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章下序
第五章 化学工业章下序 明水县自1969年开始有化学工业,以硝酸铵为主要原料,生产岩石炸药。1974年增加了以生产农膜为主的塑料制品企业。1976年建立了以中草药狼毒为原料的制药厂。到1985年全县已有塑料制品、火药生产、中药制剂和西药制作等化学工业行业。
第一节 简况
第一节 简况 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1969年)经上级批准,建立了“五八三”厂(炸药厂)。1974年,县二轻系统成立了塑料制品厂。1976年建立了全民所有制的制药厂。到1985年县城内有化学工业企业 3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个,集体所有制企业1个。有职工527人,完成工业总产值341万元。 ...
第二节 主要工厂
第二节 主要工厂 一、五八三厂 该厂坐落在县城南3公里处,哈黑公路东侧。1958年8月份,由集体所有制的编织社、鞭炮社、棉麻社合并成立跃进工厂,后改为“五八三”厂。当时生产鞭炮、围枪药、硝铵炸药,1962年调整时期关闭。 1969年 4月,经省重工业局、省国防工办、国家第五工业部批准复产,县...
第三节 主要产品
第三节 主要产品 化学工业产品,按大类有火工、塑料、医药等3类,1978年有3类 8个品种,1985年达到12个品种。 历年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表
章下序
第六章 铸造工业章下序 民国、伪满时期,明水县铸造工业只有 1户私营作坊。能翻制犁铧、炉具、车川等件。解放后,组织私营户成立翻砂社。1966年以后各机械厂都有翻砂车间,其能力除农具厂翻制犁铧、炉具等小铸件外,还承担拖拉机配件,机床配件等大型铸件。
第一节 简况
第一节 简况 民国18年(1929年)明水县有个体铸造作坊1处。伪康德 6年(1939年),有铸造业1家,从业人员较民国时期有所增加。承做翻制犁铧、炉具、车川等生产、生活用品。人们习惯叫“铧炉”。由于技术性较强,均属独家专营,生产季节性强,每年十、冬、腊 3个月是生产铁铧和销售的旺季。材料来源以...
第二节 主要工厂
第二节 主要工厂 明水县翻砂社 该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由两个私营铸造作坊组建成立了翻砂社,有职工 16名,有近150平方米的厂房,其中造型面积75平方米。有两头牛和一台撅尾炉,用畜力拉鼓风机,日产铸件1 000公斤。1957年安上8马力柴油机带动鼓风机,生产效率有很大...
第三节 主要产品
第三节 主要产品 铸造工业的产品,在原翻制铁锅的基础上,增加生活用品的炉具和其它铸件。 历年铸造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表 续表 注:此表含有乡镇企业数。
章下序
第七章 电力工业章下序 民国至伪满时期,明水无电力工业。解放以后,1947年安装锅驼机带发电机组进行发电。1949年在制米厂内建立发电车间,1958年建立发电厂。1960年改装 500瓩汽轮发电机组。1967年连接国网电,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1978年以后,先后有淀粉厂、米粉厂、制油厂等11个企...
第一节 简况
第一节 简况 1945年在制米厂内有小型发电机组,只供本厂加工粮米使用。1947年购进90马力锅驼机带70千瓦发电机进行发电,供制米生产使用。1949年在制米厂中建立发电车间。1958年从制米厂分出正式成立发电厂,有职工30人,仍以锅驼机带70千瓦发电机进行发电,年发电量19万度。除供给制米生产...
第二节 主要工厂
第二节 主要工厂 县发电厂 1945年在制米厂内设有1个发电车间,用7.5千瓦柴油机发电,供本厂生产使用。1949年,安装上90马力锅驼机,带70千瓦发电机进行发电,发电量达到57千度。1958年由粮油加工厂分建正式成立明水县发电厂,有职工34人,仍用锅驼机为动力带70千瓦发电机进行发电,发电...
第三节 电力生产
第三节 电力生产 电力工业的产品主要以发电量计算产量,有发电厂时,计算产量与产值,在企业自行办电时,只计算产量,不计产值。 历年电力士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
第四节 供电管理
第四节 供电管理 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用电范围的不断普及和扩大,本县逐渐加强和完善了用电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以确保计划用电、合理用电、安全用电。 一、电力供应 工业用电 解放初期明水县开始有工业用电。1953年,县城内铁业社、木业社等工业企业有了生产用电。1958年,工业生产用电已有...
章下序
第八章 建材工业章下序 民国时期,明水只有1处烧青砖的私营作坊。到伪康德2年(1935年),粘土砖问世。解放后1958年,除烧制红砖外,还能烧制粘土瓦,1962年烧制出低标号水泥。1974年生产珍珠岩粉,到1985年生产红砖、水泥制品和珍珠岩粉等产品。
第一节 简况
第一节 简况 明水建材工业生产资源贫乏,建材工业比较落后。民国初期,届民建房均是土平房或起脊草房,用土坯或用草作“拉哈辫”砌筑墙体,东部草房较多,中、西部大部是土平房。 30年代出现了粘土青砖。民国19年(1930年),在城东郊(永兴乡光明村)有小砖窑 1处,年烧青砖2万块。伪康德2年(193...
«
1
2
...
13669
13670
13671
13672
13673
13674
1367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