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机务队伍
第一节 机务队伍 1952年底,由永安农场调来两名机务技术员,10名驾驶员,本场配20名学员组成机耕队。同年还在阿城、五常招工二十余人。1953年从河北芦台拖拉机训练班、笔架山、香兰等5个农场调来一百多人。同年秋成立机耕大队,下辖3个小队。以后又从嫩江海伦调来机务人员250人,到1957年底,先...
第二节 农用机械
第二节 农用机械 一、链轨拖拉机 1952年冬,农场首次购进10台苏制“纳齐”履带式拖拉机。后又调进一批匈牙利SL55/50和GS—35拖拉机,人们叫它“大匈”和“小匈”。五十年代后期相继进场“克—55”、“克斯30”、“DT—413”、“德特54”等型号拖拉机。 1960年以后农场陆续进了...
第三节 机械化程度
第三节 机械化程度 一、田间作业 为了扩大耕地面积,1958年以前拖拉机主要用于开荒作业。其它作业项目仍以人畜力为主。随着农业机械的增加,机械化作业程度逐年提高。1982年综合机械化程度已达90%。 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 主要作...
第四节 机务管理
第四节 机务管理 1953年秋,机耕队扩编为机耕大队,设大队长和技术员。下设3个机耕小队,设小队长、修理工、统计员、油料员、材料保管员。以苏联国营农场的机务规章为模式,建立机车技术档案,按完成工作量进行号保养。机车到保养周期不保养,有关人员要受行政处分。对机务人员教育少,处理严。肇事者根据事故性...
第五节 农机修造
第五节 农机修造 一、网点、布局 1952年在老场部(现十二队)建立修理厂,一栋草房做厂房,有三十多名劳改犯人作修理工。1959年迁到朝阳。1958年全场6个分场都建了修理所。各所设烘炉、虎钳工作台、各有十多人、能承担简单的零修任务。 1959年修理厂迁到朝阳后,犯人调出,修理工改用职工。由...
第六节 农机革新及应用
第六节 农机革新及应用 在1958年大开荒中,为解决沼泽地机车下不了地的问题,当时的改装项目有:加宽链轨板,穿木鞋,五铧犁壁加燕尾板,犁铲加长。采取这些措施以后,提高了机车防陷能力。 六十年代制造了“红星耙”,解决大豆苗耙。试制了水田筑埂机,提高筑埂效率50%,节约了大量劳力。改老机型牵引康拜...
第七节 技术培训
第七节 技术培训 1953年由笔架山农场代培驾驶员50人(学期3个月)。1954年至1965年,农场每年均自行举办机务人员培训班。以拖拉机构造,保养、调整和故障排除为主要学习内容,结业时进行考试。10年期间共培训拖拉机手与学员五百多名,康拜因手84名。其中1959年还培训了分场长、生产队长、机务...
章下序
第三章 林业章下序 场内虽无雄厚的森林资源,但地形起伏多变,漫岗沙丘交错纵横,繁茂的杂木散生其间,在六十年代以前为农场建设提供了大量小径农用木材。1958年以后片面强调开荒,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现象十分严重。对保留下来的林木也不加管护,砍伐无羁,使大面积天然次生林沦为灌丛荒丘,农田无林保护,造...
第一节 林业区划
第一节 林业区划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等条件,以及造林的不同作用和不同要求,全场可大体划分为两个大区,即山地用材林区和平原防护林区。山地用材林区包括人工营造用材林和天然次生林区。平原防护林区包括营区绿化林、农田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平原次生林等。
第二节 林业生产
第二节 林业生产 一、苗圃 1953年在场部北靠近朝阳干渠处建苗圃3.75亩。1965年发展到50.4亩。这个苗圃主要是培育针叶树种苗和杨树良种苗,年产苗150万株左右。其中落叶松90万株,杨树60万株,樟子松两万株。1957年苗圃迁到杨岗水闸,育苗面积40余亩。以培育针叶树苗为主,同时还培育...
第三节 植树造林
第三节 植树造林 1982年贯彻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农场建立了绿化委员会,各单位成立绿化领导小组,负责领导义务植树和造林工作。全场掀起了义务植树和造林高潮,参加人员15,807人,共植树105,770株,平均每人植树6.7株。并规定每年4月20日至4月30日为植树...
第四节 园林植物保护
第四节 园林植物保护 一、树的病虫害 我场树种以杨树最多,树龄最大的已30年。主要病害有黄粉病和树苗灰斑病。 1. 黄粉病:发病初期叶背面生出淡绿色的斑点,然后变成枯黄色小泡,破裂后散出黄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可采取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相结合的措施进行防治。 2. 灰斑病:多发生在叶片及...
第五节 技术培训
第五节 技术培训 1962年开始,每年冬季举办果树训练班。参加人员20—30人,以提高基层林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知识。二十年来共培训林业人员四百多人次,培训以理论结合实际讲课,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贯彻林业政策为主要内容。结业时结合进行落实年度林业生产计划与措施,平衡苗木等工作。 1964年以...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四章 畜牧业第一节 发展概况 建场初期,畜牧生产由场部生产科下设的畜牧副业组领导,配有两名兽医技术干部。执行“以发展大牲畜为农业生产提供役畜和粪肥,做到农牧并举”的方针。每匹役马担负旱田105亩,役牛担负水田150亩,分散各分站饲养使役管理。农忙务农,农闲搞运输。1955年场部成立畜牧副业科...
第二节 饲养管理及品种改良
第二节 饲养管理及品种改良 一、猪 五十年代中期,由于猪群扩大,猪舍不足。畜牧场场长陈春林因陋就简建起90个“猪帽子”,每个成本9.3元,自力更生解决了很大问题。1957年王震部长和农垦部苏联畜牧专家来场视察,对此给予表扬。 六十年代以前多建单列或双列式土草结构简易猪舍。1970年以后,全民...
«
1
2
...
7697
7698
7699
7700
7701
7702
770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