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管理机构
综 述管理机构 齐齐哈尔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始建于宣统三年(1911),黑龙江省城警务公所内设卫生科,负责清道、防疫、检查食品卫生、管理屠宰和医药销售等。1913年3月,省城警务公所改组为省城兼商埠警察厅,仍设卫生科,管理卫生事务。1929年,省城兼商埠警察厅改为省公安局,内设卫生科,有批...
医疗单位
医疗单位 宣统三年(1911),齐齐哈尔第一座医院——黑龙江省官医院(今市第一医院)建成。1917~1928年,德聚产院、东亚医院、北满医院、华英医院、慈惠医院、北极医院、博济医院7家私人医院相继开业。沦陷时期,私人医院增至14家。 齐齐哈尔市解放初,除市立医院、铁路医院和第二陆军医院3...
医护队伍
医护队伍 清宣统三年(1911),齐齐哈尔有医护人员12名。1928年,黑龙江省官医院扩建后,医疗卫生人员增至70名,其职务构成分为医师、药师、护士和助产士。1939年,有医疗卫生人员240名,其中医师、药师、技师85名。1945年,有医疗卫生人员520名,其中西医师90名,中医师44名,护士...
医疗设备
医疗设备 清宣统三年(1911),省城官医院仅有1台显微镜。至1945年,齐齐哈尔市只有伪满市立医院、齐齐哈尔铁道局医院和陆军医院各有1台X光机和一些小型医疗设备。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陆续建立综合、专科医院,并添置了一批医疗设备。 1958年,市区15所医院有5000元以上的...
章下序
卫生防疫章下序 清宣统二年(1910)十月,省城齐齐哈尔发生鼠疫,省城巡警局筹组临时防疫委员会,从事检诊、治疗、清毒以及交通封锁等事项。 1913年,省城兼商埠警察厅设卫生科管理卫生防疫等事项。1925年,始对旅店、理发店、戏园、饭馆、澡塘等场所实行每星期检查、汇报卫生状况的制度。193...
卫生防疫单位
卫生防疫单位 齐齐哈尔市解放后,1946年10月,成立西满铁路局防疫委员会,负责列车上及铁路站线防疫与保健工作。1949年6月,设立车站卫生防疫所。7月,齐齐哈尔铁路管理局中心卫生防疫站成立。1953年,铁路管理局卫生防疫站改为铁路管理局中心卫生防疫站。同年3月,成立齐齐哈尔市卫生防疫站,负责...
爱国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运动 1950年夏,市人民政府动员全市人民每户捕蝇二火柴盒(约300只)、捕鼠两只,以控制媒介传播疾病同年,全市评出201个爱国卫生先进集体。1952年3月,美国侵略者向中国东北地区发动细菌战,美国飞机共4批9架次入侵齐齐哈尔市上空,投下大量有毒的黑盖虫、蜘蛛、蚊子、苍蝇、三节虫等,污...
传染病防治
传染病防治 解放前,传染病在齐齐哈尔人口死亡因素中占第一位。 解放后,市委、市政府采取措施,在居民中进行鼠疫、天花、霍乱传染病的免疫工作。1948年,鼠疫、霍乱传染病绝迹。1951年,天花传染病也绝迹。1953年,实行突击免疫,春秋两季给儿童接种牛痘苗,给饮食从业人员接种伤寒菌苗。当年传...
地方病防治
地方病防治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地方病重病区之一。主要有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布鲁氏菌病和地方性氟中毒。1960年,成立地方病防治小组。此后,不断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到1985年,市区克山病基本杜绝,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得到控制,布鲁氏菌病地方性氟中毒患病率下降,...
职业病防治
职业病防治 1955年8月,市卫生防疫站设立劳动卫生科,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1972年,为适应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需要,在原工人疗养院基础上,成立市职业病院。1979年6月,改名为齐齐哈尔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简称职防所)。同年,市卫生防疫劳动卫生科撤销,合并到市职防所。1985年,市区共有职防...
食品卫生
食品卫生 食品卫生监督 50年代初,齐齐哈尔市开始进行食品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主要是检查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培养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干部等工作。1950~1951年,市卫生局抽查138份清凉饮料,禁止出售不合卫生要求的饮料。1955一1956年,市卫生防疫站等组织食品行业的...
学校卫生
学校卫生 医疗保健人员 1936年,伪满市公署总务科编纂的《校医职务规程》规定,学校设置校医,对学生定期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定期进行体检,防治学生常见病解放初期,保健教师人员少、素质低,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卫生保健工作。1956年7月,市卫生局、教育局共同举办小学保健教师学习班。1960年,市卫...
章下序
医 疗章下序 清乾隆七年(1792),中医开始传入齐齐哈尔。内地有一技之长的中医为谋生陆续来齐齐哈尔,为患者治疗眼病、红伤、脓瘘以及驱虫、割鸡眼,并将针灸、按摩等用于一般常见病的治疗。 宣统三年(1911),齐齐哈尔成立以西医为主的省城官医院(今市第一医院),设有内、外、妇科和手术...
中 医
中 医 内 科 宣统二年(1910)至1912年,省城齐齐哈尔流行鼠疫,中医药人员参加防疫,采用“治疫神效方”(由麻杏石甘汤、白虎汤、养营救生汤组成,其中有生石膏、栀子、青蒿、延胡索等15味中药),防治鼠疫。 1946~1947年,齐齐哈尔市流行伤寒、斑疹伤寒和回归热。中医内科运用...
西 医
西 医 内 科 1928年,内科能诊治肺结核、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和斑疹伤寒、肠炎、痢疾、肠伤寒等疾病诊断方法主要靠听诊、叩诊。1940年,黑龙江省官医院(今市第一医院)有一台日本产x光机,可作胸部透视。治疗肺结核强调营养和日光裕。40年代末,开始用对氨基水扬酸钠、雷米封和链霉素治疗肺...
«
1
2
...
11929
11930
11931
11932
11933
11934
1193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