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兵役
第四节 兵役从1964年起,饶河县兵役局,根据适龄青年人数将应征指标下达农场,然后由农场征兵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具体办事机构是武装部:征兵工作由适龄青年自愿报名,经所在单位党支部同意后上报农场,农场武装部会同组织、劳资、医院等有关部门进政审和体检,合格后,再到县征集站体检,如体检合格,即应征入伍。 ...
第五节 边境反干涉斗争
第五节 边境反干涉斗争从1965年后,苏联武装人员在乌苏里江主行道我侧,不断阻挠我边防巡逻,破坏我边民正常生产和通行。 苏联的阻挠,寻衅不断升级,进而发展到动用直升飞机、装甲车、炮艇,军犬、对我边民和边防巡逻,进行威迫棍打,甚至开枪射击,致使我边民死伤数十人。 1968年1月5日,饶河县反干涉指...
第六节 拥军优属
第六节 拥军优属从1965年以后,对场内的军属烈属,在生活和工作上,都得到农场的照顾,平时农场工会对在生活上有困难的军烈属,给予不定期的救济。每年春节前,由工会,武装部和行政办公室组织慰问组,对场内的军烈属进行慰问,并送给每一军烈属对联、年画以及过年用的副食品。大年初一,慰问组还到军烈属家进行祝贺。...
第一节 工会
第三十二章 群众组织第一节 工会一、机构沿革 八五九农场工会建于1957年。分场和生产队等基层单位也相应的建立了工会组织。 1958年底,成立虎饶县饶河(八五九)人民公社后,根据全国总工会文件精神,牡丹江农垦局决定在农场停止工会活动。 1962年,在南宁召开的全国农垦工作会议上,确定在农垦系统...
第二节 共青团
第二节 共青团一、机构沿革 1957年,八五九总场按军队组织形式,建立共青团工作委员会,隶属政治部。分场在政治处内设一名青年干事负责团的工作。生产队建立团支部。 新八五九农场成立后,1965年8月,成立共青团八五九农场委员会,在政治处领导下,设团委办公室,配备两名专职团干部。 1967年受“文...
第三节 妇女
第三节 妇女一、机构沿革 1957年,随着总场组织机构的健全,进成立妇女工作委员会。 1958年下半年,场社合并,农场妇女工作委员会和饶河县妇联合并办公。 1959年,总场又成立妇女工作委员会,编制五人。但只配备了三人。 1962年6月,恢复工会后,妇工委即解散,而在工会内配备一名专职女工委...
第一节 电影
第五编 文化教育卫生第三十三章 文化第一节 电影一、发展状况: 1958年大批转业官兵来场,总场成立了电影队,配备了五个人,当时主要设备有一台仿苏联造的35毫米的K303放映机,两台16毫米的捷克式放映机。这些机器都是转业官乓从部队带来的。K333放映机在总场部放映,两自16毫米放映机在五个分场巡...
第二节 广播、电视
第二节 广播、电视八五九农场有线广播站是于1958年5月在总场场部东安镇建立的,设备有150瓦扩音机一台,配有一名工作人员,同年8月购进一台1000瓦扩音机。1958年底场社合并,农场广播站迁往饶河镇。1962年场社分开,广播站又迁回东安镇,这时期广播站配备工作人员四名,设备有一台1000瓦扩音机。...
体育
第三十四章 体育体育建场初期,由于受条件限制,我场体育活动没有开展起来。职工的体育活动仅限于打打羽毛球、篮球和单双杠活动(自制简易体育器材)。 随着农场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扩大,农场的体育设施也有所增加,运动项目也趋于多样化。 1966年6月,在场部场直小学(今中学)的操场上,举行了第一届全场职工...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三十五章 科技第一节 机构沿革1977前年,农场科技工作由农业科兼管。 1977年2月,开始设科技科,科长袁庆年,副科长刘卫东。 1981年科技科副科长刘风云。同年农场成立科技委员会,由机务副场长徐士海为主任,刘风云任副主任。委员有:梁明泉、赵兴义、阎树国、杨明月、李勋之、吴居沛,温印玉,牛岳...
第二节 概况
第二节 概况1958年总场在东安设立良种繁殖试验站,配备技术员张根省,臧春庆(两人都是苏北农学院毕业生),试验项目是:摸清小麦、大豆在本地区的适应性,栽培,密度,植保和播期。1965年新八五九农场在二龙成立良种站,1971年更名科研站,专为小麦,大豆、玉米良种繁育和试验。 1978年分场设良种繁殖...
第三节 评定职称
第三节 评定职称根据国务院《工程技术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农场于1980年10月分别下发场字(1980)27号文件和37号文件,授予徐士海等?9名技术干部的技术职称。 1981年,建三江管理局,根据农场总局对技术职称复查要求,于同年下发《关于工程技术干部技术职称复查工作安排意见》,对全场在职的技...
第四节 生活待遇
第四节 生活待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受极“左”的影响,科技人员不被重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受极“左”思潮的冲击,机关科室的科技人员及学校的教员,大批下放生产队参加生产劳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生产建设上来,并提倡在全民族中,要重视科学,重视人才。从此,我场科技人员在工...
第五节 科技成果
第五节 科技成果一、科技试验及应用 1958年至1978年的20年间,农场虽设有试验站,良种站、科研站。由于农场体制多变, “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科技工作时断时续,科技成果不明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尊重科学,尊重知识,1979年至1983年的五年中,成功地试验出优良品种10项、科研...
章下序
第三十六章 教育章下序概 述 原东安镇、四平乡的文化教育,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与伪满统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历史时期。建国后才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发展的历史时期。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我场的教育事业,经过二十五年(1958—1983)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普通(中小学)教育体系...
«
1
2
...
7222
7223
7224
7225
7226
7227
722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