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加工业
第一节 加工业 明水县乡镇企业中的加工业主要有米、面、油加工,酿酒以及马铃薯加工,皮革加工和服装加工等。 一、米加工 1950年以前,农村粮食靠石碾和石磨加工。50年代中后期,实现合作化。成立人民公社以后,畜力碾磨制米才逐渐被机械制米所取代。1958年,县内有社办磨米厂3处(兴仁、爱国、崇德...
第二节 建筑建材业
第二节 建筑建材业 一、建筑业 60年代以前,明水县农村没有建筑业队伍,一直到70年代初期,双兴公社组织一些木瓦工去大庆搞简单小型的土建工程,到70年代中期组建了工程队进大庆承揽工程。1978年,去大庆的公社工程队共收入62 000多元。1981年,由县企业局和团结、双兴、兴仁、崇德、友爱、通...
第三节 饮食服务业
第三节 饮食服务业 1978年以前,农村有理发和照相等服务行业,人员很少,营业收入也很低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逐步落实,社队企业的发展方向开始转移到种植、养殖、加工和饮食服务业方面上来。从1979年到1982年有双兴、东兴、兴仁、繁荣、永兴,崇德、通达等7个公社办起...
第四节 种植业
第四节 种植业 一、农 场 1959年,社队开始办农场,有农场 4处,经营土地12 000亩。1962年,社队农场土地划归本公社种子队经营。1971年以后,全县15个公社都办起了农场,共经营土地40 000亩。到1985年,乡(镇)村办农场共有10处,经营土地面积4 242亩。其中乡(镇)办...
第五节 养殖业
第五节 养殖业 一、养猪、养牛、养羊 1956年开始发展社队养猪业。1958年,繁荣、通达、胜利等 3个公社办起了养猪场,双兴、爱国公社办起了畜牧场。到1975年,全县社队养猪达到高潮,共养猪33 334头。从此以后,逐年下降。 自成立社队企业专门管理机构以来,农村社队养牛业逐步发展起来。本...
第一节 生产管理
第四章 企业管理第一节 生产管理 自1956年,明水县就对乡镇所属企业实行了各项生产管理办法。主要是采取按年季月下达各项生产计划和指标。 1960年,乡镇企业在贯彻“鞍钢宪法”的同时,对企业实行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办法,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改革旧的生产技术;工人、干...
第二节 财务管理
第二节 财务管理 自乡镇企业兴办以来,对企业流动资金实行了集中管理,在成本管理上,各工厂都建立了车间的原始记录;在计酬方法上,大部分企业按定额付酬,部分工厂实行计件工资制度。 1961年以后,实行了三定经济核算。即:定员、定额,定产制度。 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财务...
第三节 质量管理
第三节 质量管理 1964年以前的乡镇企业产品质量,各工厂企业均采取自行生产、自行检测、自行销售的管理办法。工厂、车间、班组都设有主管或兼管产品质量的检查人员。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产品质量好坏一个样,均无人过问。一些行之有效的检验监测管理办法被视为“资产阶级”那一...
第四节 安全管理
第四节 安全管理 1958年以后,由于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工厂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安全生产受到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的措施日趋完善。各工厂都设有抓安全生产的技术员与领导人员。1976年,乡镇企业局成立以后,生产股内设 1人专抓全县乡镇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各乡镇也设有专、兼职的领导干部或具体...
第五章 企业简介
第五章 企业简介 团结砖厂 厂址位于明水镇东北10华里处,厂区面积为 67 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 700平方米,年生产红砖2 000万块。 该厂建于1960年,当时仅有职工 7名,一口水井和数根竹杆。1965年,购置了一些简单的设备,新建7间土平房,开始生产机制砖,当年生产红砖达到5...
篇下序
第七篇 交通·邮电篇下序 明水县境内,既无铁路又无水路,公路交通是唯一通道。 1949年前,境内有简易道路7条,总长156.9公里,均为土路。每逢雨季,交通经常中断,车辆及行人通行受阻。 1949年后,明水县交通运输事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境内的干线公路和通往乡间的公路均用沥青、渣油、...
章下序
第一章 交通运输章下序 1949年前,本县交通运输极为不便,县境内只有 7条简易土路,路况十分不佳。当时在群众中流传着“县城好进路难行,车马几日不归程,晴天朗日还罢了,遇上雷雨不安宁”的民谣。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对改善交通运输落后状况非常重视,拨专款,抽调大批民工进行多次修筑,使本县交通运输...
第一节 公路
第一节 公路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本县开辟驿道1条。 民国4年(1915年),境内有道路 2条(明水通往青冈一1条,明水通往拜泉1条)。民国 12年(1923年),境内主要道路有7条。全长156.9公里。其中通往邻县3条,县乡之间的4条。 民国12年(1923年)全县境内道路情况: ...
第二节 公路建设
第二节 公路建设 一、路 面 明水公路建设始于民国年间。县境内有通往各邻县的公路3条,54.1公里;县乡道路4条,99.5公里。 伪满时期,日本侵略者出于政治上瓦解、经济上掠夺之目的,于康德2至3年(1935年—1936年)曾招大批民工修筑境内公路,但路况均无明显改观。 1949年后,全...
第三节 维修养护
第三节 维修养护 解放前,明水无专业养护路队伍,主要是在春秋两季抽调民工对境内的所有土路进行维修养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明水养路段。1953年成立养路工区。1958年,成立安、明、庆(安达、明水、大庆)养路段,开始设专业养护队伍,并在安、明公路线上设了 2个道班,有养路员2...
«
1
2
...
13672
13673
13674
13675
13676
13677
1367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