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主要工厂的建设
第三节 主要工厂的建设 (一)糠醛厂 该厂于一九六六年筹建,一九七二年投产。设计能力年产糠醛三百吨;厂址设在七分场场部。糠醛生产是我国工业生产的新项目,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是国际市场较短缺的化工原料,畅销国内外。 农场在筹建过程中发扬了自力更生精神, 自筹自建,大搞技术革新。...
第一节 管理体制
第二十二章 交通 运输第一节 管理体制 附表105: 农场交通管理体制表
第二节 运输
第二节 运输 汽车运输是农场的主要运输方式。农场的运输事业发展的很快。建场初期,全场仅有各种牌型载重汽车三十八台,到了一九八○年全场载重汽车已增到一百九十八台,初步形成了一支可观的机械化运输力量。附表106:(见241页) 历年载重汽车递增表...
第三节 公路
第三节 公路 约在六十年前,在农场境内有一条被人们称作宝(清)富(锦)的公路,它贯通农场境内,直达富锦县,这就是农场境内最早的公路。建场时,兴隆镇往东是一片荒原,自古无路。一九五五年,农场组织了修路队,着手修建公路,首先修筑的是总场部通往兴隆镇的土基路,这条路可以沟通一、二分场,直达福利屯,...
第四节 客运
第四节 客运 农场于一九六二年建立汽车客运站,正式开辟客运营业。设有客车三辆。这时客运只有从总场部通往集贤县福利屯和总场部通往九分场的客运班车。一九七三年开辟了通往八分场的客运班车。一九七九年开辟了通往新建十分场的客运班车,同年又开辟了总场至二、三分场兴隆、红管局医院到达林场的客运班车。至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十三章 科学研究第一节 概述 友谊农场的科研事业是从一九五五年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建成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总场设有科委、科协和综合科研所,科研所设有六个研究室,共有中级职称的科技人员十七名。另外还有西瓜、水稻、蔬菜、园艺、山葡萄五个试验站。 友谊农场的科研事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二节 农业科研
第二节 农业科研 一九五五年三月,在农业副总技师方悴农同志的建议下,组建了总场农业科研实验站,选配了五名科技人员担任农科工作。这五名科技人员中有刚从苏联归国的李特特(李富春、蔡畅之女)同志。农业实验站的主要任务是引进良种,在农场进行适应性鉴定试验,以便推广。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九年,总场农业科...
第三节 农机科研
第三节 农机科研 一九六二年在副场长兼机务总工程师马连相的倡议下,农场建立了农机科研室,选配了四名技术人员。农机科研室的任务是革新农具、研制新农具与推广新技术。一九六四年,农机科研室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玉米园盘式精量点播机,对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九六五年,农垦部交给了农场五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十四章 农电第一节 概述 友谊农场的电力发展情况大体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场初期,农场建场委员会设在福利屯,农场第一自发电机是在福利屯开始发电的。主要供给筹建办公室及苏联专家闪电,发电机容量为七千瓦。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上级有关部门给农场调进四台S—80改装柴油机座机带动的发电机,其单...
第二节 管理体制及人员培训
第二节 管理体制及人员培训 建场三十年来,友谊农场的电业管理体制经过多次变动。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八年,农场成立发电站,属农机修理厂的一个车间。发电站设主任一人,有五名技术工人。一九五八年成立供电所。一九六五年十一月,总场工业科下设供电所,负责全场的供电业务,各分场设立供电站,在行政上受分场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十五章 邮政 电讯第一节 概述 友谊农场邮电事业始建于建场初期。现有职工一百人,其中女职工三十三人,管理人员十二人。建场时,经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批准,在兴隆镇设置了邮电办事处,隶属于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正式开通了与佳木斯的报话,开办了国内、国际报话业务。 ...
第二节 邮政建设
第二节 邮政建设 (一)邮电运输。一九五九年以前,农场邮电局没有信件传递员,私人往来信件由各分场通信员代办。进、出口邮(信)件要到集贤县福利屯邮件转运站交换,运输形式是利用农场通往福利屯的客运班车派人押运。当时冬季客运班车经常因故障不能出车,送取信件只能靠敞车,到一九六九年,购进一台邮车,开...
第三节 报刊发行
第三节 报刊发行 友谊邮电局的报刊发行量由建场初期的四千一百三十份增加到现在的四万八千九百十五份。现有发行站一百一十二个,全场平均每二点四人一份报刊。用户自费订阅报刊数由一九八二年的百分之四十,上升到一九八四年的百分之六十。农场党委对报刊发行工作比较重视,农场党委宣传部会同邮电局,每年都召开...
第四节 电讯发展
第四节 电讯发展 建场初期,各分场和生产队同总场联系,使用的是苏式丰收一型报话机。一九五五年,架通了总场与五个分场的通讯线路近五十公里。到一九五八年,全场各生产队基本上通了电话,各分场都有交换机,初步形成了通讯联络网。到一九八四年,全场通讯线路已建成四百七十一点四杆段公里,一千二百六十五点五...
第一节 概述
第二十六章 商业第一节 概述 友谊农场地区的商业,最早应追溯到伪康德年间,一九三零年至一九三九年,位于北大荒最西边的兴隆镇,已形成了一、二百户的小镇。当时,兴隆镇内有姓孙者,外号孙老疙瘩,是个残废人,在兴隆镇开设了一个小铺,设置了最简单的日用品,针头线脑、白酒、青酱(酱油)之类,供居民日常...
«
1
2
...
14229
14230
14231
14232
14233
14234
1423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