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期刊出版
期刊出版 清末民初,黑龙江省警察、实业、财政、民政、教育等行政厅局在齐齐哈尔出版《黑龙江警察杂志》、《黑龙江实业公报》、《黑龙江财政月刊》、《市警汇报》等10多种专业性期刊。主要发行到各厅局所辖机构,发行量较校各期刊均成立编辑部(处),主编为专职,编辑人员主要由科员兼任,学校所办刊物均为兼职编...
概 述
宗 教概 述 清初,居住在齐齐哈尔地区的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满等少数民族,信奉原始宗教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神灵”。随着各民族人口的迁徙流动,穆斯林从新疆、陕西、甘肃、青海等地以垦民、流民的身份,陆续来到齐齐哈尔,将伊斯兰教传入齐齐哈尔,并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建成清真寺。这一...
管理机构
综 述管理机构 齐齐哈尔市是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城市,宗教活动虽出现较早,但长时间没有宗教事务专门管理机构。清嘉庆十五年七月(1810年8月),齐齐哈尔宗教事务由黑龙江将军衙署户司管理。光绪三十一年(1905),齐齐哈尔宗教事务归黑水厅户股管理。 1936年,宗教事务由伪满齐齐哈尔市...
宗教管理工作
宗教管理工作 1956年,市宗教处管理15处宗教活动场所,其中佛教4处,道教1处,伊斯兰教7处,基督教2处,东正教1处。组织齐齐哈尔市宗教界反帝爱国教育活动,帮助、批准基督教徒建立齐齐哈尔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1957年,增加1处天主教徒活动场所,市宗教处管理的宗教活动场所增至16处。1...
章下序
佛 教章下序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齐齐哈尔城内已有佛教庵刹。清乾隆年间,佛教观音庵有比丘尼(即女僧人,俗称尼姑)主持教务。嘉庆年间,佛教活动场所有5、6处,僧尼多是被清廷发遣到齐齐哈尔的负刑人犯。在寺庙内供奉大势至、如来等佛像。每个佛教寺庙都有自己的庙会期。庙会期间,除有佛事活动...
寺 庙
佛 教寺 庙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齐齐哈尔城内有佛教寺庙多处。民国时期,齐齐哈尔城内有佛教活动场所32个。其中,有地方政府募捐修建的,有地方佛教信徒团体募捐修建的,也有官宦富商为家人出家自建的,还有出家僧人将自己住宅辟为佛庵或把道教宫观改为佛教寺庵的;有8个是日本僧侣任住持...
四僧众
四僧众 清康熙、乾垄、嘉庆年间,齐齐哈尔城内有佛教四僧众弟子,多为负刑犯人。 1932年2月,日本佛教僧侣田口正直任齐齐哈尔城日本人佛教寺庙住持,传播日本佛教真宗。6月,城区居民梁容恕因生活困难,不满包办婚姻,在孟母庙落发为尼僧,法名释圆禅。以后,其兄病故,其母和嫂也出家为尼僧,法名分别...
佛事活动
佛事活动 清嘉庆十五年(1810),齐齐哈尔城各佛教寺庙,均有僧尼主持佛事活动。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庙会日期,有的3天,有的5天。庙会多由商贩集资备办。庙会上除诵经外,还有演戏和贸易活动。普恩寺(亦称娘娘庙)的庙会日是农历四月二十一日。每至庙会,前往该寺进香观戏的人十分踊跃。 民国年间,各...
佛教团体
佛教团体 1921年,齐齐哈尔成立中心慈善会,原为慈善机构,后成为佛教净土宗慈善团体。其活动内容主要是宣讲佛学、舍药施粥、济贫养孤。会员人数约300人。1928年,齐齐哈尔成立世界红十字会龙江分会,下设贫民收容所、施诊所,宣扬佛法,济贫施诊,会员人数一度达到300人。 1933年,世界大...
章下序
道 教章下序 清康熙年间,道教传入齐齐哈尔。至乾垄嘉庆年间,道教信徒、宫观逐渐增多。嘉庆十五年(1810),齐齐哈尔城有道教宫观13处,一些信教居民庭院内也建有关帝庙、土地庙。 民国时期,省城齐齐哈尔道教依然盛行。道教活动场所最多时5、6处,并出现佛道两家共用同一场所、供奉类似的现...
宫 观
宫 观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齐齐哈尔城内建有道教宫观。乾隆四十四年至四十七年(1779~1782),有4处道教宫观被定为黑龙江将军及齐齐哈尔城副都统每年春秋官祭的场所。嘉庆十五年(1810),城内有13处道教宫观,城外有10余处。有些居民庭院内建有高1至2尺的关帝庙、土地祠(庙)...
道 士
道 士 沦陷时期,齐齐哈尔全真庵以宋明会为监院,有坤道7名,最多时达80余名。 齐齐哈尔解放时,各道教宫观有道士10余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从事道教活动的乾道仅有曲教祯1人。1957年,曲教祯代表黑龙江省道教界出席全国道教协会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中,道教活动被取消。1980年...
法 事
法 事 法事是道教的宗教活动,主要有玄门日课、祀典、斋醮、传戒等。“斋醮”是道教奉行的祈祷活动,是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俗称“道潮。齐齐哈尔市解放前,遇有大旱之年,道教信徒为祈雨,有的在关帝庙请道士设坛诵经、供斋醮神,借以求雨免灾;也有的道教信徒为其父母师尊祈福而供斋醮神。每逢朔望日,...
章下序
伊斯兰教章下序 清康熙年间,信仰伊斯兰教的“格底木”教派及河北、山东的回族穆斯林在卜奎村居住。康熙二十三年(1684),穆斯林在卜奎村西南建起几间草木结构的清真寺(今卜奎清真东寺前身),聘请教长,进行伊斯兰教活动。康熙三十一年(1692),齐齐哈尔建城后,回族穆斯林围绕清真寺而居。乾隆年间,清...
卜奎清真寺
卜奎清真寺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来自山东、河北一带的回族穆斯林,在卜奎村西南里许,建成几间草木结构的清真寺。康熙三十九年(1700),齐齐哈尔建城后,清真寺扩建。嘉庆年间,重修清真寺礼拜殿。咸丰元年(1851),清真寺在齐齐哈尔、瑷珲、三姓(今依兰县)的回族穆斯林中“写钱粮”,筹备维修...
«
1
2
...
11934
11935
11936
11937
11938
11939
1194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