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作物施肥
第四节 作物施肥1986年以来,一直延用按土地面积平均分配的施肥方式。随着化工工业的迅猛发展,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化肥供应数量增加,供应品种齐全,供应品质优良,都为农作物产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逐步走向合理、经济、高效的施肥方法,即根据土壤、作物、品种确定施肥,改变过去一次性播种施肥为“种肥、...
第五节 良种繁育
第五节 良种繁育1992年,农场强化种子生产管理,上马了小线加工设备,为种子“四化一供”奠定了基础。为克服种子“杂、多、乱”现象,农场种子公司采取经营由种子公司负责,生产用种采取建立良种繁育一级和二级良种,先后确定二十五队为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十八队、科研站(现八队)为玉米制种基地;二队、二十六队为水...
第六节 植物保护
第六节 植物保护一、作物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通过合理轮作、药剂拌种和叶面防治,小麦根腐病、散黑穗、大豆根腐病灰斑病、玉米黑粉病、大斑病,均无明显危害,只有小麦赤霉病在花期或收获期遇到阴雨天有不同程度发生,尤其是早熟品种,如龙麦11、龙麦19等极为严重,严重地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1990...
第七节 农业技术推广
第七节 农业技术推广1986~1990年间,农业技术推广主要以原垄卡种、航化作业、种子药剂处理和水稻旱育稀植等为主,除了水稻旱育稀植,由于技术水平掌握程度不高而其效益不太显著外,其它均属常规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 1990~1995年,在坚持常规技术的应用外,由于“三移两膜”技术和旱田作物衣剂的推...
第八节 产业结构调整
第八节 产业结构调整1986~1994年种植业结构基本不变,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粮食增产幅度不大。 1995年,在以粮为主,提高单产促进效益的前提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稳麦是基础,大力发展玉米、水稻,在高产上下功夫,在优质上作文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粮食生...
第九节 种植业的管理
第九节 种植业的管理90年代初期,在计划经济下,种植业的管理主要是行政领导和业务上的指导,定期召开农业生产现场会、定标会、电话会议等,进行督促管理。随着经营体制的改革,家庭农场承包形式的不断深入,这种管理体制已不再适应农业生产的要求。1997年农场出台了《共青农场农业、农机、水利、种子管理的通告》,...
第十节 农业生产发展概况
第十节 农业生产发展概况农场农业生产发展的总趋势是在不断扩大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改革传统的耕作制度,向以耙茬深松、原垄卡种的少耕、免耕法过渡,由高耗向低耗、节能转变。加强植物保护工作,调整作物布局,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向标准化、质量效益农业迈进。 1986~...
第十一节 自然灾害
第十一节 自然灾害农场主要自然灾害除病、虫、草外,还有涝、旱、低温、风、雹、霜冻等,各种灾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甚至多灾并发,其中以旱、涝、雹灾危害最大,尤以涝灾为甚。 自1986年以来,不同程度、不同季节的旱涝灾害年年发生,酿成重灾的有1991年、1992年、1994年、1995年、1997...
第一节 概况
第二章 农机第一节 概况1986~2000年,农机标准化工作得到较快的发展。以兴办规范化职工家庭农场为契机,农场出台政策,鼓励、扶持职工购买农机具。农场的农机具转卖给职工,使农机具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得到了有机的结合,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职工成为农场机具更新发展的投资主体,加快了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
第二节 农机具状况
第二节 农机具状况1985年,全场拥有履带式拖拉机201台,轮式拖拉机163台,收获机自走式133台,牵引式121台,农机具1672台套。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化家庭农场逐步的完善,农业机械和农机人员的不断增加,农场也发展成农业机械化较强的大型机械化国营农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农业生产...
第三节 农机具转让
第三节 农机具转让1984年,试办家庭农场后,农机具转让给职工(三个机械化点除外),转让款按转让价值分3~5年还清。全场共转让链轨拖拉机163台,轮式拖拉机86台,联合收割机102台,小四轮手扶67台,农机具887台件。总价值为607.10万元。 1986~1990年,农场收回农机转让款530万元...
第四节 农机标准化管理
第四节 农机标准化管理1986年以来,在兴办职工家庭农场的初期,部分职工购买农机具后,因没有从事过农机的经营工作,又没有受过农机培训,标准化意识淡薄,农时观念差,生产队管理人员以包代管现象普遍,农机基础设施失于维修管理,农机标准化措施难以全面落实;部分有机户掠夺性的使用农机具,不按时进行维护与修理,...
第五节 农机具更新
第五节 农机具更新随着农场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适应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的农机技术的要求,1986~2000年期间,农机具的更新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机具的更新系数保持在06~067之间。 1987年,农场购进各种农业机械38台。 1989~1991年,牵引式收获机被淘汰,新进JL1065收获...
第六节 农机具改装
第六节 农机具改装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有的农机具部分已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为解决生产的急需和提高生产力,农场加强了农机具的革新与改装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986~1989年,由农场机械修配厂为E512、东风90收获机生产的锤片式秸秆粉碎抛撒器30余台,机械厂通过外协,解决...
第七节 农机耕作制度
第七节 农机耕作制度在农场的经济发展中,农业生产中的农机耕作制度随着农场种植业调整、市场的需求进行逐步的调整和操作,总体变化不大,仍以犁耕为主,辅以原垄卡种,深松耙茬技术,向少耕、免耕过渡,由高耗向低耗节能转变。翻耕仍是基础性的作业,逐年扩大秋翻地面积,减少春翻。1998年耕地基本上达到了黑色越冬。...
«
1
2
...
6938
6939
6940
6941
6942
6943
694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