与调查,白浆土的生产特性是冷、板、酸...
-
第五节 作物
第五节 作物 小麦、玉米、大豆是饶河农场主要的栽培作物。约占总播种面积的95%;其中小麦占50%,大豆占35%。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播种面积和产量年际有变化。 一、小麦 饶河农场小麦播种面积大,单产不高。1964~1985年的22年中,只有1967、1980、1983三年单产超300斤,...
-
第六节 土壤耕作
第六节 土壤耕作 土壤耕作是耕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一定的轮作形式相配合而形成。饶河农场农作物的轮作以麦、麦、豆三区轮作方式为主,但由于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年际间气候多变等原因,使作物种植比例波动很大,给形成一定模式的土壤耕作的农艺流程带来困难。农场多年来的耕作措施有: 一、土壤基础耕...
-
第七节 轮作
第七节 轮作 在同一块地上,周期性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消灭农作物病、虫和杂草的有效手段,对合理用地养地和作物均衡增产有积极的作用。 饶河农场轮作主要采取麦、麦、豆三区轮作方式,且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换茬阶段:建场初期(1957~1963年),大量荒地的开垦,耕地面...
-
第八节 良种及其繁育体系
第八节 良种及其繁育体系 种子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应用优良品种工省效宏。近几年来,农场粮豆单产水平的提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品种的更新换代,建立和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加速良种的选育,是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内容。 一、良种繁育及其机构 农场良种繁育体系及其机构,随着国家种子工作方针的改革...
-
第九节 肥料
第九节 肥料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科学施肥就是要满足作物不同生育期对各种营养元素的要求,从而达到稳产、高产,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农场肥料种类主要是化肥,其次是有机肥及微肥、施用量及施用方法如下: 一、化肥的使用 农场化肥主要有氮、磷两个品种。建场以来,根据肥料种类用量和使用...
-
第十节 植物保护
第十节 植物保护 保护作物免受病,虫、杂草的危害,是农业生产获得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农场主要病、虫、杂草及危害程度 建场以来,随着土地种植年限的增加,环境条件的改变,农业生产资料的调运,作物病、虫、杂草的种类和危害程度日趋增加和严重。 1、建场初,耕地尚未熟化,而大部分土...
-
第十一节 农业气象及其灾害
第十一节 农业气象及其灾害 当地气候资源丰富,对农场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然而不利的气候因素,是影响农作物稳产、高产的根本原因。 一、气候对主要作物的影响 小麦、玉米和大豆,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尽相同,在特定的气候环境中,各有利弊。 1、小麦(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章 农业机械第一节 机构沿革 一、机构沿革 1957年,总场建机务科,分场未专设农机管理机构,只设机务管理人员,负责机务工作。 1960年,分场设机电组。 1961年,分场设机电科。 1963年,分场设机械物资科。 1964年,成立饶河农场,生产科内有2名技术员,负责机务管...
-
第二节 农机发展概况
第二节 农机发展概况 饶河农场农机业发展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分场时期(1957~1963) 这个时期,机务管理体制为场、分场、队三级管理,农机具大部份从国外进口,主要任务是大面积开荒,建点条件极为艰苦,人员技术水平低,配件奇缺,机车故障多,机具损坏严重,进场链轨拖拉机18台,胶轮拖...
-
第三节 机务队伍
第二章 农业机械第三节 机务队伍 一、人员状况: 建场初期农场机务干部大部分是从其它农场调来的技术人员和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少部分是部队复转技术人员。随着农场生产的发展,从优秀机务工人中提拔了大批的机务管理干部。1957~1958年机务工人多来自老农场调入的老驾驶员和宁安、红星、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