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公安
第二节 公安一、机构沿革 预七师农场各分场和萝北农场三、四、五分场分别设一名公安助理,1959年三分场何定矩、四分场王宪文、五分场乔立桐。主要任务是维护分场内的社会治安和户口管理工作。 1963年三个分场合并为青年农场后,萝北县公安局在场部设凤鸣乡公安派出所,行政归乡政府管理,业务归萝北县公安...
第三节 法庭
第三节 法庭一、机构沿革 1968年以前,农场未设司法机构,场内刑事案件由萝北县法院受理。 1969年成立生产建设兵团时,二师设军事法院,十四团政治处设保卫股,兼管团内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及部分民政工作。 1977年1月,为加强国营农场的法制建设,根据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有关规定,萝北县人民法...
第四节 武装
第四节 武装一、机构沿革 1958至1962年,各分场设武装助理,负责民兵工作。1963年,青年农场成立武装部,行政由乡政府管理,业务工作受萝北县人民武装部领导。王熙尧、白清晨先后任部长,马德彦任副部长。 1969年农场改兵团体制,团设作训股,主管武装和民兵工作。行政由团司令部管理,业务属二师...
第五节 司法办
第五节 司法办1985年6月,农场根据管局关于成立司法办公室对职工群众进行普及法律常识教育的指示,成立了向阳农场司法办公室。司法办业务由宝泉岭管理局司法处领导,行政归农场领导。负责人刘瑞玉。 司法办的主要任务:除负责“普法”教育及一系列工作外,还负责管理和指导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处理疑难纠...
第一节 工会
第四章 群众组织第一节 工会一、机构沿革 1958至1962年,工会工作未设专门机构,只设一名工会助理。由分场党委副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工会助理一般被选为工会委员会副主席。 1963年青年农场成立后,设工会机构,舒好礼任工会主席,1965年10月安士端任工会副主席。1967至1968年文化大革...
第二节 共青团
第二节 共青团一、机构沿革及发展概况 1955年9月,全国第一支青年垦荒队来到萝北垦荒,建立了北京青年垦荒队团支部,随着哈尔滨、天津、河北、山东等地青年垦荒队的到来,先后建起七个团支部,一个团总支(哈尔滨青年垦荒队团总支)。1955年11月团的工作隶属萝北青年垦区工作委员会。1956年7月青年垦...
第三节 妇联
第三节 妇联一、妇女组织机构沿革 1959年农场各分场建立妇联组织,设专职妇联干事。三分场妇联干事杨淑琴,四分场妇联干事宁志英,(后由马淑清接任),五分场妇联干事丁友琴,场直和各生产队都建立了妇女委员会。 1963年3月,青年农场成立后,由赵芝玉任妇联干事。1963年9月,农场撤销妇联组织,在...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六编 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第一章 文化第一节 机构沿革1958至1962年各分场分别设文教助理,文化工作由文教助理负责。 1963年成立青年农场后,文化、体育、电影工作由工会负责,广播由宣传科负责。 1969年成立十四团,文化工作由宣传股管理。1976年底,恢复农场体制后,文化工作由宣...
第二节 业余文艺演出队
第二节 业余文艺演出队1955至1956年,北京、哈尔滨、天津、河北、山东等地青年志愿垦荒队相继来到萝北荒原,建立起八个集体农庄,各庄领导很重视庄员的业余文化活动,他们逢年过节组织演出队或演唱组,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从此,在一望无际的荒原上,响起了垦荒者的歌声。 1958年,大批转业官兵来到萝...
第三节 体育活动
第三节 体育活动1955至1962年分场时期条件很差,生活艰苦,但业余体育活动却很活跃,青年们自己动手平整场地,利用树杆钉上木板,上面用钢筋固定个圆圈当作篮球架。收工之后,篮球场上龙腾虎跃,汗水冲洗着身上的尘土,笑声送走了劳动的疲惫。 1963年青年农场成立后,党委非常重视职工业余体育活动,各生...
第四节 广播、电影
第四节 广播、电影一、广播 农场广播站,始建于1956年,地址在哈尔滨庄(现场部),当时广播设备十分简陋,仅有一台100瓦的扩大器,设一名广播员,每天除一日三次转播中央、省、地区节目外,有时自办一些本庄节目,表扬垦荒队中的好人好事等,1959年广播站归到四分场。 1960年三分场和五分场也相继...
第五节 图书
第五节 图书一、基层图书室 1970年各基层单位先后成立了图书室,图书管理员由卫生员或文书兼任,归基层团组织管理,利用业余时间为广大群众服务。 1979年,各单位工会组织恢复了“职工游艺室”、“青年之家”,图书室增添了报纸、杂志等书刊。 1982年,在“振兴中华、开展读书”活动竞赛中,青年团...
第六节 俱乐部
第六节 俱乐部1963年青年农场成立后,将原四分场职工食堂改为俱乐部,由于仅有100多平方米,只能供召开会用,无法搞职工娱乐活动。 1964年农场投资建起500平方米砖瓦结构俱乐部,可容纳观众500人。 1976年10月,农场基建科自行设计的三层楼多功能俱乐部破土动工,1978年10月1日竣工...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章 教育第一节 机构沿革1958至1962年,各分场设一名文教助理负责教育工作,1963年青年农场成立后,行政归宣传科主管,业务由萝北县文教局领导。1969年十四团成立后,教育归宣传股管理。1972年团政治处设文教办公室,由林玉友负责。1976年12月设文教科,林玉友任副科长。1979年,文...
第二节 小学教育
第二节 小学教育场内第一所小学于1955年在七屯(现二十二队)建立,采取“复式教学”方式授课,一至四年级共有学生20多名,一名教师。1956年发展为五所小学,即七屯、六屯、新民屯、都鲁河、凤鸣小学。各小学配一至二名教师,学生人数20至45人,最高的年级是小学六年级,复式教学。教室除凤鸣小学是砖瓦结...
«
1
2
...
6930
6931
6932
6933
6934
6935
693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