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六节 农业种植
黑龙江省是全国耕地面积最多的省份。在发展农业经济中,全省各地形成了大量的档案 ,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各个方面。农业档案主要有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农业环境保护、 植树造林、土壤普查、土壤改良、农作物种植和生产技术、农作物良种培育、园艺作物、肥 料、畜牧饲养和改良、植物保护、农机设备、农田水利工程、...
第七节 森业资源
黑龙江省境内有四大林区,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老爷岭、完达山林区。 有林地面积2294.2万公顷,是国家重要的林业基地和木材供应基地。在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 ,形成大量的林业科技档案。在省档案馆中就有民国期间黑龙江林务局形成的勘测林场档案 、森林调查报告、国有林调查表、植树造林档案、征集...
第八节 水利工程
黑龙江省境内河流纵横,水利资源丰富,不仅有以黑龙江、松花江水系为主的大小河流 ,而且有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连环湖等湖泊。全省在进行以防洪除涝和抗旱灌溉为 主的水利工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从设计、论证、勘测、调研、规划到施工、设备安装 、竣工等系统丰富的水利科技档案,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有着...
第九节 城市建设
黑龙江地区城市建设档案是20世纪初随着城市的兴建开始形成的。此后,虽然陆续兴建 一些大型建筑,但保存下来的城建档案为数甚少。50年代初,城市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 阶段。随着大批现代化建筑物的出现,形成了大批城市勘测、城市规划、管线工程、工程建 筑、民用建筑、人防工程、建筑科研等城建档案。 ...
第十节 道路桥梁
道路桥梁档案主要是铁路、公路交通部门及相关单位形成的。哈尔滨铁路局收藏有自中 东铁路勘测修建至1985年间的科技档案15128卷。中东铁路时期的档案,包括绥滨线、滨洲线 、长滨线、滨北线、平齐线、拉滨线、齐北线、牡图线、鹤岗线、北黑线、城鸡线的科技档 案,绝大部分是俄文。其中滨绥线、滨洲线、长滨...
第十一节 地矿勘察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尤以盛产黄金、石油、煤、石墨、黄粘土、花岗岩等闻名 中外。清末和民国期间的档案中,就有对漠河、呼玛、嫩江、兴东、汤原等地的黄金,札兰 诺尔、兴东、托罗山等地的煤,以及巴彦、余庆等地的硫磺、磺铁、石膏等矿种进行勘查形 成的调查报告、图纸、矿产调查表、矿产一览表、矿产统计表...
第一节 海 关
第三章 专门档案 海关档案是海关对进出口货物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征收关税等项工作中形成的文书与 技术方面的档案材料。 清末至民国时期,黑龙江地区设有滨江关、绥芬河关、瑷珲关等,开始形成海关档案。 随着海关业务的扩展,海关档案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些档案大部分是英文书写的,也有少量 是用俄文书...
第二节 商 标
商标档案是在受理商标申请、审查、注册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文字、图形等归档保 存的材料,是商标专用权的凭证。 1930年(民国19年)5月制定了《中华民国商标法》后,开始形成有商标档案。1949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制定《商标注册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并加以 实施。...
第三节 家 谱
家谱档案是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书,亦称家乘。仅据省档案馆和齐齐哈尔 、绥化、庆安、五常、依兰等市、县档案馆统计,馆藏家谱档案30余部。其中有《爱新觉罗 宗谱》、《孟子世家流寓绥化支谱》、《孟子世家流寓余庆支谱》、《三姓正红旗满洲舒氏 谱图》、《葛依克勒氏宗谱书》、《三姓厢黄旗满洲卢氏宗...
第四节 刑事案件
案件档案是黑龙江省各级公、检、法机关,在打击各类犯罪分子破坏活动,保卫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的斗争中,在办理一些重大刑事案件中形成的专案材料。其中有1946年判处杀害 马识途的主犯国民党中统特务张达、信义的案件材料。案卷中记述主犯“国民党中统东北敌 后招收宣复会”齐北线组长张达、中统特务信义等反革命...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省境内自然保护区是1958年建立的,到1985年底已有30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 13个、县(市)级15个。有原始森林、丹顶鹤为主的水禽、东北虎、林蛙、黑蜂、草原、自 然景观等种类,分布在境内各地区。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课题。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对自然生态环境、风景 ...
第二篇 机关档案管理
清朝黑龙江将军衙门及所辖的各衙门建立之初,就设有兼职人员管理各衙门的文书档案 。清末改制后,在黑龙江行省公署设有管卷处,专门负责行省公署文书档案管理,并建立档 案管理制度。民国时期,在黑龙江都督府、黑龙江省行政公署以及后来成立的东省特别区行 政长官公署等,都先后建立文件保管室和管卷室,并制定文件...
第一章 室网建设
清朝时期,开始设有档房,民国时期称为管卷室。东北沦陷时期,日伪政权机关设置文 书科或庶务科管理档案。解放战争时期,民主政府开始设立档案室的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机关档案室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到1985年,县以上机关档案室网络初具规模。乡 (镇)村档案室也开始建立起来。
第一节 机关档案室
一、档房 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清朝设立黑龙江将军衙门,统掌黑龙江驻防旗营及地方军 政事务,镇守边防。此后,又先后设立黑龙江城、墨尔根、齐齐哈尔、呼伦贝尔、呼兰、布 特哈、通肯等副都统衙门和兴安城总管衙门以及旗衙门等。黑龙江地区还设有隶属吉林将军 衙门的宁古塔副都统衙门、三姓副都...
第二节 农村基层档案室
1946—1955年,黑龙江地区各县以下设立有中共区委、区村公所。区委、区、村政府( 区、村公所)的档案工作分别由秘书、文书或会计兼做,保存一定数量的档案。 1956年春,为适应农村经济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撤销村的建制,在全省进行并村 划乡,成立乡人民委员会。全省绝大多数乡人民委员会...
«
1
2
...
3012
3013
3014
3015
3016
3017
301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