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七节 对外贸易
第七节 对外贸易 新中国建立后至1975年,德都县的粮油土畜等外贸产品均由县供销联合社土产公司收购,交省供销总社及外贸部门出口。随着外贸事业的日益发展,1976年2月成立了县外贸公司,下设土畜、工业、政工3个组,1个粮油收购站。1985年底有职工19人。 由于德都县地处丘陵地带,林丰地...
第一节 粮食征购
第二章 粮食第一节 粮食征购 民国年间,德都地旷人稀,虽然生产力十分低下,但所产粮食仍能满足本地所需。1930年(民国19年),境内收获大麦10450石,小麦15354石,玉米13815石,谷子32994石,大豆22820石,水稻1800石,其他杂粮14058石。官府所需粮食通过税收实物(...
第二节 粮食销售
第二节 粮食销售 民国年间,地主、富农占有较多的土地,他们将剥削来的大量剩余粮食,通过小斗出,大斗入的手段卖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粮贩奸商则低价买,高价卖,囤积居奇,盘剥缺粮农民和非农业居民。1930年(民国19年),德都镇有吴家磨坊、云家磨坊、许家磨坊、永顺泉油坊、崔恩油坊、德兴油坊等10多...
第三节 粮食储存
第三节 粮食储存 1946年,县内仅有一处粮栈,栈内有一栋面积为120平方米的简易木板仓,14个容量为80吨的小型土圆仓。大部分粮食不能入仓,只好采取席、茓做囤或露天储存。工人做囤要搭5~7米跳板,每节跳板长6米,厚7~8厘米,距地面5~6米高,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很不安全。这个时期保管人员...
第四节 粮食调运
第四节 粮食调运 民国年间,由于粮价不稳和自由买卖,德都县和外地的粮油互相调济。1931年(民国20年),本县输出植物油10.3万斤,输入植物油12万斤,输出米2000石;输入米2500石;输出面粉30万斤,输入面粉32万斤。 伪满时期,日本侵略者为了侵略战争的需要,强征掠夺大量粮食。...
第一节 物资采购
第三章 物资第一节 物资采购 物资的采购工作,是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指针,按照以国家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进行的。1980年,以前,一、二类物资由国家按计划统一分配,物资部门按指标统一购进,这两类物资占采购总金额的大部分。只有三类物资可以由各物资企业根据市场需要,适当选择生产单...
第二节 物资供应
第二节 物资供应 物资部门建立后,其供应原则是:先重点后一般,先计划内后计划外;优先供应农业、轻工业和人民生活物资。多年来,对供不应求的短线物资,如钢材、水泥、煤炭、玻璃等,一方面扩大货源,一方面满足重点照顾一般,把有限的物资投放到最需要的地方。如县乳品厂、岩棉厂,自来水改建工程等建设项目,...
第三节 经营管理
第三节 经营管理 物资部门业务管理的重点是搞好物资计划平衡管理、物资流转管理、物资协作以及各项服务工作。对所经营的统配物资,需每年由物资科根据全县工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生产维修、社会购买力、物资库存等情况,向地区物资局提报申请计划,然后由上级部门分配指标,分割合同,再由物资科组织进货和供应。...
第一节 市场管理
第十三编 工商管理 物价 标准计量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第一节 市场管理 1915年(民国4年),德都镇成立时(隶属克山县管辖)集市贸易就已形成,但没有固定场所。游商和摊贩走街串巷进行交易,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都到街里走街串巷进行叫卖。价格是互相议价,一直延续到伪满时期。 建国后,...
第二节 企业登记
第二节 企业登记 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0月25日开始对全县工商企业进行普查登记。1950年,工商科对工商业户进行了登记发照。共发照247户,其中:工业有国营3户,集体2户,个体97户。1954年4月,为配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全县私营企业进行登记发照13户。1963年,...
第三节 合同管理
第三节 合同管理 合同,在新中国成立前称“契约”。是当事人双方或几方在办理某一特定事物时,为了经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订立的协议。以经济活动为内容的契约,称经济合同。 县工商部门于1980年成立经济合同管理股,开始进行合同管理工作。1983年1月,成立县经济合同管理小组,12月成立县经...
第四节 经济监督检查
第四节 经济监督检查 新中国成立初期,县工商科内部就设置了专人负责经济监督检查工作。1952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打退了资产阶级的进攻,教育和改造了小工商业者,增强了对资产阶级腐蚀的抵抗力。 1963年德都复县后,加强了经济监督检查工作。1963~1965年,工商部...
第一节 商品价格
第二章 物价第一节 商品价格 民国时期,纺织品、日用杂货、生产资料大多数靠从外地运入,由于交通不便,运费昂贵,故本地价格高于外地,但此类商品价格比较平稳,一般变化不大。粮食、猪马牛肉及农副产品价格则波动较大,基本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秋季粮多谷贱,青黄不接则粮价上涨,乃至倍增。 伪...
第二节 物价调整
第二节 物价调整 1952年,本县高梁、谷子、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6种主要原粮的平均收购价格百市斤为4.62元。1985年平均收购价格达到15.57元,比1952年提高237.4%,其中1952年比1949年提高31.5%,1953年比1952年提高18.5%,1958年比1953年提高...
第三节 物价管理
第三节 物价管理 1949年,为了加强物价管理工作,在县工商科内设置一名兼职物价员,负责全县物价管理工作。1958年成立青山市场物价管理所,编制5人。1963年10月,德都县成立市场管理委员会,编制9人。1964年,全县各经济部门和单位均配置专职物价员,负责本部门和单位的物价管理工作。“文化...
«
1
2
...
13842
13843
13844
13845
13846
13847
1384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