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六节 农机更新
第六节 农机更新 第六节 农机更新 1995年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变化,机具的性能发生了变化,因水田大量的开发,机具从单一的旱田机械变为水旱两用机械。 农场更新部分主要机具表 (1995~2005年...
第七节 农机监理
第七节 农机监理 第七节 农机监理 一、机 构 根据农总机字〔1985〕9号文件精神和管局农机安全监理会议精神,1985年4月正式成立黑龙江省红旗岭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所。农机科和农机监理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所长由农机科科长兼任,监理员由农机科工作人员兼任...
第八节 晒场机械化
第八节 晒场机械化 第八节 晒场机械化 建场25年中,前15年都处于肩抬手装背扛的状态中,农工要扛着85公斤的麻袋上6~7米高的跳板入粮囤,装车、集、摊、晒、检斤等作业,全靠人海战术,每到收获季节,工人要从天亮干到天黑。坚持12个小时的繁重体力劳动,有时遇到阵...
第九节 机务人员培训
第九节 机务人员培训 第九节 机务人员培训 建场以来,农场一直十分重视技术培训工作,每年都要举办冬训班,进行农机理论学习,使一批又一批外行变成了农机队伍的技术骨干,使农业机械的使用、保养和农机运用技术逐步提高,形成了一支懂理论、会操作、精管理的实力雄厚的农机专业队...
章下序
第三章 水利章下序 红旗岭农场的河流属乌苏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挠力河、七里沁河、越岭河、大牙克河。场内水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水资源总量11.03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91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0.12亿立方米。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年平均分配不均匀,加上耕地又多处于低湿易涝地区,...
第一节 机构
第一节 机构 第一节 机 构 1958~1969年,八五三农场五分场生产办公室,设水利技术岗位,訾书贤任技术员,负责水利设计,由分场统一组织施工。 1969~1974年,团水利工作归计划股负责,股长赵长青;水利技术员亢庭珍、孙柏林,测绘员门一珍、耿广军。...
第二节 防洪工程
第二节 防洪工程 第二节 防洪工程 流经红旗岭农场的河流有4条,沿岸有大片的低洼易涝地,为防御洪水的危害,农场在4条河流两岸按规划设计修建了防洪堤。截至2005年,建成堤防有挠力河防洪堤、七里沁河防洪堤、越岭河防洪堤和大牙克河防洪堤,总长度125.17公里,保...
第三节 蓄水工程
第三节 蓄水工程 第三节 蓄水工程 一、第一管理区第一作业站水库 第一管理区第一作业站水库属于小Ⅱ型水库,位于农场东风岭南,沿宝饶公路 3公里、往东 1公里的山谷内。该水库曾在1958年无设计的情况下,草率修建,坝堤未成,基底未清,修成堤坝平均高达一米,坝...
第四节 排水工程
第四节 排水工程 第四节 排水工程 建场以来,在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方面,以农场水利规划为依据,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踏察、测量、设计、施工,在上级党委和农场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战,至2005年农场基本上解决了截住山水、挡住外水、排...
第五节 引水工程
第五节 引水工程 第五节 引水工程 农场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内有七里沁河,外有越岭河、挠力河界河,平原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山区水库较多,对农田灌溉用水十分有利。由于农场建场初期以截山水排内水为主,近14年来,主要以治涝、防洪为主,适当地逐步考虑农田灌溉。1974...
第六节 开发水田水利工程
第六节 开发水田水利工程 第六节 开发水田水利工程 20世纪90年代农场大力开发水田,以稻治涝,生物治水,发展灌溉农业, 1996年,农场种植业调整旱改水面积 5 000亩利用老红旗渠灌水。为扩大水田面积,全年完成水利投资1 498.2 万元,完成土石方215...
第七节 水土保持
第七节 水土保持 第七节 水土保持 农场大部分土地在完达山与挠力河之间的冲积平原上,总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全场山区占总面积的 19%,丘陵占14%,平均坡度为1/20~1/200,平原占67%,平原坡降为1/7 000左右。地面海拔高程为53.0~333米之...
第八节 防汛抗旱
第八节 防汛抗旱 第八节 防汛抗旱 一、防 汛 红旗岭农场场区的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场内有 4条河流:挠力河、越岭河、七里沁河及大牙克河。七里沁河横贯全场注入挠力河,场区有一部分是山区和山谷水线,海拔在68~600米之间;有一部分为平原及岗坡,海拔在53...
第九节 水利投入
第九节 水利投入 第九节 水利投入 建场初期,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几乎全部都是农场自筹,每年农场都会组织不同规模的义务工水利大会战,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全场投工投劳努力奋战,并取得了很大的收效。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农场水利建设大发展时期,防...
第十节 专业技术队伍
第十节 专业技术队伍 第十节 专业技术队伍 根据总局、管局文件精神,1987年农场成立了水利工程管理站。站为队级单位,设在水利科,业务上属水利科领导,编制3人。站长:孙建华。 一、水利机械施工队伍 在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只有一个水利专业连队,主要工作是完成以水...
«
1
2
...
7176
7177
7178
7179
7180
7181
718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