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渔业单位
第四节 渔业单位 养殖场 1984年在四队坎下东2 公里处旱河南岸建养殖场,由阎云山、刘焕新负责筹建,1985年正式养殖经营,工人20名,房屋587 平方米,人工鱼池12公顷,旱河河口自然养殖水面80公顷。1990年前后,人工鱼池扩大到32公顷。1994年,机制转换,养殖场所剩鱼池承包给...
第一节 机构
第八章 非国有经济第一节 机构 1992年,农场成立了庭院经济领导小组,场长、场党委书记为组长,各位副场长任副组长,成员有机关相关部门领导10人,办公室设在工会,主任由工会副主席李富荣兼任。基层单位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1993年,设庭院经济办公室,2人。1995年,改为自营经济办公室,隶属于工...
第二节 规模
第二节 规模 初时的庭院经济,范畴小,不成规模,仅限于个住户房前屋后的种植养殖和个体加工,年产值不过二三百万元。90年代之后,改革深入,富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增多,从事自营经济的人员、范围、规模不断扩大,由分散小型向产业化、专业化转变。产值、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广义统计,年总产值2000多万...
第三节 工作
第三节 工作 农场对非国有经济十分重视,每年的全场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都把非国有经济做为一个大项单列,还要专门召开会议。从1992年到2000年的9年间,专发了6个文件,1993年发出的《关于发展庭院经济的方案及考核办法》,成为农场发展非国有经济的带有纲领性文件。“方案及办法”确定了长期目标、基...
第一节 机构
第九章 交通运输第一节 机构 1986年交通科成立,与工业科合署。副科长李原志分管交通,2名工作人员。1987年与工业科分离,人员5名。1993年隶属宝泉岭管理局交通局,人员5名。农场设有运输服务站,其前身是运输公司,负责办理具体的客货运输业务。 科长及任期: 夏明义 1986~1987...
第二节 道路桥梁
第二节 道路桥梁 一、公路 农场运输以公路为主。80年代初至今,场内公路总长一直是109 公里。其中主干线鹤绥公路的一段西起十二队,东至一队,31公里。场内有循环公路,自场部经二十、十五、十四、十三队至十二队,全长28.5公里。1998年以后,此路改由二十四队经二十二、二十、十五、十四、...
第三节 车辆船舶
第三节 车辆船舶 一、车辆 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体、集体运输业发展较快,车辆种类增多,换代速度加快,数量增加。载重汽车80年代以“东风”为主,90年代中期就被“解放141 ”代替。到了90年代货运车辆唱主角的是“解放CA1110”,共9 辆,“解放141 ”当“配角”。场内短途运输主要由胶...
第四节 货运
第四节 货运 60~80年代,农场的货运主要由运输公司担负。80年代中期以后,个体货车渐多,承运私人零星货物。1994年,运输公司将全部载重汽车转卖给个人。从此,货物运输全部由个体车辆承担。运输公司改为运输服务站,职能弱化,仅对农场和某些单位货运用车进行管理。 主要的货运物资,运往场外的多是...
第五节 客运
第五节 客运 1961年进第一台客车,车型是“捷克50”。1965、1970年又分配2 台吉普。这3台车成了当时主要客运工具,没有固定的站点、次数,农场人外出搭乘场外客车。直到1971年,购进1 台“解放115 ”28个座位大客,才正式开通客运业务。首次开通江滨—鹤岗的行车线路,为来往出行提供...
第一节 机构
第十章 场队建设第一节 机构 农场设基建科。1986~1987年基建科与基建公司合并;1987~1993年基建科单设;1993年与土地科合并,1993年土地科分离,成立建设科,独立核算,主管基本建设外,还管城建规划、房产管理,环保。人员5~10名。 科长及任期: 吕军召 1986 刘连...
第二节 建筑
第二节 建筑 80年代以前,农场居住区绝大多数是平房,少数低层楼房,全是自用自建。当时,最大的建筑是农场的职工俱乐部,两层楼房,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1966年开工,1968年落成,1983年失火焚毁,1985年修复。80年代以后,逐渐建起了30幢楼房,最高的是第一幢6层居民住宅楼,1997...
第三节 主要建筑
第三节 主要建筑 中学宿舍楼 3层,建筑面积1546平方米,“砖混”结构,农场建设科工程师张绍华、翟继敏设计,农场建筑公司施工,农场投资31.65万元,1987年5月开工,当年9月竣工。 中学实验楼 3 层,建筑面积1274平方米,“砖混”结构,张绍华设计,农场建筑公司施工,农场投资37...
第四节 建筑行业
第四节 建筑行业 农场的建筑工程以农场建筑公司为主施工。90年代以后出现了由退休下岗职工自己组织的小包建队,多则十来人,少则三五人,包揽一些翻新、维修零星工程,这样的包工队全场有5~10个。较大的工程实行公开招标,外地施工单位进入本地建筑市场,先后有农垦分局建筑公司、农垦总局二建公司、河北省玉...
第五节 城建
第五节 城建 一、总体规划 场区总的布局,最初是1500公顷土地设一个生产队,共17个居民点。生产建设兵团时期,增建了16个连队,大小不一。2000年,除场部地区以外,全场还有27个居民点,分布基本合理。场部地址偏东,事出有因。当时设想,由此向南延伸,开发普阳农场地区,直至松花江,建筑一条由...
第六节 环境保护
第六节 环境保护 80年代以前没设机构。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问题日益凸显,上级地方机构过问检查增多,为与之对口,由基建部门指定一科员兼此项工作。农场的自然环境污染容量大,自净力强,环境质量总体是好的,但有恶化趋势。 一是化肥、微肥普遍施用,大部分农家肥“靠边站”,人畜粪便,...
«
1
2
...
14346
14347
14348
14349
14350
14351
1435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