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兵团时期的经济
第三节 兵团时期的经济 鹤山农场在兵团时期,耕地面积由1968年的145,396亩增加到1974年的158,891亩,共增加了l3,495亩。各种拖拉机亦由60台增加到82台,配套农具也略有增加。但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加之现役军人对农场经营管理缺乏经验,兵团七年粮豆作物的平均产量只有...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 1966年,鹤山农场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尚未结束,便开始了“文化大革命”。11月份,由机关两名干部,印制了《赤卫队》袖标并组织了鹤山农场第一个造反组织。紧接着以场兽医所为主成立了《鲁迅造反团》,并通过海报形式发展壮大组织。随后,场机关也有一部分人参加了《鲁迅造反团》。由...
第五节 两团(场)合并
第五节 两团(场)合并 1974年11月份,四十五团和五十二团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将两团合并为四十五团,取消原五十二团。整个五十二团的人力、机械、耕地等全部划归四十五团。合并之后,全团有生产队二十三个,其中农业队二十个,职工人数7,034人,耕地265,095亩。
第一节 恢复农场体制
第十五章 国营农场总局时期(1976年一l985年)第一节 恢复农场体制 1975年10月30日,黑龙江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征得沈阳军区同意,向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改变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请示报告》,报告提出“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在进一步加强党的一元化领...
第二节 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第二节 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历时十年的灾难。喜讯传来,全场上下,群情振奋,奔走相告,并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随之开展了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整个运动分为三个战役,持续一年之久,全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职...
第三节 改善经营管理,各业生产蒸蒸日上
第三节 改善经营管理,各业生产蒸蒸日上 自1978年以来,鹤山农场为了从根本上实现扭亏增盈,而陆续制订了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对彻底改善过去经营管理上的弊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78年初,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充分体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决定在农牧生产队实行“...
第四节 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四节 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 自建场以来,职工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广大职工群众解除了后顾之忧,积极的投入到实现四化建设的洪流之中。 如1967年,鹤山农场的人均收入为l72.O0元,职工家庭的设施更是简陋。随着国营农场的发展,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农场的经济产生了飞跃的发...
第一节 体制沿革
第十六章 旭光农场简介第一节 体制沿革 国营旭光农场建于l948年5月,是嫩江县政府建设科,为增加当时的财政收入而组建的,初建时定名为生产部。 1950年,农场由嫩江县农业科接管。定名为嫩江县伊拉哈农场。 1954年,由国家投资,改为国营农场,定名为国营嫩江机械农场,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
第二节 组织机构设置
第二节 组织机构设置 旭光农场自1948年建场到l975年合并到鹤山农场的二十七年中,由于体制多变,组织机构设置亦随之而变化。l948年至1954 年,农场为嫩江县营农场,经营规模较小,人员较少,机械化强度亦较差,但仍有一个较完整的组织系统。 (见图示) ...
第三节 经营规模及成果
第三节 经营规模及成果 旭光农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林、牧、副、渔等各项生产综合发展的机械化国营农场。 自1948年建场到l975年合并到鹤山农场的二十七年建设过程中,全体干部、职工在上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下,发扬了南泥湾大生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披荆斩棘,艰苦奋斗,使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机械化国...
第十七章 农业
第四篇 经济第十七章 农业 农业是农场经营的主要行业,生产粮食是农场最主要的任务。为此作为农场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一农业生产搞的好坏,即直接关系到农场的生存、发展和兴衰。
第一节 组织机构沿革
第一节 组织机构沿革 1949年农场开始创建,即着手开荒种地,进行农业生产。随之根据生产工作的需要,建立了在场长直接领导下,协助场长指挥全场农业生产的专门机构一一农业科。经场长直接任命:吴雨生、孙鲁石、孙绍彬先后任科长、副科长。农业科主要负责全场农业生产的组织、安排、计划、实施以及技术指导等...
第二节 农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农业发展概况 1、土地的开垦 农场土地的开垦工作是和农场的创建工作同时进行的,也是农场创建时期最主要的工作任务。 1949年春,也就是在鹤山农场诞生后迎来的第一个春天里,全部是机械化作业的开荒种地工作拉开了序慕,当年春就春开春种 9,045亩,到年底共开荒32,250亩。l950...
第三节 耕作制度
第三节 耕作制度 土壤耕作是通过机械力,调节控制土壤肥力因素的措施。农场建立与当地自然特点和轮作制度相适应的土壤耕作制度,采取正确的土壤耕作措施和耕作方法,对土壤环境进行控制和管理,借以统一作物、土壤和气候之间的矛盾,使土壤中各种肥力素朝着有利于作物的方向发展,从而为农业生产的稳定,高产低成...
第四节 种子
第四节 种子 优良品种是高产的内因,是工省效宏的好方法。 建场初期,小麦品种是当地火麦子,不抗锈病,遇到多雨年份,锈病发生严重,小麦产量大减。同时鹤山农场也曾引进苏联的品种,但由于在运输过程中,造成多 品种的混乱,各品种无法分开,只好混播,当时人们给这些种子起名为“苏混”。由于种子混播,...
«
1
2
...
15302
15303
15304
15305
15306
15307
1530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