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章 科研队伍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1985年有农场以上所属科研单位职工6963人,其中技术人员1196人。 这支队伍的成员,有的是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自愿参加边疆建设的青年知识分子,有的是 从党、政机关和部队、学校、科研机关直接输送来的,而大多数是国家历年分配的大、中专 毕业生。这支队伍的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和技术...
第一节 分 类
这支科研队伍,可分为经营管理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3个组成部分。他们来自 五湖四海,为了开发北大荒的共同目标,对国营农场的科技事业作出了贡献,有的为此献出 了生命。 一、经营管理干部 科技队伍中有一批久经风霜,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干部。建场伊始,东北政委会主任陈 云、李富春在...
第二节 构 成
1985年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科研队伍构成情况: 一、人员构成 专业技术人员中,教师队伍的人数占首位,卫生技术人员占第二位。这是农垦系统自办 教育、独立设置卫生机构而造成的。再加上庞大的会计、统计队伍,这3种专业人员即达专业 人员总数的70%。工程、农业技术人员和经济专业人员占1/4...
第三节 学 会
1982年11月13日—16日,总局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佳木斯市召开,国营农场 各条战线科技工作者代表272人参加会议。通过民主协商,大会选举了总局科协第一届委员会 。选举朱文熹、刘岑、杨家声、杨爱费、刘铁南、王明尧、张之一、辛跃先、栾宝琛、周干 、余季安、彭茂生、董凯、李修植、姜丽泽、...
第一节 获奖成果
第五章 科技成果 全国性科技业务系统从1978年开始对科技成果进行定期奖励以来,至1985年获科研和推 广成果奖的共有510项。其中:获部和国家级奖的51项;获省级奖的88项;获总局级奖371项 。 一、部级奖以上的科技成果 自1978年至1985年共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19项,三...
第二节 成果推广
据省农场总局科委统计,1960—1981年总局、管理局和农场共同安排的科研项目有703个 课题。其中,1980—1981年由总局统一组织的有22项、105个课题,多属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开 发项目。从1981年起广泛开展了全面性上下联合的“五大作物攻关”,大豆高产开发研究, 三江平原农业区域增产综合...
第三节 经济效益
“六五”期间,组织研究总局级以上科研课题330项,其中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 60项。截至1985年末,在鉴定、验收的250项成果中,取得总局级以上奖励成果321项;获省 政府奖励69项;获农牧渔业部奖励23项;获国家级奖励9项。总局颁发奖励206项,“六五” 三江科技攻关奖12项。在这些成...
第四节 科技报刊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重视科技情报工作,并陆续组织出版科技书刊,在国家出版的科技书 刊上发表论著。1961年合江农垦局科研所出版了《合江垦区科技情报》(出56期)。1964年 东北农垦总局科研所出版《科技参考资料》,至1966年7月25日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共 55期。1970年兵团科委编辑《兵团...
第五篇 教育卫生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系统的教育卫生事业,是垦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9年来,围绕着 提高农场干部、工人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质,以及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后备力量,各级领导机 构坚持艰苦创业的北大荒精神,兴办教育,开发智力。从早年的冬训班、“炕头学校”发展 到职业高中和农垦大学,逐步形成了层次结构合理、门类较...
第一节 进 程
第一章 教 育 黑龙江农垦教育的发展,大致可分4个阶段: 一、初创时期(1947—1955年) 当时职工队伍的文化水平很低,文盲半文盲占80%以上,教育以职业培训为主。冬季农闲 ,以扫盲为中心,兼学时事政治和规章制度,称之为“冬学”;职业教育的重点是解决机械 化生产所急需,培训拖...
第二节 高等教育
现有普通高等院校2所,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 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以下简称“八一农大”)的创建过程,充分体现了北大荒人“艰 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国营农场事业发展很快。特别 是十万转业官兵进入垦区...
第三节 中等专业教育
拥有中等专业学校8所,分农业、农机、林业、财经、卫生、师范等,为农场培养各业初 级技术人才。 一、宝泉岭农业机械化学校 创建于1959年。由合江农垦局所属的宝泉岭、萝北、二九○、曙光、汤原农场自办的5所 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成一所综合性多专业的农科中专。1962年,改为单一农机专业...
第四节 职业教育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系统的职业高中试办于1980年。它是教育改革的一项新鲜事物。1979 年,农垦部提出“改革垦区中等教育结构的意见”,指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严重失调 。1980年,省农场总局颁发了《关于办好职业高中的决定》,针对垦区实际情况,采取一改 、二建、三附、四增的发展步骤,有计划地将一...
第五节 成人教育
国营农场初创时期,成人教育以举办生产急需的拖拉机手训练班为中心,轮训期短,见 效快。每年举办“冬训”是群众性总结提高的培训形式,宝泉岭曾在50年代初创造了一套“ 冬学”经验,主要是政治、技术、文化三兼顾。1958—1963年,各农场均在生产基层单位配 备业余文化教员,专门负责组织职工学习文化,当...
第六节 普通教育
在农垦教育事业中,普通教育占有很大比重和重要地位。它关系到垦区职工子女文化素 质的提高,关系到职工后备梯队基础教育的加强。经39年来的逐步发展,农垦普通教育,已 形成完整体系。截止1985年共有小学2190所,普通中学263所。小学入学率为98%,及格率为 95%;初中入学率98%,及格率为40...
«
1
2
...
3157
3158
3159
3160
3161
3162
316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