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水产养殖
第二节 水产养殖 根据“以养为主,捕养结合”的方针,注意了综合利用水利资源,一水多用,科学发展养鱼事业。自1956年开始人工养鱼,到70年代,每年水产品产量为 8吨,养殖产量为70吨,养殖水面共6 798亩,其中水库6 582亩,池塘65亩,放养鱼苗47万尾,生产鱼种50万尾,越冬鱼种20万尾,...
第三节 水产捕捞
第三节 水产捕捞 明水县的自产鲜鱼,大部分在明水期捕捞,冬季很少生产。建国前使用的捕捞工具很简陋,一般用大小拉网、旋网、花篮子等工具。从开始人工养殖以后,增加了捕捞工具和非机动船。1983年购进一艘35马力的机动渔船。1985年,全县有拉网3趟,挂网120片,旋网61盘,非机动渔船21只,机动渔...
第四节 经营管理
第四节 经营管理 随着养鱼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养鱼事业的管理。1958年秋设专职人员5名抓渔业生产,1979年 8月成立了水产公司,有工作人员10名。到1985年,全县有专职管理人员25人,其中技术员4人,具体负责养鱼生产及各项技术辅导。 各乡镇的渔业生产,养水面一律承包到户、到人,做到了一水多用...
章下序
第七章 副业章下序 明水县的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发展副业生产的良好条件。动物中野生动物现已不多,但人工饲养种类很多;植物中野生植物小叶章、三棱草、碱草、金针菜和中草药等还很不少,面积达 70余万亩。野生草药有210多种,年向国家交售量百万余斤。毛知母、柴胡、防风、狼毒等药材已打入国际市场,远销...
第一节 资源和种类
第一节 资源和种类 明水副业生产资源较为丰富,种类繁多,从野生的动植物到各种农副产品样样皆有。其种类可概括为: 编织类 主要有草帽、秫秸席、茓子、草袋、草绳、条筐、土篮、笤帚、簸箕、笸箩、撮子等。 纺织类 主要有麻绳、麻席。 养殖类 猪、鸡、鸭、鹅、家兔、羊、奶牛、鹿、鱼、貉子、蜜蜂...
第二节 副业生产
第二节 副业生产 解放前,明水副业生产主要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群众利用农闲季节搞些编织和采集等。 建国后的1952年,供销部门经营收购的土副产品年收入达153万元,为农民调剂 94万斤吃粮和马料,解决了2 184户缺吃粮的困难。1956年到1966年的11年间,副业年平均收入568万元。 19...
章下序
第八章 水利章下序 明水县水资源较为充足。但由于水库、塘坝少,地面水储存量低,机电井也不配套,开采地下水单井效益不高。 建国后,党和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因地制宜地进行了治水工作。做到了以抗旱为主,旱涝兼治,灌、防、排有机结合。西部地区重点是打井抗旱,挖壕排涝;东部地区重点是截流蓄水,筑堤防洪,打...
第一节 水利工程
第一节 水利工程 自1958年到1985年,全县先后修筑了爱国、繁华两个中型灌区,流域面积为 288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为 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1.4万亩。15处万亩以下小自流灌区,流域面积共224.7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为5 400亩,有效灌溉面积为1 400亩。修建塘坝 71处。重...
第二节 机电井建设
第二节 机电井建设 1968年,明水县成立了打井队,1976年改称水利钻井队。到1985年的18年间,全县钻成机电井653眼,其中配套电井614眼,机井39眼。 1968年至1985年机电并发展情况表
第三节 农田灌溉
第三节 农田灌溉 伪满时期,农田灌溉只用于水田。本县灌溉种田始于朝鲜族农民,引用通肯河、撇拉河两河流水灌溉稻田。建国后,县人民政府组织受益地区人民进行了引水工程修复,从而保障了两河下游农户种植万亩水田的灌溉用水。 在60年代前靠引用河水灌溉,后期修建一些中、小型水库以及塘坝等蓄水工程,形成了爱...
第四节 水土保持
第四节 水土保持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共有358 784亩,占耕地面积的37.2%。1966年秋,在树人公社尖山子大队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试点。1974年,治山治水工作已在全县各地铺开。共治理坡耕地6.06万亩,其中:造水平梯田2.37万亩,改垄 3.29万亩,治沟67条,挖截流沟、护堤埂106条,造...
第五节 抗旱排涝
第五节 抗旱排涝 明水县的自然特点是春旱秋涝,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建国后,引起党和政府的极大重视,组织千军万马大搞抗旱和排涝的治理工程。截止到 1985年,全县完成土石方量2 944万立方米,混凝土910万立方米,用工量2 286万个,国家投资2 650万元,地方各级自筹1 425万元。已有机电...
第六节 水利队伍
第六节 水利队伍 建国初期,水利工作由农业科统一管理。1958年,县政府成立了水利科,1963年改为水利局。水利干部队伍随着事业的发展,逐年壮大。1970年设立水利工程站 1处,承担县内农田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及施工技术指导任务。1973年公社普遍建立了水利工作站,从事基层水利工作。至1985年,水...
章下序
第九章 国营农林牧场章下序 明水县共有国营农、林、牧场 8处,分布在各农村乡镇。农、林、牧场在地方给农民做出了典范,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在推广、繁殖、引入优良品种,科学管理,技术指导等方面,均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第一节 农场
第一节 农场 1950年前,有胜利区毛家烧锅、冯家围子,崇德区辽阳岗、战家屯,通泉区王小铺,古城区洪家沟,兴仁区大牛角,城区八井子等8处农场。这8处农场原归公安部队经营。1949年冬公安部队撤出农场,1950年交给县农业科接管。后经过整顿,先后合并为5个农场(有胜利、崇德、八井子、洪家沟、王小铺...
«
1
2
...
13666
13667
13668
13669
13670
13671
1367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