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野生植物资源
第二节 野生植物资源 一、野生草 三棱草、靰鞡草、茅草、芸香草、油包草、艾草、蒿子、狼尾草、扁担草、香草、茜草、秋红草、小青草、星星草、灯芯草、猫眼草、万年松草、羊草(碱草)等。 二、野生中草药材 防风、艾蒿、龙胆草、车前子、益母草、狼毒、大黄、甜甘草、地丁、荆芥。柴胡、知母、地榆、百合、...
第三节 野生动物资源
第三节 野生动物资源 兽 类 狼、狐狸、黄鼠狼、貉子、山兔、田鼠等。 鸟 类 麻雀、鹊雀、野雉、乌鸦、猫头鹰、鹞鹰、蝙蝠、白鹰、鸿雁、野鸭、小燕、大雁、红马料、蓝腚刚、青头楞、烙天背、三道眉、柳树叶、蚂蚁鸟、揣鸡、苏雀、铁雀、黄山雀、黄豆办、鹤鹑、啄木鸟、蜡子、百灵、黄雀、画眉、娇凤等...
第八章 自然灾害
第八章 自然灾害 县境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风灾、冰雹、霜冻、内涝、虫灾。 旱 灾 有十年九旱之说,实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受旱灾面积都在15万亩至50万亩之间,特大旱灾达60万亩至100万亩之间。1949年旱灾面积27万亩,减产4成。1954年 5月连续发生旱情,据6月3日统计,全县...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第三篇 农业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解放前,土地及其它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大部分集中在地主、富农手里。地主、富农所有土地占65%,贫农只占有10%左右,中农占有 20%左右。地主、富农通过雇佣农工或出租土地、放高利...
第二节 土地改革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946年 5月18日,肇州县政府宣布“开拓地”归无地农民所有。届时在区村联合会和农会组织下,全县开展了减租减息工作。减少地租25%,时称“二五”减租减息。1946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
第三节 互助组
第三节 互助组 1949年,全县农村组成了5,395个劳动互助组,互助组是坚持“人合心,马合套,自愿互利”的原则,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互助组分为三种形式:临时组、季节组、常年组。每户的所得由自己土地的产量,所占有的牲畜、...
第四节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四节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开始由常年组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初级社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全县第一个初级社是由四区农兴村傅景才首先带头办起来的。到1954年春耕前,已建立初级社93个,农户达1,983户,占全县总农户的6....
第五节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五节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2月,在初级社基础上,全县又办起了122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高级社),参加农户达28,616户,占农户的91%。高级社是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社员土地无代价的转入集体所有;社员的耕畜、大农具作价转为集体...
第六节 人民公社
第六节 人民公社 1958年 9月上旬,全县掀起了人民公社化高潮,于是以乡为单位成立了16个人民公社。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组织。1961年以前,公社下辖管理区,后改叫生产大队,以大队为核算单位,生产由大队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社员以大队为...
第七节 家庭联产承包
第七节 家庭联产承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1983年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承包的有1,281个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92.8%;实行承包到组的有22个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 1.6%,实行统一经营,联产到劳的有78个生产...
第二章 种植业
第二章 种植业 肇州县的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辅以经济作物和蔬菜生产。解放后,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优良品种的引进,耕作制度的改革,植物保护的加强,经营管理的逐步完善,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种植业有了很大发展。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80%至90%。向国家提交商品粮逐年增加, 19...
第一节 土地开发
第一节 土地开发 土地开发始于元朝。元贞元年(1295年)建立肇州屯田万户府,有不鲁古赤 220户,水达达80户,归附军 300户,续增渐丁52户。在此开垦土地,以后荒芜,直至清朝重新垦荒开放。大致经过了 3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自...
第二节 作物
第二节 作物 解放前,农作物以高粱、谷子、玉米为大宗,大豆、小麦次之,大麦、荞麦、燕麦,吉豆、黍稗、苏子、青麻、线麻、蓖麻等又次之。解放后,作物种植结构发生很大变化,1985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75,600亩,其中粮豆薯面积为1...
第三节 耕作制度
第三节 耕作制度 农业耕作制度改革,从开发初期到1985年可分为3个时期: 一、旧耕作制度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主要农具是木制弯勾犁和垄作,耕作方法为一扣二谷子的3年轮作制。施肥为3年一茬底粪,3年耕翻1次。垄作裁培,增加土壤表...
第四节 栽培技术
第四节 栽培技术 一、谷子(糜子)平播高产栽培技术。1949年—1978年,30年平均亩产 125.5斤。1961年谷子亩产只有 82斤,1979年为摘掉谷子低产帽子,改进了栽培方法,由过去 种逐渐改为垄上3刀(条种)和15公分、30公分、70公分 6条机械平播,加上选用良种、双肥下地,合理密...
«
1
2
...
11646
11647
11648
11649
11650
11651
1165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