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县内体育竞赛
第三章 体育竞赛第一节 县内体育竞赛 全县在50年代共开过二次运动会;其中一次秋季运动会,两次全县田径运动会,两次职工运动会。60年年仅开这一次职工运动会。1971年后,县镇内中小学和各公社中学、中心校多数年份“六·一”前后都召开校内田径运动会,每隔五年举行1次全县运动会,中间年份举行全县...
第二节 参加省、市体育竞赛
第二节 参加省、市体育竞赛 1966年以前,个别年份曾派代表参加过省和黑河地区的体育比赛,因成绩不佳,均未留下记录材料。 1970年划归伊春地区(市)管辖后,参加省市体育竞赛的次数逐渐增多,比赛成绩也不断提高。1971年县中小学生少年冰球队参加伊春地区冰球比赛,获得亚军、1972年县一...
第一章 人物传
第二十二篇 人物第一章 人物传 焦文珩 焦文珩,别号宝善,山东掖县人。生于1881年,卒于1929年。 宝善10岁省体离乡,流落到北大荒,曾先后在黑河及俄国境内经商,远抵海山崴、请末定居在乌云地面温河镇。、_。 民国7年(1918年),焦庆举家迁居常家屯,经营商号“复昌厚”,民国...
第二章 革命烈士表
第二章 革命烈士表 本表所列革命烈士包括三部分:一、解放战争时期牺牲在佛山、乌云两县的烈士;二、省民政厅印发的《嘉荫县烈士英名录》;三、建国后在嘉荫公牺牲的烈士。由于查无资料,在解放和保卫佛山的战斗中牺牲的104名烈士的姓名尚未完全查清,故列入此表内的“解放战争时期牺牲在佛山、乌云两县的烈士”...
第一节 模范人物
第三章 人物简介第一节 模范人物 韩金玉 1915年生于旧城(原名温河镇)一个中农家庭,初小文化。1947年任旧城村武装委员,1948年入党。1950年以后,先后任逊克县委农工部干事、乌云区委组织委员、河沿乡党委书记、雪水温渔场党支部书记、乌云公社市场管理所负责人、电厂厂长,供销社副...
第二节 嘉荫籍副师级(市)以上干部和专家学者名录
第二节 嘉荫籍副师级(市)以上干部和专家学者名录 戴资明 女,汉族,1930年出生在乌云镇一个中农家庭,初中文化。1947年无月参加工作,1950年3月入党。历任逊克县工作队队员,黑河军区司令部文书,爱辉县张地营子区妇联主任,黑河专署第一办公室主任,驻北安农校工作队指导员。黑河地区妇联...
第一节 农民生活
第二十三篇 社会第一章 生活第一节 农民生活 一、民国时期的农民生活 民国期间,乌、佛两县人口“农猎为多,工商次之,教育又次之”,①农民也不专事垦殖,他们大都冬打烧柴,夏秋采木耳,冬春狩猎,副业收入往往高于种植业,而且没有内地农民那种对于地主的依附关系。因荒原极多,租佃关系异常松散...
第二节 采金工人生活
第二节 采金工人生活 一、日伪统治下的采金工人生活 乌拉嘎金矿自1939年开采到1943年封沟,5年间日本帝国主义掠夺黄金10万余两,工人死于枪杀、毒打、饥饿、事故、“瘟疫”达2000多人。当时的采金工人大多数是日本采金株式会社通过“劳工协会”设在各地的“劳工招集所”骗来的城市贫民、破...
第三节 职工生活
第三节 职工生活 民国时期。县行等级森严,薪俸差别极大。如民国5年(1916年)乌云没治局没治员月俸大洋140元,科员50元,翻译50元,一等在员84元。二等雇员22元,三等雇员20元,役夫仅10元。到民国20年,随着物价上涨。县长月俸大洋240元,科长80元,科员40元;雇员一律20元.役...
第二章 习俗
第二章 习俗 嘉荫县的汉族人口,大多数是民国以后陆续从山东省迁入的,他们把本地风俗习惯也带到边疆。旧城、乌云镇、常家屯的汉族大都来自黄县、掖县、招远县;朝阳镇、保兴一带的汉族原籍多在临沂县、艺县、泰安县。人们过去把前者称西三府,后者称东三府。摇传,西三府多商贾,生活较富裕,礼节也多;东三府多农...
第一节 衣
第一节 衣 一、汉族 建国前,乌、佛两县汉族服饰与省内县份略同。只是地处高寒,具有浓厚的北疆特色:冬季上衣多以皮代棉,民国和伪满初期,成年男人冬夏多穿对大襟布衣,妇女则穿带大襟上衣,下衣均上裤腰。男女友多黑、灰色。伪满后期,由于人民生活极端贫困,上好的穿出荷粮配给花布(男人穿均用灰染)...
第二节 食
第二节 食 一、汉族 民国与伪满初期,乌、佛两县城镇居民主食以面粉为主,玉米面次之;乡村居民主食则以玉米面为主,“面粉次之。无论城乡,小米都很少。大米除乌云县有少数朝鲜族人种水稻,汉族和他们以面换米外,均很少食用。白面以馒头为主,玉米面的吃法黄掖县人贴大饼子,临沂、泰安县人刮煎饼,河北...
第三节 住
第三节 住 一、汉族 建国前,乌、佛两县居民住宅有三种样式:乌云县多草泥墙,草盖;朝阳镇一带多烧柴墙,草盖;开拓民或单身汉聚居的屋舍都是“马架子”,一头开门,两侧无窗,光线很暗。乌云县产白土,多数人家室内刷白色;朝阳镇多用黄泥拔后称白纸。民国与伪满初期门窗均糊麻纸,刷豆油或麻油。伪满中...
第四节 行
第四节 行 一、汉族 1964年以前,人们远足除步行外,只有爬犁、车、船3种交通工具。爬犁是仿俄式的,以两根小径木为竖乘,数很短水横连成长方形,前头翘起,有两根斜伸出的爬犁翅子,再用两根木杆做辕。役牛、马架驶。 车的构造直到1957年还是比较原始的,木棚、木轴、铁箍木轮。后来逐渐...
第五节 婚俗
第五节 婚俗 一、汉族 建国前,乌、佛两县男女性比例差一直很大,在本地结婚的很少。朝阳镇民国时期每年不过三五家,伪满时也只十来家。乌云镇虽较朝阳镇繁华,但每年也多在十家左右。赤贫人家的婚礼很简单,既无财礼,也不举行仪式,双方父母商定,选个吉日,女的开脸,男女换件新衣,双双拜过灶王,婚礼...
«
1
2
...
11710
11711
11712
11713
11714
11715
1171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