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竞赛概况
第三章 体育竞赛第一节 竞赛概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鸡西县体育竞赛的项目只有蓝球、排球、足球及田径项目。50年代后期,随着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体育竞赛更加活跃,竞赛项目增加射击、速度滑冰、冰球、棋类、羽毛球、网球等。参加竞赛的人数增多,竞赛的层次和范围逐渐扩大。鸡西市各类项目代表队参加专区、省...
第二节 竞赛成绩
第二节 竞赛成绩 新中国成立后,在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鸡西县体育运动成绩和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发展。鸡西市建立后,代表队参加专区、省和全国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200名优秀运动员创造和刷新了省、市各项运动纪录。其中,田径、篮球、速度滑冰、冰球、举重等项...
第三节 承办省、全国竞赛
第三节 承办省、全国竞赛 60年代,鸡西市开始承办省级篮球赛。70—80年代,随着鸡西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场地建设逐步完善,已能够承办和接待省级及全国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射击、举重、冰球、速度滑冰等项比赛。 鸡西市承办省、全国体育竞赛表 39—3—6
第四节 裁判员
第四节 裁判员 60年代初期,鸡西市有了篮球等级裁判员。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鸡西市各个项目裁判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基本适应各项体育比赛的需要。到1985年,全市有田径国家级裁判员王宝成,速滑国家级裁判员谢光前,篮球国家级裁判员潘守业。有田径裁判员一级8人、二级16人、三级23人;速滑裁判员一级2人...
第一节 专业队
第四章 体育训练第一节 专业队 1958年,鸡西市首次组建篮球、冰球、乒乓球、速滑、花样滑冰、射击、田径等7个项目、120名运动员的专业运动队。1959年秋,除篮球队外,其它队全部撤销。1961年又重新组建速滑队和乒乓球队。1962年春,体育运动专业队全部撤销。 1980年,国家将鸡西市列为全国...
第二节 业余体校
第二节 业余体校 1959年,鸡西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建立,只有篮球、乒乓球2个项目。60年代增加田径、速滑、冰球、排球等项目。“文化大革命”期间,体校被迫停办。1972年恢复办学。1974年,市体校被评为全国群体先进单位,校长李永昌出席第三届全国运动会。1979年,鸡西市业余体校第一个在全省办...
第三节 传统学校
第三节 传统学校 1972年,市体委恢复后,开始在全市中小学设体育专项业余训练基点校。1973年,市体委、市教育局、矿务局教育处联合制定《鸡西市业余训练网方案》,提出中小学对口挂钩,本着“从小培养,多年训练,系统提高”的原则,把18所中学、24所小学定为第一批市基点校。对基点校提出“三有”(有重点...
第一节 体育场
第五章 体育场馆第一节 体育场 50年代,鸡西县体育场建在今鸡西煤机厂医院旧址。可进行田径、足球、速滑等项目比赛。1957年,鸡西市体育场改建在今市青少年宫旧址,有标准的400米田径场,夏季可进行田径、足球比赛,冬季可浇成400米滑冰场。东侧建有主席台。1975年,在主席台左侧建1个冰球场。198...
第二节 体育馆
第二节 体育馆 1957年,把无线电一厂旧址的1家工厂厂房改修为体育训练房,作为市专业队训练基地。 1962年,将市文化宫大演出厅改建成体育馆,设有标准篮球场和固定篮球架,有容纳300人的看台,可进行篮球、排球、举重等项目比赛。 1979年,在原鸡西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篮排球训练房的基础上,扩建...
第三节 旱溜冰场
第三节 旱溜冰场 1983年10月,鸡西市旱溜冰场建成。位于鸡西市青少年宫左前方、中心大街东侧。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场内是水磨石溜冰场,分为标准跑道和中间花样滑冰及练习场,用高1米的铁护栏将花样滑冰场和练习场隔开。场外设1圈铁网护栏围墙。溜冰场设有办公室、溜冰鞋租借室、售票室。备有溜冰鞋500...
概述
第四十编 社会概述 鸡西市社会的形成,乃是鸡西地区社会历史演变和发展的结果。1980年冬,在刀背山西坡出土的新开流渔猎文化类型文物,证明距今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居住在鸡西地区的人类已进入原始社会。历经数千年的变迁,到清末民初仍维持着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经济。1933年,鸡西地区沦为日本...
第一节 居民收入
第一章 居民生活第一节 居民收入 一、职工收入 1916年,袁大璋建蜜西煤矿,招采煤工人50多人,鸡西地区首次出现靠领取工资维持生活的工人。1924年,中俄官商合办穆棱煤矿公司成立。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与其相关的电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手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靠工资收入和经商来维持生活的人也相...
第二节 消费与结构
第二节 消费与结构 1880年,清政府废除封禁,移民实边,穆棱河流域垦民渐多。1908年,鸡冠山一带有百余户垦民开荒种地,自给自足,消费水平极低。消费结构也很简单,吃的是自已种的玉米、高粱、土豆、白菜;穿的是粗布短衣,颜色多为青、蓝、白等;住的多数是自建的茅草房,少数住半穴式的地窨子。随着煤炭的发...
第三节 居民购买力
第三节 居民购买力 东北沦陷时期,鸡宁县境内除日本侵略者、汉奸、把头、地主、恶霸用掠夺剥削人民群众的血汗大肆挥霍外,农民、矿工、手工业者、小商小贩的购买力是很低的。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后,人民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人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居民购买力逐年增加。1949年,鸡西县居民购买力1044....
第一节 登记机关
第二章 婚姻第一节 登记机关 1948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制定《婚姻暂行条例》(草案),鸡宁县政府贯彻这一法规,实行婚姻自由和1夫1妻制,但仍未作出婚姻当事人须向政府登记的法律约束。 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县政府为了保障《婚姻法》的彻底实施,防止发...
«
1
2
...
9092
9093
9094
9095
9096
9097
909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