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自愿兵制
第四节 自愿兵制 1978年,国防部为稳定和加强部队的技术力量,适应军队建设的需要,陆、海、空军中服役满6年的专业技术兵骨干,根据部队需要和本人自愿,经批准从第7年开始由义务兵改为自愿兵。服役期限为15年至20年。实行了义务兵制与自愿兵制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第五节 预备役
第五节 预备役 1956年 4月绥滨地区根据兵役法的规定,对预备役士兵进行了普遍登记。训练了宣传员和登记员,历经50余天,登记的人数达到应登记的公民 95%以上。编为第一类预备役和第二类预备役,由富锦县兵役局发了兵役证。对预备役官兵也进行了登记,发了预备役临时证明书。 绥滨恢复县制后,19...
第一节 地主武装
第二章 武装第一节 地主武装 民国时期,绥滨县大地主和五大垦殖公司 (东益公司、近思公司、致运公司、广信公司、东井公司)为防患盗匪,购买枪支、雇用炮勇,组织武装。这类武装全县共有20多家,150多人。使用枪支大部分是从俄罗斯购买的。主要有抬枪、爆枪、连珠枪、洋炮等。1931年“九·一九...
第二节 土匪武装
第二节 土匪武装 一、民国时期 绥滨自民国 7年(1918年)开始种植鸦片(大烟),随之胡匪四起,他们以蒲鸭河、长龙岗密林为据点,经常进行绑票、抢截、要枪、要钱、要粮、要烟土,搅得县内四处不安。土匪多则几百人,少则十几人。大股土匪报号有刘本、九胜、德龙、满天红、老来好、福胜、双辫等。民国1...
第三节 地方武装
第三节 地方武装 一、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民国时期主要地方武装为游击队。民国11年(1922年)7月成立(亦称保卫团、守卫队、群众称之为大排队)。队部设在绥东、编制为30人。总队长于才、副队长赵庆福。民国12年(1923年)8月1日,游击队改编成骑兵游击队。队员扩编为80人,总队下设两个分队...
第四节 民兵
第四节 民兵 一、民兵组织 绥滨民兵组织始建于1946年秋,为保卫土地改革运动,连生、绥东两个土改试点区建立了民兵自卫队。1947年春,全县各区均建立民兵区中队, 各村建立了民兵中队。据统计1947年6月,全县共有民兵1007人。 1951年 5月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民兵建设的指示》,政务...
第一节 民国时期驻军
第三章 驻军第一节 民国时期驻军 民国 6年(1917年)黑龙江省陆军第一师步兵一旅一团三营十连驻扎绥东一个排。兵力36人。民国9年(1920年)黑龙江省陆军第一师一旅一团九连驻扎绥东和三间房(今萝北县肇兴镇三间房村)。兵力100人。 民国11年(1922年)1月,黑龙江省第一混成旅...
第二节 伪满洲国时期驻军
第二节 伪满洲国时期驻军 一、抗日部队 伪满大同元年至伪满康德元年(1932年至1934年),抗E1将领马占山将军部属五团,抗日义勇军胜武队、红枪会、雅民队,伪海军起义部队,桦川县长张锡候领导的抗日义勇军等曾在绥滨进行抗日活动。 伪满康德2年至康德3年(1935年至1936年)抗日义勇军...
第三节 1945年至1985年驻军
第三节 1945年至1985年驻军 1945年8月11日,苏联红军300余人进驻绥滨。同年10月20日撤出。 1946年6月,合江省第三军分区独立五团来绥滨剿匪。同年8月撤出。 1962年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合江边境工作总站来绥滨建立中兴边防工作站、三号边境工作站、同仁边境工作站。1963年...
第一节 民国时期战事
第四章 战事第一节 民国时期战事 一、土匪火烧绥东 民国12年(1923年) 2月2日2时,土匪老来好、四季好、华龙、云龙等股匪合伙百余人攻进绥东,围攻设治局及驻防九连防所。设治员籍国珍督率官警战守一昼夜,土匪伤数人没能攻下,于街放火,掳掠。设治员籍国珍率官警冲出局所会同陆军九连奋力...
第二节 伪满洲国时期战事
第二节 伪满洲国时期战事 一、绥东保卫战 1932年 8月23日东北军马占山部属五团,由团长刘斌带领十连、十一连,机枪连及红枪会改编的红枪营共 200余人集结在绥东,以防日军北渡松花江。本月24日拂晓,从松花江上开来两艘日本军舰,开过绥东后,又调过船头。团长刘斌一看敌人来势,就带领队伍进入...
第三节 解放初期战事
第三节 解放初期战事 一、牧羊场战斗 1946年 1月中旬,土匪头子赵警尉(赵永德)带领30余名匪徒窜入绥滨北岗牧养场。县保安队得之情报后,由保安队副队长徐绍林率领40余名战士奔赴牧养场。当保安队离牧养场不远处被土匪“嘹水”(放哨的)发现,即刻鸣枪报警。匪徒们听到枪声一窝蜂似的从屋里跑出来...
编下序
第十七编 教育编下序 民国 7年(1918年)绥东设治员涂廷协创办了绥东初级小学校。1920年绥东初级小学校增级变为高初两级小学校。1926年,敖来密(绥滨县城)设立女子小学校。到伪康德 3年(1936年),绥滨县有县立小学校10所,学生640人、教师17人。 “九·一八”事变后,在日伪统治下,...
第一节 义塾、私塾
第一章 各类教育第一节 义塾、私塾 义塾也称义学或乡学。1935年,绥滨县有义塾6所,学生98人,塾师6人。经费来源于地方绅士的捐资,延请当地学究教课。 绥滨县国民义塾私塾情况表 表17—1 —见《满洲国初等教育设施一览表》 1...
第二节 学前教育
第二节 学前教育 绥滨县在1979年始办幼儿教育。到年底,农村有40个幼儿园,入园幼儿 1 327人。绥滨县商业科在县城办起了第一个幼儿园。绥滨县第二小学附设一个幼儿班。 1982年,全县共有78个幼儿班,农村入园幼儿2 047人,城镇入园幼儿481人,有幼儿教师93人。 1985年,全...
«
1
2
...
12805
12806
12807
12808
12809
12810
1281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