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物资管理
第三节 物资管理 从1960年设立物资机构时起,至1978年止的十八年间,在总体上说,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计划分配的方法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主要贯彻执行“集中统一,全面管理,从生产出发,为生产服务”的方针。管理的物资类别主要有...
第九编 工商及物价管理
第九编 工商及物价管理 解放以前,由于生产资料为私人所有,县内工商业处于自由发展状态,官署仅负收税之责。解放初期,政府较为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对其采取保护的政策。1946年1月1日,县组成工商业联合会,行使工商管理职权,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1950年,全国财政经济统一后,开始着手调整...
第一节 市场管理
第一章 工商管理第一节 市场管理 由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本县境内在历史上自然形成了肇东镇、昌五、五站、四站、宋站等五处集市贸易市场。这些市场的贸易活动,起到了物资交流,互通有无,活跃城乡经济的作用。 从1950年起,对集...
第二节 企业登记
第二节 企业登记 1950年,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方针指导下,对四百二十七户工商业者发放了营业许可证(其中手工业一百九十五户,小商小贩二百三十二户)。1957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企业的现状发生了变化,其性质、经营范围...
第三节 商标注册
第三节 商标注册 1964年,对县内工业产品的商标,均按《商标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审批。1973年和1976年,对全县地方产品的商标,曾进行一次检查、清理和登记。1978年,建立了商标档案。1981年,省对“肇东牌”特酿大曲酒的商标...
第四节 经济合同
第四节 经济合同 1969年以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经济合同的管理仅限于调解和仲裁。1979年,县制定了《合同暂行管理办法》后,才正式参与了购、销双方经济合同的签订和签证工作,经济合同的管理工作始逐步走向正轨。 ...
第五节 市场衡器管理
第五节 市场衡器管理 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主要以秤作为计算斤两的工具。因此,要求衡器的构造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严禁不法者利用衡器进行非法活动,市场管理人员经常对出售者的衡器进行检查,或者与物价、计量部门配合进行检查。为了做到买卖公平,...
第一节 物价
第二章 物价第一节 物价 1946年以前,物价暴涨暴落,处于自由状态。物价涨落主要受战乱,农业丰歉等因素影响,因此,当时的物品时呈米珠薪桂之势。 民国期间肇东市场粮食价格表 ...
第二节 物价调整
第二节 物价调整 1946年以后,根据工农业的发展及市场的供求情况,国家和地方曾对商品的购销价格作过几次调整。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使价格更加合理,同时也是为了激发生产者的积极性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55年,对二千零四种日用工...
第三节 物价管理
第三节 物价管理 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物价部门主要任务是对县内地方产品的价格进行审批,对市场的物价进行监督和检查,借以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 1946年,一些单位就设有物价二号职人员。1950年到1952年,县设...
第十编 财政 金融
第十编 财政 金融 旧社会苛捐杂税繁多,人民负担颇重,且相当一部分官吏,势如虎狼,鱼肉人民,借收捐课税之机,行敲榨勒索之实,更增加了人民的痛苦。 解放后,税政面目一新,税目税率基本固定划一。仅对国家、集体、个人的工、农、商业收税,除此之外,人民很少再有捐税负担。同时,所收捐税大部用于国家经济...
第一节 民国时期赋税
第一章 赋税第一节 民国时期赋税 民国期间,赋税项目多达八种,其中以田赋为大宗。 一、地租(即地捐)。按土质肥沃程度,分为三等。一等地每垧征收大银元五角;二等地每垧征收大银元三角五分,三等地每垧征收大银元二角。民国十八年(1929...
第二节 伪满时期赋税
第二节 伪满时期赋税 伪满时期,税种、税目、税率的变化较为频繁。大同二年(1933年),征收赋税金额为伪国币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元。主要税目有垧捐、粮捐、杂捐、学田捐、车牌捐、财产所得捐、违警罚金等。其中垧捐为赋税大宗,每垧地收国币...
第三节 解放后的税务
第三节 解放后的税务 1946年至1949年,为人民政权初建阶段,一切尚不完备,所以还暂时沿用伪满后期的几种税法。当时,有四个税种,即农业税、营业税、所得税和屠宰税。农业税主要为征收公粮,凡土地所有者(耕地)都有缴纳公粮的义务。公粮标准不一,...
第二章 预算管理
第二章 预算管理 民国期间,财政收入主要有四个来源,一为地租,二为垧捐,三为契税,四为杂费。土地一经开荒耕种后,即需缴纳地租。但收缴新开荒的土地地租时,省、县三七分成 (即省分七成,县分三成)。 民国五年(1916年),本县每户农民需负担自治垧捐、学田垧捐、保护团经费以及其他捐税计八吊五百文。全...
«
1
2
...
11902
11903
11904
11905
11906
11907
1190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