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护理
第三节 护理 新中国成立后,鸡西县各医院仅有护理人员97人。除几名外籍护士外,大部分是护理员。1950年,通过自培、招聘、接收卫校护理班的毕业生,护理队伍不断充实、扩大,护理制度开始实行抄医嘱,麻醉后护理常规。 1957年,全市护理人员增加到629人,建立健全护理常规,实行三级护理。建立健全休养...
第一节 妇女保健
第四章 妇幼卫生第一节 妇女保健 一、普及推广科学新法接生 1952年,鸡西县成立妇幼保健站。1954年,鸡西矿务局系统医院、医务所实行科学接生。1962年,市妇幼保健站根据市人委关于新法接生的要求,在10个公社办接生员培训班6次,培训64名新法接生员。把“一躺三消毒”做为新法接生规程。同时整顿...
第二节 儿童保健
第二节 儿童保健 一、托幼机构的保健工作 1981年,市妇幼保健站派出市政府机关、商业局、电业局托儿所所长和部分保健医、营养员分别去哈尔滨市学习托儿所管理、膳食、营养调剂、营养计算等经验,回来在全市推广和应用。同年10月,市政府机关、商业局、电业局3个托儿所开展3岁前小儿早期教育的试点工作。19...
第一节
第五章 药政管理第一节 毒、麻、剧药管理 沦陷时期,鸡宁县吸食鸦片者为数不少,许多人吸毒成瘾。伪警察署对吸烟成瘾者发放“吸烟通帐”,每10天或半月持通帐到鸦片专卖所领取鸦片份,使吸鸦片者合法化。矿区工人吸食鸦片者多数从私人烟贩手中高价购买,使吸鸦片泛滥成灾,严重损害人民的健康,造成许多吸食鸦片...
第二节 药品质量管理
第二节 药品质量管理 1958年,市卫生局制定药政管理办法,建立药品管理制度。对市药材公司的产、供、销质量,实行全面监督。1960年,为了保证销售药品的质量,市卫生局制定药品质量监督检查证,进行药品检查、整顿,制止非医药生产单位未经批准滥办药厂生产药品。1961年,市药政管理人员顶住很大压力,取缔...
第三节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三节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98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颁布后,市人大、市政府极为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认真贯彻执行。市卫生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局、医药公司颁发了《关于加强城乡集市贸易市场药品经营管理的通知》,举办全市伪药、劣药巡回展览。展出假虎骨、假麝香、假牛黄等...
第一节 经费收支
第六章 卫生经费第一节 经费收支 1977年,市政系统卫生经费财政拨款121.9万元,矿务局系统卫生经费总支出550万元。鸡西市卫生事业管理原分为两类:对有业务收入的医疗单位实行“差额预算管理”,对无业务收入的单位实行“全额预算管理”。这一办法虽然体现了社会主义职工福利和减轻病人负担的优越性,但也...
第二节 基本建设投资
第二节 基本建设投资 1949年,鸡西县仅有12个卫生事业单位,房屋少、破、旧。1953年后,逐渐增加基本建设投资。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市医院陆续建起20多栋楼房,新建院舍面积大,设计新颖、科学、实用。1985年,据市、矿15所医院统计,新建院舍面积45413平方米,投资983万元。其...
第三节
第三节 公费医疗 1952年,鸡西县开始试行公费医疗制度。县政府根据省政府制定的《松江省公费医疗预防实施试行办法》(草案),规定公费医疗由医疗单位管理,享受公费医疗的干部和职员,持公费医疗证,到指定的医疗单位就近治疗。药费、住院费由卫生科直接汇往医疗部门。1978年,市成立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
概述
第三十九编 体育概述 鸡西地区的体育运动,始于民间的武术、拔河、踢毽、跳绳等传统项目。 1933年,日本侵略者侵占鸡西地区后,学校开设体育课,以队列训练为主,兼教学体操、篮球、田径等项目。 新中国成立后,鸡西县委、县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县政府设置体育机构,配备1名专职干部。1952...
第一节 机构
第一章 体育机构第一节 机构 沦陷时期,鸡宁县行政科教育股兼抓学校体育。1949年,鸡西县政府文教科配备1名专职体育干部,主抓学校体育工作。1956年3月,鸡西县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隶属县教育局。1957年4月10日,鸡西市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1959年,市体委与矿区体协合并,仍称市体委。同年,成...
第二节
第二节 体育协会 1983年,鸡西市体委相继组建各项体育协会。在市体委领导下,由关心和重视体育工作的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知名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体育教师、体育干部和体育活动积极分子组成,负责组织全市各专项体育活动。 鸡西市老年人体育协会 名誉主席 潘志湛(市委书记) 主 席 孙少南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第二章 群众体育第一节 学校体育 沦陷时期,鸡宁县小学发展到66所,学校开设体育课,主要以队列练习为主,还有篮球、田径等项目。 新中国成立后,鸡西县政府教育科配备专职体育干部。学校体育作为重要教育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体操、球类、田径等项目。学校每年举行田径运动会和球类比赛,课外活动有跳皮筋...
第二节 职工体育
第二节 职工体育 1949年,鸡西矿区召开第一届体育检阅大会。1952年5月,鸡西矿务局成立矿区体育委员会,召开第三届体育检阅大会。鸡西矿区开展群众性的广播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活动十分活跃,“五·一”、“五·四”、“十·一”节假日体育竞赛活动已形成传统,运动成绩和运动技术水平也逐步提高。...
第三节 朝鲜族体育及其它
第三节 朝鲜族体育及其它 一、朝鲜族体育 朝鲜族的体育活动独具特色,是朝鲜民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沦陷时期,朝鲜族体育活动无法开展。“九·三”抗战胜利后,朝鲜族体育活动逐步得到发展。主要项目有传统的民族秋千、跳板、足球、摔跤、排球和田径等项目。每年秋收前的农闲季节,各村的朝鲜族群众都举行比赛,男...
«
1
2
...
9091
9092
9093
9094
9095
9096
909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