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小学教育
第三节 小学教育 一、发展概况 民国7年(1918年),绥东设治员涂廷协召集地方绅士和有财力者以每垧地收哈洋4角作为办学经费,开办了绥东初级小学校,有学生40余名。自此,绥滨始有公办学校。 1920年,绥东初级小学校增级,变为绥东高级小学校。1921年,东井公司设立初级小学校。1925年...
第四节 中学教育
第四节 中学教育 一、学校、学生 本县历史上第一所中学,创办于1946年7月。绥滨县中学。校址在伪满青年训练所旧址(现在的绥滨县五金公司)。有初一、初二两个教学班,80名学生。 校长于华锋、副校长陈德琼、教导主任孙奇,另有4名教员。因大部分学生参加土改工作队。于1947年3月份合并到富锦联...
第五节 工农业余教育
第五节 工农业余教育 一、伪满时期的成人教育 1935年 3月1日,绥滨县举行了县教育发令式,组织了学董委员会。7月,设立了公立第一民众学校和第二民众学校,有64名学生(男41人,女23人),2名教师。民众学校以6个月为一期,学生毕业者男1.8人,女9人。 1939年绥滨县有民众讲习所一...
第六节 电视大学
第六节 电视大学 1981年12月建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绥滨工作站,设副站长1人,工作人员1人。站本部设在教师进修学校。1982年3月招生,9月开学,共招收中文、数学、物理大学专科,英语,化学单科学员65人,系业余学习,不脱产,任课教师由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兼任,称电大业余班。电大工作站业务受...
第七节 专业学校
第七节 专业学校 一、绥滨县技工学校 1980年6月,建立了绥滨县技术工人学校,同年12月5日正式开学。1980年招收两个班,一个商品知识班,一个焊接班,每班40人。1981年和1982年招收商品知识两个班,1983年招收一个商品知识班,1984年和1985年都招收两个商品知识班。1982...
第八节 人才输送
第八节 人才输送 解放后,绥滨县的教育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怀下,有了迅速的发展。它为绥滨县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从“九三”解放到1985年,绥滨县教育部门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才。张景德少将、陈培忠教授、王品清(原名王玉章)副部长都曾在绥滨县受过初等教育。 1977年到19...
第九节 考试制度
第九节 考试制度 绥滨县中学、小学、期中、期末进行两次重点考试。考试是由本校或教育局统一命题,闭卷考试,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1971年废除大中专升学考试制度,实行推荐选拔制度。绥滨县初中、高中招生也采用推荐的办法。 1974年绥滨县也推行了开卷考试制度。 1977年又恢复了大、...
第一节 行政管理
第二章 教育行政第一节 行政管理 1964年绥滨县恢复县制前绥滨地区中小学归富锦县教育科领导。1964年绥滨县教育科建立,学校重大问题的决定,由县教育科批准后施行。学校实行“校务委员会”集体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978年改变学校管理体制。县办中学由教育科直接管理,乡办的中学实行教育...
第二节 教育经费
第二节 教育经费 一、经费来源 民国7年(1918年),以每垧地收哈洋4角作为办学经费。 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实施了教育经费统筹统支,绥滨县的公立学校,由县财政管理。 大同2年(1933年)7月至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6月,经费额为26 400元。康德元年7月至康德2年 1月...
第一节 教师队伍
第三章 教师第一节 教师队伍 绥滨县教师主要来源是国家逐年分配的大专、中师毕业生,其次是推荐选用了大批代课教师转正。1985年全县教师队伍已由1949年的110人发展到1 726人,增加14.7倍。其中,中学教师476人,小学教师1 212人,工人38人,小学教师中,有顶岗代课教师40...
第二节 教师培训
第二节 教师培训 1964年以前,全县中小学教师在假期集中学习政治和业务。1964年绥滨恢复县制后,绥滨县教师进修学校加强了教师进修工作,组织教师分别参加中师、高师函授。1980年中师函授毕业者25人,1985年181人。高师函授,1982年结业者44人。另外,小学教师进行了短期轮训。 1...
第三节 教师待遇
第三节 教师待遇 1945年“九、三”后,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50年代,中学校长可列席县的重要会议,小学校长可列席乡(镇)的重要会议,历届县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均有教师代表参加。1957——1958年反右斗争中,有11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现在已经全部平反。1966—19...
编下序
第十八编 科技编下序 建国前,绥滨县科学技术工作比较落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科技工作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相继建立了科学技术管理机构,初步形成了一支专群结合的科技队伍,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应用推广了许多新技术。但由于“文化大革命”动乱,科技工作停滞不前。...
第一节 机构
第一章 机构队伍第一节 机构 一、科学技术委员会 绥滨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绥滨县科委。是县人民政府下设的科技工作管理职能部门。1970年绥滨县计统科内设有两人专门负责科技工作。1972年成立绥滨县科学技术委员会,设一专人负责科技情报和工业成果推广工作。 县科委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科技工...
第二节 队伍
第二节 队伍 一、科技人员 建国以来,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绥滨县科技队伍也发展壮大。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来绥滨县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边疆的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中许多科技人员遭受审查和迫害,造成科技人员改行和大量外流,使科...
«
1
2
...
12806
12807
12808
12809
12810
12811
1281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