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大气污染及处理
第四章 环境保护第一节 大气污染及处理 随着德都县经济的发展,新建项目不断增多,使大量烟尘和毒气排入大气,造成局部地区以尘和二氧化碳为主的煤烟型污染,其污染和排放规律及特点是城镇重于农村,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特别是德都县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工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取暖以燃煤...
第二节 水污染及处理
第二节 水污染及处理 德都县水体污染严重的是地表水,主要污染来源是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城镇居民生活废水。这些废水大部分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面水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接纳污水量最大的是讷谟尔河,其次是长水河尾部、温察尔河尾部,共接纳废水占全县总排放量的85%。1984年秋季,黑河地区环境...
第三节 废渣污染及处理
第三节 废渣污染及处理 德都县废渣年排放量为35000吨,其中:燃煤废渣占80%,利用率90%(主要用于制砖);矿棉废渣占1%;其它工业废渣占5%;生活垃圾占14%。废渣主要污染源是生活废弃物和部分工业废渣。有90%以上的生活垃圾和人、畜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一些民用垃圾也乱倒,一些民用厕所下...
第四节 噪音污染及处理
第四节 噪音污染及处理 德都县噪音污染源主要来自交通、工业施工、社会。1979年,后随着党的各项政策的落实,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得到很大发展,机车动辆不断增加。1985年末同1979年相比,全县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增长0.74倍,小型拖拉机拥有量增长12.53倍,各种汽车拥有量增加0....
第一节 建筑风格
第五章 建筑工程第一节 建筑风格 德都县的古代建筑物很少,建国后的现代建筑物主要是平房,1961年开始建筑二层楼房,1981年开始建筑三层以上楼房。 当代建筑的风格主要采取自由式布局,自然形成立面的前后错落变化。立面处理,采取大挑格、横向线条、明显局部、重点处理的办法。立面装修与其协...
第二节 结构形式
第二节 结构形式 德都县地处寒温带,气候比较寒冷。建筑物结构形式呈现北方特点。建筑物分公用建筑(办公室、商店、仓库等)和民用建筑(住宅)。建筑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红砖内、外墙,钢筋水泥预制楼板,木结构呈屋盖体系,白铁皮防水屋面,横墙承重条形毛石基础,墙体抗压程度是水泥、白灰、沙子为料达25号...
第三节 工程设计
第三节 工程设计 德都县60年代前的建筑工程设计没有专门的机构,大、中型建筑工程设计主要由外地设计部门设计或聘请外地设计人员来县内设计。县内工程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只能对一些简单的平房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设计,60年代后期,县工程公司内成立了设计组,承担一些小型的建筑设计项目。1976年3月,成立...
第四节 建筑队伍
第四节 建筑队伍 德都县建筑队伍有地方国营德都县工程公司,隶属乡镇企业局的乡镇建筑队伍有德都县第二工程公司和城关、龙镇、新发建筑工程队,共有职工1174人,年施工能力16100平方米。 一、德都县建筑工程公司 德都县建筑工程公司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个体木瓦工会,于1956年组建...
第五节 建筑施工及建筑队伍管理
第五节 建筑施工及建筑队伍管理 德都县建筑事业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出现了开放、搞活的局面,建筑市场已由过去主要依靠县内国营建筑队伍施工变为县内的国营和乡镇建筑队伍并举,辅之以外埠建筑队伍进入。 县建筑企业质量监督站负责县境内的建筑工程及建筑队伍管理。主要实行全面质量...
第一节 私营
第十二编 商业第一章 商业第一节 私营 1915年(民国4年),德都镇(隶属克山县)成立后,工商业在此地逐渐汇集,形成了城镇商业活动市场。民国10年(1921年),德都镇成立了商务会组织,选举钱多势大的店辅老板为会长,为商人沟通商情、拉扯生意、处理有关商事等。1929年(民国18年),德...
第二节 公私合营合作集体
第二节 公私合营合作集体 1956年8月,全县62户私营商业全部进行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改革,分别转入公私合营或合作企业。其中:组成公私合营的16户,占总户数的25.8%;成立的公私合营商业企业有大车店和豆腐房,共有资金8900元,从业人员17人;组成合作商业的46户,占总户数的74...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 1947年6月,第一个新型合作社商业企业——“城市群众消费合作社”在县城成立,开创了供销商业的历史。1948年12月,“职工合作社”成立。1949年,在全县农村相继成立11个供销社,发展社员4335人,股金总额131800万元(东北流通券)。同年10月,成立了德都县供销合...
第四节 国营
第四节 国营 1947年11月5日,成立县国营贸易公司,是本县第一个国营商业企业,下设商场、油坊、米厂、粮栈、土产部各1处,共有职工81人。同年11月15日成立百货公司。1948年10月成立土产公司。同年12月成立县政府工商科,在管理体制上第一次实行“政企分开”,把商业部门从政府直接管理变为...
第五节 商业网点布局
第五节 商业网点布局 1930年(民国19年),县境内共有私营商业店铺83处,杂货摊20处,多数是小本经营夫妻店。这些网点均集中在德都镇内,乡间广大农民所需的生活日用品大多数需要跋涉几十里路到镇内购买,少数零星商品靠货郎担偶尔提供。1935年(伪康德2年),县内有私商118户。随着日本殖民统...
第六节 集市贸易
第六节 集市贸易 1915年(民国4年),德都勒屯设镇后,集市贸易始见雏形。走街串巷的游商摊贩和进镇兜售农副土特产品的农民、猎户时常不期而遇,他们为了方便交易,便在比较宽敞一些的街面上相聚成群,自发形成临时贸易市场,吸引各方买主。这种临时市场一般没有固定场所,属于游动交易。在时间上除传统的四...
«
1
2
...
13841
13842
13843
13844
13845
13846
1384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