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设治后的建置沿革
第二节 设治后的建置沿革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闰四月十五日,署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奏准将绥兰海道移驻内兴安岭以东(今兴东村),名兴东兵备道,属黑龙江将军,是为萝北设治之始。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五月十二日,东三省总督徐世昌、黑龙江巡抚周树模奏请设立萝北直隶厅,七月初九日奏准,萝北直隶厅...
第一节 清朝末期行政区划
第三章 行政区划第一节 清朝末期行政区划 1905年设治之前,今萝北县境内的居民点有太平沟金矿及下属的几个采金点、平原地带的兆兴等几个村屯。1906年设治兴东之后,道署拟在观音山设佛山府,在托萝山北设萝北直隶厅,在乌云河设乌云直隶厅,在车勒山设车勒直隶厅,在伊春河南设春源直隶厅,在鹤立岗设鹤岗...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民国初年,全县设 3乡,乡辖屯,计35个。屯辖闾,闾辖邻。当时人口少,乡屯稀疏,有些屯实际上只有一两户人家,故闾邻之设,有名无实。 1915年行政区划表 表1—2 续表1—2 1914年(民国3年)萝北设...
第三节 伪满时期行政区划
第三节 伪满时期行政区划 东北沦陷之后,日本侵略者于伪大同2年(1933年)8月组成伪萝北县公署,设县治于兆兴,将民国时期县内8镇改为8区,各区为一保,保下设甲,甲内10 户编为1牌,全县共有64屯,17甲,160牌,其分布为: 第一区兆兴保,辖29屯,6甲,90牌;第二区名山保,辖3屯,1甲...
第四节 解放后行政区划
第四节 解放后行政区划 东北光复之初,萝北地方治安由伪村长所主持的“维持会”维护,1945年11月三江人民自治军(后称东北民主联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萝北剿匪建政。临时划分全县为萝北、凤翔、镇东(含太平沟)三个区,其辖区与日伪时期相同。1950年9月8日根据政务院的规定,萝北区改称萝北县第一区...
第一节 县城
第四章 县城乡镇第一节 县城 自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建立萝北直隶厅开始,迄今77年,县治几经易地,直到1954年最后定治于凤翔( 凤翔为县,镇两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为便于区别,凤翔专指城区;凤翔镇专指辖村屯之乡镇)。 凤翔,位于北纬47°36′,东经130°49′,东距黑龙江岸20公...
第二节 乡镇
第二节 乡镇 全县3镇8乡88村。各乡镇建立时间有先后,自然条件有差异,但经济建设都有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无冻馁之忧。各乡镇大都有农机修配厂、供销社、邮电所、银行、招待所、食堂以及中学、小学、卫生院、广播站等。 一、凤翔镇(详见本章第一节及附表) 二、鹤北镇 位于县城正西鹤北火车站附近,1...
第一节 宝泉岭农场管理局
第五章 驻县单位第一节 宝泉岭农场管理局 宝泉岭农场管理局是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所属的农业企业,局址设在县城西略偏南45公里处之哈萝公路线上。 管局的前身,可上溯到1963年1月,当时为了加强对萝北县境内5个国营农场的领导,在凤翔成立了东北农垦总局萝北分局。1968年 5月,根据当时形势,在...
第二节 鹤北林业局
第二节 鹤北林业局 鹤北林业局是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合江林管局所属的县团级森林工业企业,局址在鹤北镇内,所属施业区绝大部分在萝北县境内,部分属鹤岗市、嘉荫县行政区,总面积 3 819.6平方公里,其中萝北县2 054平方公里。 60年代初,国家为了开发小兴安岭森林资源,在尚志村北、关门咀子南筹...
第三节 火车站
第三节 火车站 鹤(岗)北(鹤北)铁路在县境内设火车站两处,一名宝泉岭站,一名鹤北站。两站均属佳木斯铁路分局,系客货兼营的四级站,1983年1月正式营业。 宝泉岭站位于宝泉岭农管局所在地之宝泉岭大街西端,哈萝公路西侧,铁路里程碑30公里处,始建于1980年,至1981年5月竣工,开始临时营业。...
第一节 县名考
第六章 地名考述第一节 县名考 兴东兵备道建立之后,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直隶厅于兴东,为避免道厅同名,故以其地处托萝山之北而命名为萝北直隶厅。这就是今天萝北一名的由来。 东北沦陷后,伪满萝北县公署于1936年绘制的《萝北全县区域详图》,把今名山标注为托萝山,从此陈陈相因,以讹传讹,...
第二节 乡镇名考述
第二节 乡镇名考述 本节考述范围,包括历史上曾是乡镇的几个村。现以建置先后为序,考述如下: 一、太平沟 太平沟,清末民间称四道沟,官方文件书为“第四之山洼”。正式称太平沟,始见于1910年(宣统二年)所绘之《兴东道总图》,该图标有两个太平沟,一在今太平沟乡治处,为观音山金厂所在地;一在今中兴...
第三节 村屯名综述
第三节 村屯名综述 各村屯的名称,饱含着命名者所处时代、文化素质、政治立场所构成的思想感情,现有的自然屯和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地名,无一例外,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为了缅怀先烈,用烈士的英名命名,如尚志村。万财村。 二、以单位名称冠以数序和方位词命名,如头卡、西二卡、南二卡等。 三、以建屯...
第四节 少数民族语地名述略
第四节 少数民族语地名述略 一、都鲁河 《盛京志》说:“都鲁,蒙古语,栋梁也”。都鲁二字,历代书写不同,但其音相近。《明太宗实录》称脱伦河;《康熙皇舆全图》书作杜儿河;《东北边防辑要》书作都尔河;《萝北县通志调查录》书作都鲁河;《黑龙江志稿》书作图勒河。建国后,一些不知原委的人,听音生义,写作...
第一节 地质调查
第二篇 自然地理第一章 地质第一节 地质调查 萝北地处小兴安岭东坡,三江平原西北端,建置后在境内进行正规的地质调查,始于1956年东北地质局 146地质队在东兴至凤翔间进行了普查找矿工作。1957年中苏考查队小兴安岭地质队。沿黑龙江及梧桐河进行了 1/50万路线地质调查。1958年地质部90...
«
1
2
...
12819
12820
12821
12822
12823
12824
1282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