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治涝工程
第三节 治涝工程 我场涝区主要集中在穆兴分洪道以西,小兴凯湖以北,从西向东有湖滨、大西地河、穆兴3个中型涝区。治涝工程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修建,经过二十多年的治理,排涝系统初具规模。涝区总控制面积为60.14万亩,其中易涝面积19.15万亩。到1982年底,累计完成土方765万立方米,除涝面积达到...
第四节 堤防工程
第四节 堤防工程 我场有15个农业生产队的百分之八十耕地和荒原分布在穆棱河南岸和穆兴分洪道西侧。由于主河道弯曲窄浅,下游无明显河床,宣泄不畅。一般年份汛期流量为400—800立方/秒,而河道安全泄洪量仅为100—300立方/秒,因而一遇降水量大的月份,穆棱河、柳毛河、八家子沟二大兴隆沟、小兴隆沟...
第五节 水工建筑物
第五节 水工建筑物 1、桥:随着建材工业的发展,桥的结构和桥型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五十年代以木结构为主,一般木桥跨径4—5米。六十年代后期出现混合结构桥,一般为木桥面,浆砌石,重力式墩,跨径3—5米。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改为重力墩,钢筋混凝土盖板桥面,或水泥预制板桥面。桥型也有改进、大西地河南大桥...
第六节 技术施工队伍
第六节 技术施工队伍 一、技术队伍 1952年春,由在押犯人和就业工人共15人组成测量队,有一名技术员领导。1958年重新组建,共30人,分为两组,设队长,政治指导员。1961年合并成一组,由申世训担任队长。 1958年以前,水利科的技术人员主要是犯人和就业工人。1958年以后陆续有12名大...
第一节 概况
第九章 房屋建设第一节 概况 建场初期,国家对农场投资有限。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建设了大量的简易房屋。随着农场体制的变化,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资金和建材自制供应状况不断改善,房屋建设结构类型有了很大变化,...
第二节 场部建设
第二节 场部建设 1951年3月15日来自沈阳法院的建场人员到达密山县八区新开河西岸两公里的“马架子”,设立场部创建密山农场。该处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炮八师屯垦整训的驻地。部队“入朝”后留下两栋“朝鲜房” (约90平方米),经简单维修后成为农场生产建设的指挥中心。白天是场部办公室,晚上...
第三节 基层单位建设
第三节 基层单位建设 建场初期,在财力、物力不足的条件下,基层单位建房均以草、泥为主要材料。房子质量较差,标准不高,集体宿舍或家属住宅多为纸棚,单窗薄门,冬季靠烧炕取暖,三九天水缸结冰,墙壁挂霜。几乎没有生活福利性的建筑。但人、机、畜建筑分区布局,比较规整。 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到1982年底...
第四节 房屋建筑结构类型的发展变化
第四节 房屋建筑结构类型的发展变化 五十年代建筑以农村传统式尖屋顶简易平房为主,结构为土坯拉哈辫草房。1958年为解决大批转业官兵越冬住房问题,突击抢盖大量简易草房(朝鲜房)。限于当时条件,提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多为草垡墙,披草屋面,每栋住两户约72平方米。两个多月期间全场共建“朝鲜...
第五节 典型工程简介
第五节 典型工程简介
第六节 建筑施工队伍
第六节 建筑施工队伍 一、技术队伍 1963年以前建筑技术工全部是在押犯人或刑满就业工人,工种较全,技术等级平均在三级以上。1963年犯人和就业工人全部调出,建筑技工队伍呈现空白。自1963年冬起,农场开始培训以木,瓦工为主要工种的建筑技术工人。1978年从历届培训的技术工人中择优培训施工员。...
第七节 建筑机械设备
第七节 建筑机械设备 一、工程一队 1.土建机械 沙浆搅拌机一台,混凝土搅拌机250—500公升两台,碎石机,钢筋切断机、钢筋调直机、电焊机、皮带输送机各一台,卷扬机5台。 2.木工机械 平台一台,刨光规格床两台,开榫机、打眼机、链条打眼机,磨刀机床、咬肩锯和冲锯各一台。 3.锯材机械...
第八节 给排水、采暖工程
第八节 给排水、采暖工程 一、自来水 1976年场部建成2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一座,打深井两眼,建水泵房一座。由朝阳各单位自行开挖埋设通往本单位和住户的自来水管道。到1980年,朝阳地区全部用上自来水。1982年止,全场建成23个独立给水系统,共埋设主管道8,390米,分管道15.9万米,凿60...
第九节 工程事故
第九节 工程事故 修配厂机修车间基础工程质量事故 机修车间为砖混结构单层厂房,建筑面积为1,329平方米。1973年设计,1974年冬季破土动工,1976年落成。1974年初冬,动员了朝阳地区各单位分段突击开挖基础工程,由修配厂和加工厂负责砌筑毛石条形基础。没采取冬季作业技术措施。1975年4...
第一节 物资管理
第十章 物资粮食管理和商业第一节 物资管理 1951年建场当年,全场的生产建设物资和由狱政经费列支的犯人生活用品的采购、供应、管理均由总务科分管。1952年增设经理科,分管物资采购、供应、粮食管理和粮油加工生产。后又改称供销科。下设仓库,实行统一仓储和供应。 1953年农场划归黑龙江省劳改局...
第二节 粮食管理
第二节 粮食管理 一、在农场初创时期,粮食产量低,每年除自用种子、饲料、口粮外余粮有限,所剩余的水稻供省劳改局系统各农场调剂使用。场内“三留”粮在大队分散保管和加工。经理科(1953年改为供销科)分管场内外粮食调运、结算和粮油加工生产、供应工作。 1957年以后耕地面积扩大,产量增高,上级下达...
«
1
2
...
7699
7700
7701
7702
7703
7704
770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