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中的基本内容。建场初期,因处在战争时期,国营农场也实行 供给制。生产投入和产品产出都只记大帐,不计成本,不加核算,实际上没有商品意识。19 50年以后,通过冬训和结合“三反五反”运动,各农场进行了全面整顿,并从根本上废除供 给制,实行企业管理,同时加强财务和计划统计工作,对...
第三篇 综合经营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和其它产品的多方需要,而 逐步实行综合经营。 39年来,国营农场的综合经营,经历了从自给性生产到商品性生产的发展过程。 农场创建初期,为保障生产和生活需要,曾先后办起了小烘炉、小砖窑、磨坊、油坊、 粉坊等,进行农机具修理、砖瓦生...
第一章 工 业
国营农场的工业,一开始就建立在为部分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和为满足自已再生产所 需求的基础之上。概括地可分为加工工业和支农工业两个门类。 国营农场多数建在远离城镇,交通不便的荒原上,为解决生活必需的吃、住问题,粮油 加工和制材、砖瓦生产,成了起步最早的工业;为解决生产急需,农机修造业也逐步...
第一节 加工业
垦区的加工工业,以丰富的农副产品为原料,起自为生活必需的粮油加工,继而发展经 济作物,建造制糖、造纸工厂,并为加工部分畜产品而建造奶粉、毛纺、皮革工厂。加工业 的发展,既解决了生活必需,也提供了部分商品,繁荣市场,活跃经济。 一、粮油国营农场粮油加工从解决自给,以简易设备进行生产开始,在...
第二节 支农工业
为弥补国家对农用机械和其他原材料的供应不足,50年代末各农场普遍建起农机修造工 厂,牡丹江农垦局还筹建了“迎春”大型农机制造厂,并陆续建了一批“五小工业”,如化 肥、原煤、石油、钢材、电力等。这些“五小工业”,大都运用自筹资金,自行组织开发。 投产后,有的得到国家的支持而得以发展,有的为便于国家...
第三节 建材工业
50年代建筑材料多用土木,木材主要用于房架和门窗,简易桥涵亦多用木材。60年代开 始大批建造砖瓦结构的房、库、场地,砖瓦业迅速发展。70年代后,桥涵、晒场、房屋建筑 ,多为钢筋混凝土等永久性建筑,为满足需求,补充国家物资供应的不足,筹建了一些中小 型水泥厂。 一、木材 建场初期,...
第四节 其他工业
一、玻璃 八五一○农场玻璃厂,创建于1959年,土法上马,建一座简易圆炉和土式退火窑,产品 以人工吹制为主,生产硫酸瓶、酱油瓶等。1960年扩建一座小圆炉,产品增加烧杯、试管、 药瓶等玻璃器皿。由于手工操作效率低,原料消耗大,成本高,连年亏损,1964年停产。19 66年恢复生产,苦练技...
第五节 工业生产水平
国营农场的工业生产受总方针的影响,起伏较大,长期以来缺乏全面规划,生产门类和 布局不尽合理。在经营管理方面,长期缺乏统一领导,各厂矿独自经营,自行探索,致使经 营不佳,长期亏损。进入80年代后,在“农工商”体制变革中,加强领导,组织协作生产, 强调经济效益,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亏损局面。39年盈亏相...
第二章 商 业
国营农场初建时期,严禁经商,由所在地、市、县的国营商业负责组织生产和生活资料 供应。1950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关于国营农场会议决定的补充指示中规定:“严 禁各场搞机关生产、经营商业、……把职工的供销合作社变成单纯追求利润的商店性质,… …” 1948年春,通北农场建立了一个...
第一节 批 发
1958年6月,第一个综合批发站在密山成立,负责供应375个零售网点按批发价回扣2%作 为供货价格。1964年移交县商业部门。 1969年2月21日,兵团所属范围内的商业供应部门由地方移交给兵团统一管理时,共接收 三级批发站9处,以后又陆续新建8处,到1976年共有三级站17处和二级站5...
第二节 零 售
创建初期,农场设职工合作社,或由县组织供销合作社,军垦农场则沿用军人服务社。 1958年扩大营业,农场成立商店,基本形成以场部总店为中心的商业网,1963年商业兴 旺。 1965年农场商店都移交县联社经营。1966年大多扩大营业面积500—600平方米。生产队 代销店也一并移交。...
第三节 收 购
1959年开始,各场相继建立综合收购站,收购当地土特产品和废旧物资。当时沿江河的 农场以收购水貂皮、江鱼为主,靠山的农场以收购榛子、木耳、蘑菇、猴头、药材等为主。 1965年起,靠山农场每年收购苕条,送辽宁作编筐用,辽宁以优惠价售给苹果。 1977年7月23日,总局与省商业局、粮...
第四节 农工商
1979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 求国营农场“搞好多种经营,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推销自己产品的商业,尽快建成农 工商联合企业。”在《决定》的推动下,先后有九三、牡丹江、哈尔滨、绥化、嫩江等农场 管理局和佳木斯肉类联合加工厂、青年农场养鸡场等试...
第五节 农贸市场
国营农场的集市贸易是从1962年自然形成的,开始以买卖农副土特产品为主,每到夏秋 季节,人们把自产的各种蔬菜、瓜果,采集的山产品,如山葡萄、中草药、山枣、木耳、猴 头、蘑菇、榛子,以及家庭副业中的禽蛋、土篮等纳入市场销售。大多在农场场部十字路口 或商店附近摆地摊,物品丰盛,价格便宜。随着农场商品...
第三章 粮 食
国营农场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提供商品粮食。粮食工作在国家粮食统购统销的政策指导 下,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和一套较科学的管理制度,基本完成了由生产型向经营 型的转变。 国营农场创建初期,粮食工作由供销部门管理。1959年中央强调加强粮食管理,牡丹江 、合江农垦局根据省委、省政府指示,...
«
1
2
...
3154
3155
3156
3157
3158
3159
316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