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章下序
第六章 化学工业章下序 1948年,齐齐哈尔始有生产清油、熟桐油、玻璃腻子等产品的私营小型油漆厂。1949年,省投资筹建黑龙江碱厂,翌年,投入生产。 1955年,成立橡胶生产合作社,生产劳动保护手套、胶圈等橡胶杂品。时有油漆、氯碱、橡胶制品等3个行业,4户厂家年总产值250万元。 1957年,...
第一节 煤化工业
第一节 煤化工业 1958年12月,黑龙江化学肥料厂改称黑龙江化工厂,厂址富拉尔基向阳大街。该厂是国家自行设计、自行建设的煤化工企业。1970年6月,设计能力为年产30万吨焦炭的1号焦炉建成投产,填补省内有煤无焦的空白。1971~1978年,产品产量逐年提高,1978年,生产焦炭188010吨、焦...
第二节 氯碱制造业
第二节 氯碱制造业 1948年5月,嫩江省财政厅投资在榆树屯建黑龙江碱厂。翌年4月1日建成。时有职工234人,固定资产原值131.4亿元(东北流通券),厂房3673平方米。 1950年,省投资230亿元在南浦路12号(齐齐哈尔针织厂处)建黑龙江碱厂分厂。1952年,分厂独立,称黑龙江第一碱厂,原...
第三节 电石制造业
第三节 电石制造业 1957年,齐齐哈尔市电石厂建成投产。1958~1959年,嫩江地区红光电石厂和富拉尔基电石厂相继建成投产。1960年,产品积压,企业亏损。同年,齐齐哈尔市电石厂、红光电石厂关停后两厂合并。1963年,富拉尔基电石厂关停。 1965年,经省经济委员会批准,齐齐哈尔市电石厂复建...
第四节 油漆制造业
第四节 油漆制造业 1947年,高玉章、李子明等10人集资合股建齐齐哈尔市三光化工厂,厂址怡安街13号。 1954年,油漆制造业发展到15户,均为私营企业。1955年12月,齐齐哈尔市三光化工厂改称齐齐哈尔化学生产合作社。1958年,合作社改为齐齐哈尔市油漆化工厂,厂址通航路30号,隶属市第二轻...
第五节 磷肥制造业
第五节 磷肥制造业 1970年,市轻化局责成齐齐哈尔市机械木器厂筹建齐齐哈尔硫酸厂。1973年,改称齐齐哈尔铁东化工厂(未投产)。工厂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1975年3月,工厂改名齐齐哈尔磷肥厂,设计能力年产硫酸5000吨。4月,硫酸试产成功,投入生产。同年,建磷肥车间生...
第六节 橡胶制品业
第六节 橡胶制品业 1955年6月,在建北路2号和富拉尔基兴隆大街,成立两个橡胶修补合作社,有社员134人。主要生产劳动保护手套、胶圈等小型橡胶制品。 1958年,齐齐哈尔服装厂转产橡胶制品,改称齐齐哈尔橡胶厂。6月,两个橡胶修补合作社分别改称齐齐哈尔市第一橡胶厂(齐齐哈尔建设橡胶厂)、第二橡胶...
章下序
第七章 电子、仪表工业章下序 1958年,齐齐哈尔市公安局成立锗点接触二级管实验小组。同年,市第三工业局成立市仪表修配处。试制生产锗高频小功率晶体管和Y~100型低压压力表。至1969年,制造电子产品的企业发展到4户(两户国营企业,两户集体企业),有职工490人;制造仪表的企业有3户,均为集体所有...
第一节 电子产品制造业
第一节 电子产品制造业 1958年,市公安局成立锗点接触二级管实验小组。翌年,与齐铁公安处部分人员组建齐齐哈尔市红卫电子管厂。至1964年,企业先后改名为“609”厂、市工业技术研究所、国营齐齐哈尔北方无线电厂。1965年,市电器生产修配合作社改称市电子仪器厂。1966年,市仪表电讯工业公司成立。...
第二节 仪器、仪表制造业
第二节 仪器、仪表制造业 1958年4月,市第三工业局(市手工业管理局)从市第一、四钟表修理合作社抽调14人,成立齐齐哈尔市仪表修配处。11月,筹备处与市五金厂合并,改称齐齐哈尔市仪表螺钉厂,至年末生产Y-100型低压压力表200只。1962年,市仪表螺钉厂由昂昂溪区迁至中心城区中华路45号,改称...
章下序
第八章 建筑材料工业章下序 光绪七年(1881),齐齐哈尔有私人开办的采石厂为建筑施工提供各种石料。1914年,制砖业发展到70户。1943年,制砖业36户(日资6户)。齐齐哈尔解放初期,私人制砖厂尚有17户。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建筑材料工业得到蓬勃发展。50年代,先后建起省...
第一节 水泥及制品业
第一节 水泥及制品业 1943年,花田义雄(日本人)开办新进混凝土会社齐齐哈尔出张所,年产水泥管1.1万米,水泥瓦6万片。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筹建富拉尔基水泥管厂。1954年5月建成投产,年生产水泥下水管9.2万米,完成产值40万元。1957年,增添加固水泥管和套管两个品种,总产量13.7...
第二节 制砖业
第二节 制砖业 清嘉庆年间,私营砖窑相继在杨家窑一带开业。1914年,制砖业发展到70户。1930年,减至18户,年产青红砖850万块。1943年,制砖业有36户,(日本人开办6户),年产青红砖32ll万块。1948年,私人制砖厂有17户,年产红砖l830万块。 新中国成立后,制砖业发展很快。1...
第三节 油毡制造业
第三节 油毡制造业 1951年,市人民政府投资9.6万元,建齐齐哈尔市油毡厂(南浦路109号)。翌年,生产180克油毡6.5万卷,实现利润5万元。1955年,试制成功200克、400克油毡。1956年,产量增到14.4万卷,产值172万元,实现利润29万元。1958年,生产油毡27.8万卷。196...
第四节 平板玻璃制造业
第四节 平板玻璃制造业 1970年,齐齐哈尔第二玻璃厂在生产日用玻璃器皿的基础上,建成一条平板玻璃生产线。投产后,当年生产平板玻璃7200标箱,完成产值6.9万元。1971~1973年,因技术装备落后和生产不正常,平板玻璃停产。1974年,经过进一步改进后再次投入生产,年产平板玻璃4764标箱。1...
«
1
2
...
8868
8869
8870
8871
8872
8873
887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