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七节 缝纫
第七节 缝纫 1971年,家属连组织了一个缝纫组,先后有40余人(均为临时工)参加这个组劳动,农场(团)办公室(管理股)委派一名职工负责服装剪裁。主要加工各式服装、职工的劳保工作服,棉手套、车辆保温被、汽车座垫套等。兵团时期也曾为青年单身职工缝补衣裤翻新棉衣等。 至1983年,农场有集体缝纫组...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七章 集体经济第一节 发展概况 1969年,干部、职工的家陆续搬来后,家属积极要求参加劳动。党委根据家属的要求,结合新建场(团)劳力不足的实际情况,于同年11月份,将团直各单位可以参加劳动的20多名家属集中起来,成立了家属排,由蔡继琴任排长。生产连队的家属就在本单位参加劳动。 1970年团...
第二节 生产与分配
第二节 生产与分配 1969年至1973年团直家属连主要是种菜和经营副业,为集体所有制经济。年出勤在120—200天左右,除1973年平均日收入0.60元外,其它年份平均日收入1.25元。生产连队家属要是参加连队劳动,支付给临时工工资。 1974年至1980年,凡参加家属连、排的家属临时工,每...
第三节 管理机构
第三节 管理机构 1969年至1977年,团直家属连由团管理股管理,生产连队家属排由各单位支部管理,业务上由六十二团分口管理。 1978年至1980年,场直家属队由农场办公室管理,直属单位和生产队家属排由所在单位支部管理。 1981年至1982年,根据总局指示,为加强对集体企业的领导,增设了...
第一节 概况
第八章 水利第一节 概况 建场15年来,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水利工程设施也初具规模,为农场农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场地处挠力河,别拉洪河之间,大多数地块低平易涝,两条天然河道的存在,为农场内水的排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上挠一排干、二排干、三排干、四排干、五排干六排干、七排干、八排干和洪...
第二节 组织机构
第二节 组织机构 1968年12月——1969年8月,水利工作由团生产组领导。霍玉林为负责人,有两人具体作水利勘测、设计工作。 1969年9月——1977年3月,生产组改制为计划股,刘贵高任股长,金洪义任副股长。先后有6人为水利工程测量员。 1977年3月——1981年10月,水利工作由基建...
第三节 水利队伍
第三节 水利队伍 农场的水利施工由水利队与桥队负责。 一、水利队 建团初期,水利工程(包括排水工程、灌溉工程及小型水工建筑物)及修建道路,大部分均由水利排施工(有部分人工会战工程)。当时只有3台东方红一60型推土机,有推土机手9人,崔执如负责水利排工作。 1971年以后,随着水利工程量的增...
第四节 水利工程
第四节 水利工程 一、排涝工程 农场的农田水利建设是以排涝工程建设为主。十五年来,共开挖干渠17条;支渠52条,总延长268公里,总土方量291.2万立方米,总投资142.9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6.9万元世界银行贷款32.84万元;农场自筹3.2万元)。这些排涝工程为农场大面积土地的解放、...
第五节 水利资源
第五节 水利资源 一、水系: 农场两条河流(即挠力河、别拉洪河),十五年来,基本上未被利用。其特征值见下表:河流特征表 二、地表水资源: 农场平均降水量为532.2毫米,年际变化大,1981年降水814毫米,1982年降水量为270.4毫米。降水在年内分配也不均,一般多集中在7—9月份,占...
第六节 水利效益
第六节 水利效益 水利事业是农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截至1983年我场搞的水利工程实际配套的只占应配套工程的10%,尽管配套工程不多,但这些工程为我场排除内涝,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实证明,排涝是稳产、高产的基础,通过系统排水的地块在一般年份粮豆单产可比治涝前提高30...
第一节 概况
第九章 建筑第一节 概况 1968年12月25日,一支由20几人组成的工程连开进了抚远荒原。这支队伍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红卫团建筑队伍的中坚。 1969年,成立了营房股,工程连(基建队)也由20几人发展到150多人。营房股负责全团房屋设计与施工管理,工程连主要担负团部的基本建设施工和全团的木...
第二节 房屋建设发展
第二节 房屋建设发展 房屋建设是随着农场经营成果的逐步好转而发展的。建场15年来房屋建设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0年10月前),开发抚远第六领导小组,在王电源和罗忠轩二位组长的领导和直接指挥下,进行农场建设。进点后的最大难题是住房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干部、职工群策群力,动脑筋、想...
第三节 机械设备
第三节 机械设备 建团初期,工程连在建筑施工中没有机械设备,人工劳动强度大。 1972年,基建战线上的干部,战士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动脑筋、想办法,自己动手制作了200公升沙浆搅拌机两台。1974年,又制作卷扬机两台解决了当时建筑施工中的当务之急促进了房屋建设速度。 随着农业生产建...
第四节 建筑设计
第四节 建筑设计 农场基建科(营房股)是农场房屋设计,施工管理的职能部门。建场15年来,完成各类房屋设计18万平方米。这些建筑有工业、厂房;农林、牧用房;公共建筑商业服务;文教卫生及居民住宅。还参加了俱乐部、医院等中型混合结构房屋的部分设计(中小学教学楼为管局设计,俱乐部、医院工程一部分由管局设...
第五节 建筑工程
第五节 建筑工程 1970年——1980年兴建了招待所(含机关办公室),种子试验楼、中小学校、粮油加工厂、修配厂、变电所、商店、副食品加工厂。同时还建造了一定数量的砖瓦结构的民用住宅。 1980年——1983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场区建设,除建筑居民住房外,还建了大型的俱乐部、职工医院、浴池、职业...
«
1
2
...
7272
7273
7274
7275
7276
7277
727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