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电视
第三节 电视 县电视台隶属县广播科。1976年,在南公园西侧建成一座50瓦电视差转台,由于没有信号未开展转播业务。1981年,经省转报中央广播事业局同意,由县自筹资金27万元建成输出功率1000瓦的电视转播台,使用十二频道转播中央电视台电视节日。1982年8月16日,讷河电视台采用录象过渡办...
第一节 古化石遗址
第四章 文物古迹第一节 古化石遗址 县境内地下埋藏着大量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1958年,修筑卫星运河时,在讷南至鲁民区中段挖掘出一颗长2米的猛犸象门齿。1959年,在县城西门外路北县蔬菜公司院内挖菜窖时,挖出一颗长2米的猛犸象门齿。...
第二节 石器遗址
第二节 石器遗址 清和屯遗址 位于清和乡光明村清和屯北部山顶上。石器形状较大,不规整,均属单向打制加工。其中一件似大型石核刮器,底平为原破裂石面,背突,经过明显打制加工。其他石器一般长为9厘米,厚3厘米左右。除大型打制石器外,还有一些...
第三节 古城遗址
第三节 古城遗址 恒地营古城 位于今恒地营车站北1华里处,齐嫩铁路从中南北穿过。遗址呈正方形,四边城墙各约200米(其中西城墙保存较好,残高1.1米左右,坡长4.1米),东、西城墙正中有马面1处,角楼遗址清晰可辨,西南角楼又外接长约201米短墙1堵。残垣断面尚有五层黑土坯,坯厚约10厘米,...
第四节 古墓葬
第四节 古墓葬 威远将军古墓位于清和乡光明村都尔奔钦电东北约1公里处。据墓碑碑文记载,死者为都博浅扎兰镶黄旗达斡尔族鄂嫩氏,生前历任头等侍卫、副都统、虎枪总领等职,世袭云骑尉,因功曾获巴图鲁勇号,死后封威远将军(正一品)。威远将军墓为其子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原有青砖护院(东西墙长2...
第五节 文物
第五节 文物 朵颜卫左千户所百户印 清嘉庆五年(1800年)在布特哈总管衙门驻地宜卧奇后屯出土。印的正面汉书九叠篆文“朵颜卫左千户所百户颖,“礼部造”,洪武二十二年五月口日”,侧刻:“颜字二号”。印面方形,直钮。 明洪武二十二年,元朝宗室辽王阿里失礼率朵颜元帅各部“表服来朝,愿服藩职...
第一节 人民公园
第五章 风景名胜第一节 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在县城南1华里之公路东侧。民国4年(1915年),县公署清丈时划留公园基址,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80米,因财力不足未建修。民国19年(1930年)夏,县长崔福坤召集工商各界捐款建修公园。置大门于西...
第二节 引嫩渠首
第二节 引嫩渠首 引嫩渠首 位于拉哈镇西北4公里处。国家为满足大庆油田采油用水和灌溉农田的需要,于1972年9月开工,1976年8月完成了黑龙江省北部引嫩工程。这项工程不但有益于水利事业的发展,造福人民,而且也是讷河县人民的1处游览休...
第十七篇 教育
第十七篇 教育 清代,境内教育由民间私塾发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始有官办教育。当时少数民族官办学堂先于和多于汉族学堂,满、汉文字齐教,由私塾教学内容起始,以后逐渐改良。学校随居民点布局,多在山边水边路边。 民国时期,败学堂为学校。学制逐渐合理,增加了自然科学和体育、手工等教学内...
第一节 私塾教育
第一章 各类教育第一节 私塾教育 讷河县自清末始有私塾,统称塾馆。馆式有二:一是由地主或士绅招聘塾师以教授自家子弟为主,兼收亲友子弟的家塾,亦称东馆;一是由塾师自办的私塾,招收附近学童,由入学蒙童家长按议定数交付现金或实物以充学...
第二节 幼儿教育
第二节 幼儿教育 1952年县政府建立县直机关幼儿园(地址在东北二道街路北),有混合班1个,为县内幼儿教育之始。1956年讷河镇第一小学办起幼儿园。1958年全县办起幼儿园、托儿所20余所,入园幼儿2000余名。县直机关幼儿园发展到大、中、小3个班,幼儿130名。商业系统在县城东北街创办幼儿...
第三节 小学教育
第三节 小学教育 清末,在“戊戍变法”的影响下,东布特哈总管陈福龄“以振兴教育是为维新第一要政”(《宦海伏波大事记》),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利用东布特哈衙署文案处房舍创办学堂。因打牲人虽经多方劝勉,但无人送子弟上学,暂从东布特哈衙署挑选9名当差人(皆为达斡尔、鄂温克族青年)充...
第四节 中学教育
第四节 中学教育 伪康德7年(1940年)2月,日伪在县城北大街路西(今农机公司院内)设立龙江省立讷河农业学校,旨在培养初懂农业技术的管理人员供其驱使。10月,校址迁至东门外路北(今讷河一中后院)。第二年3月,该校升格为龙江省立讷河国民高等学校,为县内第一所普通中学。学制由6年改为4年,定为...
第五节 职业教育
第五节 职业教育 师范教育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经黑龙江省提学司呈报,黑龙江巡抚核准,将东布特哈蒙养学堂改为初级师范预备科,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布特哈、墨尔根各屯,时有学生30名,宣统年间裁撤。解放后,1948年在讷河中学附设简易师范班,有学生62名。到1952年师范班增加到7个(其...
第六节 聋哑教育
第六节 聋哑教育 1959年8月,县民政科在县城东南角壕外建立盲聋哑学校,有教师4名,学生15名。1963年校舍扩大至14间,并办起聋哑木工厂,设木工、油画两个车间。学生参加劳动,学习技术,达到残而不废,为就业打基础。1964年改为聋哑学校,不再收盲童。1965年,校园面积扩大,新建校舍13...
«
1
2
...
12166
12167
12168
12169
12170
12171
1217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