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基本建设贷款
第二节 基本建设贷款 基本建设贷款为1981年新开展的一项业务,本年贷款六十五万七千元。以前对企业只办理小型技术措施贷款,凡企业因技术革新资金发生困难时,均可向建设银行申请贷款。 1979年至19...
第三节 基本建设自筹资金
第三节 基本建设自筹资金 凡不例入财政预算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其资金来源均由建设单位自筹。这部分资金,建设银行有权进行监督和管理。建设银行对自筹资金的管理办法主要是先存后批,先批后用,以保证自筹资金的专款专用。工程项目建成后,建设银行并负...
第四节 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
第四节 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 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主要分为拨款和贷款两项。 一、拨款 主要是按计划和工程进度进行拨款。同时,还要严格审查工程预算,并按预算合理分配和使用资金。另外,对基本建设单位的财务制度,有监督履行之责。最后,复查验收基本...
第十一编 城乡建设
第十一编 城乡建设 依照旧习,本县村民多聚族而居,自然屯的名称多以姓氏和一些特征名之,如芦家围子、车家烧锅、三棵树等等。村落的发展主要因人口的增长而自然扩大。1947年以前,除地主豪绅的宅院外,大都居住简陋并无其他公共设施。境内的小集镇有肇东镇、昌五、宋站、四站、五站等五处,这些集镇的状况,略好...
第一节 城镇道路
第一章 城镇建设第一节 城镇道路 民国十八年(1929年)八月,地方政府对满沟站的街道进行了规划,修筑了一部分道路及桥涵。 伪满康德四年(1937年),县公署由当时县城昌五迁至满沟后,城内有道路三十多条,计三万六千七百六十五米...
第二节 照明 供水
第二节 照明 供水 一、城镇照明 1945年解放以前,仅官署及少数商家用电照明,街道路面并无照明设施。 解放以后,对伪满遗留下来的发电厂加以扩建后,基本上满足了县城居民照明用电的需要。尤其在1960年以后,由于哈尔滨电网电源和大庆电...
第三节 公用建筑
第三节 公用建筑 伪满时期,县城内仅有火车站、县公署、协和会三处的公用建筑为楼房,少数为砖土结构的平房,其余公用建筑均为土平房。 1945年解放以后,设房产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公用房屋的维修、建造和管理。1955年,房产部门有公用...
第四节 民用建筑
第四节 民用建筑 1949年,县城居民住宅多为简陋土建平房,仅有砖房三百零八间,六千一百六十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为二点二平方米。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自建房屋每年均有增加,但均为土木结构。1978年以后,县城房屋的建筑,...
第五节 房产管理
第五节 房产管理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没收了伪满机关的公用房屋及部分住宅,随即进行了房产管理工作。以后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房产管理工作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即承担国家机关职工干部住宅的建筑及分配;负责公有房屋的收费及维修;负责公用建筑和个...
第六节 公园
第六节 公园 民国期间,满沟南二横街南侧的四、五道街之间,曾设公园一处。民国十八年(1929年),公园周围置木栅栏一百六十丈,有大门一个、旁门一个,长凳十五条,砖砌花池十九个,园内还有树木约三百株。伪满康德八年(1941年)时,曾命名为...
第二章 农村建设
第二章 农村建设 农村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1945年解放以前,农村的一些建筑比较落后,除极少数大地主家住青砖瓦房,并有高墙大院外,广大农民居住的房屋极为简陋,多为干打垒①、土坯房、厢房、马架子、偏厦子、耳屋子之类住宅,低暗潮湿,窄小破旧。交通闭塞之边远地带,则情况更甚。 建国以后,情况...
第三章 环境保护
第三章 环境保护 为治理污染,保护自然环境及人民身体健康,于1973年成立了“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利用办公室。 1976年设环境保护办公室。1981年,县城内已建成地下排污水管道四千七百延长米,同时实行了超标排污收费措施,虽然情况略有好转,但环境污染仍很严重。据1981年统计,县城内有锅...
第一节 建筑公司
第四章 城乡建筑业队伍第一节 建筑公司 1946年,在城区职工总工会的领导下,成立了木业、瓦业分会,有会员二百二十一人。限于当时具体情况,会员以做零工为主,对外不独立承包工程。1950年,在木业、瓦业分会的基础上,改建为建筑工程队,...
第二节 工程设计及计酬方法
第二节 工程设计及计酬方法 1958年,建筑工程队内设设计室,以后逐渐扩大和加强,其设计能力基本上可以满足全县需要。1981年,建立县建筑设计室,为独立核算、单独经营的建筑设计单位。计有职工十人,其中助理工程师五人、技术员二人,每年可承担二...
第三节 施工队伍的管理
第三节 施工队伍的管理 1972年以来,建筑队伍不断扩大。至1978年,由于各种类型的施工队伍大量出现,人员骤增,管理跟不上去,因而基本建设的管理工作受到了干扰。至1981年,县、社(镇)办的建筑企业达二十七个,职工队伍近四千人。由于加强了...
«
1
2
...
11904
11905
11906
11907
11908
11909
1191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