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章 科技引进与试验
第二章 科技引进与试验 根据嘉荫县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特点,多年来科学技术引进和试验,主要为农业增产增收,兼抓理、工、医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推广。
第一节 引进推广
第一节 引进推广 一、农业 1966年以前,主要围绕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组织和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结合,通过种试验田和组织参观,引进推广先进技术,改革落后的耕作方法:小麦逐步改垄作为机械平播,由稀植变密植,并推广了交叉播种,亩下种量由原来的20斤左右增加到30多斤,亩...
第二节 试验研究
第二节 试验研究 一、农机具改革试验 县农机管理站和修配厂,从1970年开始,针对农业机械逐年增多,机引农具严重不足的新情况,着重抓了机引配套农具的研制,在赵忠孝、李士明、隋明义等技术人员带领下,先后试制成功了饲料粉碎机、大豆疏苗机、玉米掩种机、颗粒肥机、深松铲、大豆低茬收割机;改装了七...
第三章 科技管理
第三章 科技管理 1959年是科委建立初期,主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科学普及和新技术、经验的引进、推广等工作。1970年后,逐步开展对科研项目、科技经费、科技人员、科技情报的管理工作。
第一节 项目管理
第一节 项目管理 每年年初,是科委根据省、市下达的科研江务和本县情况,会同各有关部门共同协商编制科研项目计划;计划下达后,协助承担科研项目单位或个人,研究制定课题设计任务书和实施计划,落实所需资金、物资,解决遇到的问题;重要科研项目,组织各有关部门共同攻关。 1979-1985年期间,...
第二节 资金管理
第二节 资金管理 1972年后,省、市每年下拨给县财政的事业经费都有科技经费招标,由县科委掌握使用。据县科委1984年6月填报的《科技砍块经费使用情况调查表》记载:1979-1983年,省、市共拨给科技经费7·7万元,下达科研项目20项,县落实完成19项,投放或补助经贸72100元1984、...
第三节 人员管理
第三节 人员管理 1979年,根椐省、市科技部门要求,县科委对全县科技干部进行全面调查,编制科技干部明细表,建立科技干部名册和技术档案,开始对科技干部实行按季度统计上报。 1980年,按照国务院《关于科技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的精神和各部门的要求,逐步开始对技术干部进行技术职称套改、晋...
第四节 情报管理
第四节 情报管理 县科委从1980年开始设科技资料室,订有全国各地报刊40余种,搜集各方面贸料300余种,建立情报关系单位180多个。1985年向县内各单位、各乡提供经济信息72条,印发科技资料486份,进行科技咨询693人次,组织筹办企业、资源开发科学论证会6次,学术报告会1次。由县科委、...
第一节 计量
第四章 标准计量第一节 计量 一、计量器具 建国前,县内计量单位十分混乱,器具多样。民国期间“地方之农商团体所用度量衡器均适用俄制”。①长度单位,有俄制铁尺(阿尔新),16俄寸为1俄尺,每尺合71·12厘米,约合裁尺2·05尺;裁尺,有分、寸、尺、丈,10寸为1尺,1尺合34·7厘米...
第二节 标准化
第二节 标准化 建国后县内的标准化工作虽然逐步有所开展,但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不能适应发展生产的需要。1980年配备2名专职标准化管理人员,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和上级有关产品标准规定,才逐步有所加强。1981年县标准计量科举办3期标准化知识学习班,参加学习108人;各企业普遍配...
第三节 管理机构
第三节 管理机构 民国时期,计量器具的使用处于自由状态,后期由商会会长(主席)兼管。 日伪时期,由兴农合作社购销系管理计量事务,并兼营计量器具,私人商店不准经销。1941年夏季新京(长春)计量检定人员来县进行1次计量器具检定和维修。 建国后,从1953年开始,计量工作由工商科代管...
第一节 观测和预报
第五章 气象第一节 观测和预报 嘉荫县气象站位于朝阳镇内,地理座标东经130度24’,北纬48度53’,观测场海拔高度90·2米,地面观测场面积625平方米。 1958年10月建站,承担观测云优、云量、能见度、风向、风速、降水量、气压、蒸发、地温、空气温度和湿度、积雪深度和密度、冻土...
第二节 气象机构
第二节 气象机构 嘉荫县于1958年开始建气侯站,隶属农业科,设编制1人。1959年改气象站,人员编制增加到3人。1960年气象站与水文站合并,成立水文气象中心站,下属单位有嘉前河水文站、东风水文站、敬业水文站。 1962年气象与水文又分别设置,三权上收,行政仍隶属县农业科。1967年...
第十九篇 文化
第十九篇 文化 建国前,县内既无文化事业单位,也没有艺术团体,只是夏季开江期间外地戏班子有时来金矿地区流动演出。日伪统治时,虽然有时有点文化活动,但只对其军、政、警、宪人员开放,普通群众很难参予。 1947年全县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逐步组织群众开展业余文化活动,如学文化,教唱革命歌曲,逢年过...
第一节 文化馆、站
第一章 文化事业第一节 文化馆、站 1954年6月,县建立文化站,设编制1人,开始有计划地组织群众进行文化活动。1956年5月,县文化站改为文化馆,编制增加到3人,设置了图书报刊阅览室。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朝阳、东风(稻田)、和平(保兴)3个人民公社均建立综合性群众业余文化...
«
1
2
...
11707
11708
11709
11710
11711
11712
1171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