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商业
第三节 商业 建场初期干部职工人数不多,生产劳力全部是在押犯人。1951年按照监狱的做法,用犯人保管金(犯人进监狱时带的现金交监狱行政保管)办了“犯人生活福利部”,以犯人为主要供应对象,供应日用杂货。1952年在场部由干部集股组成职工供销合作社,由行政派主任和会计管理,年度结算盈利分成。1953...
第一节 经营方针
第十一章 企业经营和计划统计财务管理第一节 经营方针 建场初期是劳改农场。基于监督改造犯人的任务和特点,执行政治思想教育与劳动改造相结合的狱政工作方针,指导原则是“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组织生产是劳动改造犯人的手段。经营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经营林、牧、工副、渔、商业以满足本场生产和生活自给...
第二节 经济形式
第二节 经济形式 1968年以前,所有生产经营都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为了方便职工生活,1952年由干部集股在场部办起小规模的供销合作社,是农场首次出现的集体经济组织。两年后收归密山县联社经营,同时退还了股金。 各单位的职工食堂以改善伙食为目的养少量的猪,经营部分菜地。按政策拨给各户3—5分...
第三节 计划管理和统计工作
第三节 计划管理和统计工作 一、队伍 1952年在场部核算组设综合统计。大队设核算员,进行原始记录登记整理,编报统计和成本核算资料。1953年大队成立核算组,设专职统计员。1954年农场增设计划员和基建、农情进度统计,归行政办公室领导。1955年成立计统科,大队改称作业区,作业区和场属修配...
第四节 财务
第十一章 企业经营和计划统计财务管理第四节 财务 一、财会队伍 建场初期财会机构不健全,力量薄弱。1951年只在总务科设两名会计。1952年农场设会计室,大队设一名核算员。1953年农场组成财务科,分场设核算组。因财会干部不足,利用过一些做过会计工作的在押犯人做核算工作。1958年“大跃进”...
第一节 职工队伍
第十二章 劳动工资第一节 职工队伍 创建时期是劳改农场,从事生产劳动的全部是在押犯人和刑满就业工人。建场当年全场干部、职工不到三百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干部、职工人数逐年增加,到1956年全场有干部职工664人。 1957年农场划归铁道兵农垦局领导。1958年接收转复官兵4,326人,...
第二节 工资制度和工资水平
第二节 工资制度和工资水平 一、工资制度和分配形式 1956年以前,职工实行工资分制。由省政府根据粮、布,油、盐、煤五种物价的浮动情况按月公布工资分值。工资分值乘以工资分数即为月工资数。每月按工资数的50%发给货币,另50%发给工资分券,可凭工资分券购买生活用品。工资分券的五类实物含量是:...
第三节 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
第三节 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 农场贯彻国家劳动保险条例和劳保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规定,并制定了农场的具体实施范围和方法。 农场职工实行八小时劳动制。但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实行农忙少休或不休、农闲补休的办法。 执行劳保条例关于职工疾病、非因工伤残死亡待遇;工龄待遇;退休退职待遇;供养直系...
第四节 劳动纪律
第四节 劳动纪律 为了维护正常生产秩序,在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规定职工劳动纪律和奖惩制度。农场行政对违纪者行使的纪律处分有批评、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留场察看直至开除职工队伍。对违反操作规章的肇事者,规定了经济赔偿制度。对无视纪律长期离队不归超过半年者,给予注销户口、停止口粮供应...
章下序
第十三章 集体经济章下序 一、发展 1966年以前全场各单位的家属在农忙期参加临时性劳动。 1967年密山木材加工厂57名家属组成了服务队,承担装卸火车、倒菜、晒粮等劳务。生产自找门路,经济上自负盈亏,所得收入通过评工按劳分配。这是我场最早出现的集体经济组织。 1969年兵团推广三师三十...
第一节 银行
第十四章 驻场机构第一节 银行 密山县银行驻农场办事处建于1958年,其前身为密山县支行驻密山农场储蓄所。1958年政企合一、银行办事处的行政管理划归农场,业务由上级银行领导。储蓄所和办事处的负责人先后有李贵伦、祝玉民、韩国栋、谷金安、宫文珍、谭福成等。 银行办事处设会计专柜,农场财务...
第二节 税务
第二节 税务 1963年经省税务局决定成立朝阳税务所,设两名税收征管员,张远任所长。1969年税收工作移交兵团管理,朝阳税务所撤销,业务并归团供应股,设专职税收员。团除按规定缴纳农业税以外,实行税收包干,每年上缴10万元,超收留用。1973年重设税务所,1977年改称税务分局,郭福生任分局长...
第三节 邮电
第三节 邮电 1953年在朝阳设邮政代办所,设一人开办函件、包裹、汇兑、报刊发行业务。来往邮袋经农场驻密山办事处转送,场内各大队由通讯员到代办所取送邮件。1956年改称邮电支局,配备3人,业务归密山县邮局领导。1958年密山到朝阳线客运通车,邮件改由密山客运站用班车传递。并在凌云、东大包、兴...
第一节 党组织沿革
第四编 政治第一章 党的工作第一节 党组织沿革 1951年3月建场以后,于8月14日召开全场党员大会,共14名党员组成了农场首届党支部。选出3名支委,王青山,杨彦分别任支部正副书记。中共密山农场支部委员会隶属于中共密山县委。 随着农场的发展,党员人数的增加,1953年成立了党总支委员会,下...
第二节 政工部门沿革
第二节 政工部门沿革 1951年设秘书组,负责行政、党务,文档、干部、宣传等工作。 1952年成立政委办公室,负责政治工作。 1954年政委办公室撤销,成立政工科。负责保卫、组织、宣传,干部、农工、监察、青年、妇女等工作。 1958年4月撤销政工科、成立政治部。下设组织科,宣传科、团委,监...
«
1
2
...
7700
7701
7702
7703
7704
7705
770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