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战争年代荣立一等功(大功)以上的功臣模范
第四节:战争年代荣立一等功(大功)以上的功臣模范 (表录4)
第一节:抗日时期参加革命
第四十二章 名录第一节:抗日时期参加革命 宋学珍 王金钟 王 平 王一平 赵福录 陈焕娥 孔祥志 杨泽民 于萍瑞 宁方武 刘全才 刘士成 武仁轩 张志甫 张 荣
第二节:劳动模范
第二节:劳动模范 王文彬 熊瑞华 王德明 李风兰 赵圣金 袁凤莲 宁贵贤 钱道远 吴旭东 欧阳冠欧 吴 军 逄洪昌 孙树发 明茂新 王连贵 梁捷增 闵启斌 李玉民 田昌恩 张守云 赵文和 齐作洪 辛保林 丁再庚 苗永江 刘积林 陈玉兰 赵景明...
“大连屯”今昔
第七编 附录第四十三章 农场史话“大连屯”今昔 大连屯,在虎林县境内,因有大连泡河贴身过境,故此而得名。大连屯这个名,已经有四十年历史了。四十年来,它象一个经历了悲欢离合的人一样,有痛楚也有欢乐。 1943年3月,在日本军国主义统治下的小木河战略村,村民被迫内迁,在“开拓团”的摧赶下,七十三户...
“卫星”的巨变
“卫星”的巨变 卫星,因建“卫星城”而得名。同时,有人叫他红星村,朱德、董必武等中央领导同志来这里视察时,董老曾在所赠的诗篇里又誉名“红心村”。现在“卫星”为八五○农场场部。 二十六年前,也就是1958年十万转业官兵来到“北大荒”之前,这里,还是鸟兽栖息的柞树林带。现在场部办公楼周围的地带,当时...
志愿屯渊源
志愿屯渊源 志愿屯,现在八五○农场十九队的所在地。有人口274人,其中职工121人,是一个经营 9,820亩耕地、有十多台各种农业机车和几十台配套农具的具有较高机械化程度的中型农业生产队。多年来生产上最好的年份——1980年,生产粮豆一千多吨,盈利达23.8万元,特别是近年来,实行经营联产承包责任...
第一节 王震将军的传说
第四十四章 民间传闻第一节 王震将军的传说 一、我来烧烧看 1959年3月,刚刚建成的密虎铁路,行驶的是“闷罐”客车。每节车厢里,当中固定着用铁筋栏杆围着的大铁桶炉子,天冷时旅客们就靠它取暖。 三月X日凌晨,列车在雪尘“烟炮”呼啸的原野上,由密山向虎林行驶着。这天天气很冷,旅客不多...
第二节 荒原奇闻
第二节 荒原奇闻 一、房上跑爬 1956年,我场三大队部爱民村(现一队),只有星星点点几户人家。这年12月中旬,场罕见的大雪后,使全屯变成几道高低不等的雪埂。 总场往三大队部送口粮的爬犁,由北边进村,一连冲过几道雪埂后,发现前边雪埂上爬出一个女孩,停下爬犁一看,原来爬犁已从四间房顶上冲过去了。...
章下序
第四十五章 回忆录章下序 为了回忆历史,教育当代,发扬建场艰苦创业的革命传统,本章收录了几篇当年开发北大荒,艰苦建场的回忆文章。其中张开平同志写的《北大荒的老红军》,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得到朱德委员长的题词,中国青年杂志编辑室还为此写了按语:“我们报导了老红军余友清同志艰苦奋斗建设北大荒的...
一、北大荒的老红军
一、北大荒的老红军 张开平 1954年6月,铁道兵五师在东北正待向鹰厦线转移的前夕,王震司令员来到工地。与将要退伍的战士作了亲切谈话。战士们要司令员介绍工作。这时王震同志回忆起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指示要自力更生开垦南泥湾;解放新疆后指示要开发祖国边疆。这样就产生了...
二、北大荒的开拓者
二、北大荒的开拓者 侯敬甫 1955年,我从铁道兵五师调到八五○部农场任副场长,从此,踏上了屯垦戍边新的征途。忆当年在延安时,曾跟随王震旅长开垦南泥湾,曾聆听到毛主席关于开展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指示.从南泥湾到北大荒,是我们党长期革命斗争的胜利,而每一步胜利都闪耀着“自...
三、风雪满天到虎林
三、风雪满天到虎林 杨淑云 一九五四年夏,我铁道兵五师从朝鲜回国抢修黑龙江省伊春地区的汤旺河森林铁路,完成后,准备去福建修筑鹰(潭)夏(门)铁路。这时,王震司令员来到绥化、伊春一带工地视察,他一看到这北大荒万里沃野,黑油油的土地就感叹地说: “这地方是多么理想的...
四、初上北大荒
四、初上北大荒 张惟 列车载着我们北上,走了三天三夜,从密山换了个卡车,迎着风雪驶向乌苏里江边。朋友,我们的距离是越来越遥远了。 三月二十二日的那天晚上,整个北京车站响起锣鼓声。广场上,我们和战友们欢乐地跳着舞。进入月台,看见训练总监部萧克部长,张爱萍副总参谋长,总政...
章下序
第四十六章 社会风俗章下序 生活习惯是人们随着不同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中长期形成的,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而随之发生变革,农场初建时期有少数老户,在逢年过节时还供神烧香,后来便逐渐废止。
第一节 方言
第一节 方言 建场前这里人烟稀少,寥寥无几的星点住户,都是从辽宁的东沟县和热河的赤峰、围场等县,以及很久前从山东等省闯关东来的居民,没有统一的标准方言,有一点就是人们所说的东北臭咪子的这“嘎嗒”那“嘎嗒”比较普遍。 l954年下半年以后,铁道兵转业官兵和河南管教支队的到来,使山东、河南、四川口音...
«
1
2
...
7638
7639
7640
7641
7642
7643
764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