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工业生产
第二节 工业生产 一、全民所有制工业 1、冶金工业 钢铁。1958年,在全国“大跃进”、“大炼钢铁”的形势下,八五二农场在跃进山创建采矿厂(铁矿),冶炼厂。1960年停办。1970年,因“文化大革命”期间钢材极为紧缺,兵团三师决定在八五二农场跃进山采矿厂、冶炼厂的残基上建钢厂。原...
第三节 副业生产
第三节 副业生产 垦区副业生产多由农场的生产队和家属集体经营,从事木制品,被服,编织、皮革、采集,养殖、副食品加工等项生产。在统计上,生产队原煤、建材生产,柴油发电、制酒也列入副业生产中。1970年全民经营的副业总产值112.1万元(1957年不变价),1975年增长到451.8万元(197...
第四节 经营成果
第四节 经营成果 垦区全民经营的工副业从五十年代后期逐步建立健全了成本核算,加强了经营管理,1958年扭亏为盈。六十年代初,因国家准许高价销售白酒,农场工业盈利较多,1961年工副业产品销售利润高达产品销售收入的25.4%。“文化大革命”中,经营管理一度出现混乱,利润减少,1970—1971...
第五节 专业技术队伍
第五节 专业技术队伍 垦区各场的工业技术队伍,建厂初期主要来自部队和地方支援,如,二九一农场的修理厂,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二师师部修械所调来的12名同志筹建的,八五二农场建立锯材、砖瓦制作业,王震部长亲自从上海给调采技术工人和干部50多名,铁道兵农垦局从云山砖瓦厂给调来数名技术人员。自五十...
第一节 科技体制
第九章 农垦科技第一节 科技体制 在机械化、现代化大农业生产中,农垦科技对垦区的发展起着先导和推动作用。 三十多年间,农垦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以科研机构为骨干的科研网络。到1985年,垦区有场级科研所1个,科级科研所1个,队级农业试验站10个,农机试验站4个。科研范围已由群众性的小...
第二节 科技队伍
第二节 科技队伍 垦区科技队伍是由国家分配和垦区技校培训、函授、代培以及自学成才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在“反右”、“文化大革命”中科技队伍受到冲击、摧残。到1977年,红管局在岗的科技人员仅有2,993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红管局知识分子的101起冤、假、错案和205名错划右派,经复查得到平...
第三节 科研成果与推广
第三节 科研成果与推广 一、科研进程 农垦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是紧密围绕垦区生产建设进行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在生产中搞革新、引进。五十年代,垦区为在开发中适应低湿地开荒生产的需要,生产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积极从事技术革新、改造和良种、种畜引进繁育,通过生产经验交流和现场会...
第四节 科技学术活动和科协组织
第四节 科技学术活动和科协组织 红管局的科技组织和科技人员在实践基础上,围绕垦区生产经营,对应用技术与理论做了持久、多方面的探索,获得一定成就。 一、科技学术活动 兵团体制时期,三师科研所受兵团委托编辑出版了《兵团科技》。兵团撤消后,红管局科委和科研所曾受农场总局委托,编...
第一节 农电建设
第十章 农电第一节 农电建设 在荒原上开创的农垦事业,农电建设及其运行是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红兴隆垦区的农场初建时,以柴油座机、蒸汽机或拖拉机动力带动发电机组,所发电主要供农机修理、粮油加工用电。30多年间,虽各农场陆续用上地方和国网电,但因供电量不足,继续发展了农垦自办发电。到1985年...
第二节 农电管理
第二节 农电管理 一、管理体制 农场自办发电,由场机务或基建,工业部门管理电力建设和发电,供电。使用地方、国网电源后,先后建立了电业管理所。兵团组建,三师由计划建设科管电,负责建、管、用电和电力规划。1973年,三师电力工程指挥部撤消,成立电管站,先后归三师计划建设科、红管局工交处领导...
第三节 专业技术队伍
第三节 专业技术队伍 自兵团三师组织电力联网建设,同步加强了电力人员培训。三师1969年因地制宜地搞了业务大练兵,为联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72—1985年,三师、红管局每年办一期电力载波员和运行员学习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红管局工交处还连续三年对垦区电工队伍进行了系统培训,每年...
第十一章 交通运输
第十一章 交通运输 红兴隆垦区幅员广阔,但建场初期交通十分不便,除简易公路外,只有一个农场北濒松花江、一个农场东临乌苏里江尚有水路运输。直至七十年代,垦区才有铁路穿越友谊农场(国家铁路)、双鸭山农场(矿区铁路)。在这偏远的荒原,以公路和汽车为基本运行手段的交通运输事业,随垦区的开发而发展,适...
第一节 公路与公路管理
第一节 公路与公路管理 一、农场公路 农场公路建设是和建场同时铺开的。建场初期,除友谊农场有部分砂石路外,其它农场都是开荒时修建的土路,部分低洼地的土路用木料和草皮铺垫,不能保证畅通,有时只能用链轨拖拉机往开荒点和生产队运输生产、生活资料。重沼泽区的八五三农场四分场(雁窝岛)、五九七农...
第二节 交通运输管理
第二节 交通运输管理 一、管理体系 农场创建后,随运输车辆增多,自五十年代末相继建立了交通科或工交科,属系统内交通运输管理机构。1968年兵团组建,三师在师、团设立了装备科、股,负责车辆的管理、运用和保养。兵团撤消后,红管局、农场设立工交处、科。这些机构负责组织车辆技术管理、运输管理,...
第三节 客货运输
第三节 客货运输 1985年,垦区有汽车队38个。濒江的饶河、二九一农场有船队。 一、公路货运 1985年红管局全民经营的在册载重汽车1,472台、油槽车56台。各农场车队的主要任务是将各业生产的产品及时运出,把生产、生活资料及时运进,年货运量300万吨左右,麦收,秋收季节运输紧...
«
1
2
...
14181
14182
14183
14184
14185
14186
1418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