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农业
第二章 科技成果第一节 农业 胜利黄沙谷 1953年,由十四区向阳村农民任国有培育成功。具有高产、质佳、抗逆性强等特点,比当时一般品种增产20~30%。 胜利早半月大豆 1977年,由老莱公社胜利大队农业科学试验站任国有培育成...
第二节 林水畜
第二节 林水畜 兴安落叶松育苗当年出圃 县林业科王文超于1980年改进操作规程,在不增加辅助设施的情况下,当年出圃95%,亩产达21万株。 松苗立枯病的防治 县林业科于1980年采用选择土壤,高床作业,雪藏种子,适时早播,合理浇水,药物防治等措施,发病率由25%降低至10~15%。...
第三节 工交
第三节 工交 讷河通用杯耙 县农具科研所王子信,于1973年,在讷河四、五号耔耙的设计基础上,改进设计图纸,创造出可播种小麦、大豆、谷子、高粱的多功能杯耙,被评为嫩江地区优秀科技成果。 超级淀粉 讷河淀粉厂杨延芳等人,采用光学方法漂白马铃薯淀粉,色泽、斑点、灰分、酸度技术指标超过...
第四节 财贸
第四节 财贸 自动付油器 县粮食科李树春于1960年研制成功,提高工效且卫生。 自动售面秤 拉哈粮食管理所于1979年试制成功。精确度相当于60斤的台秤,一人可操纵2台,提高工效1.5倍。在嫩江地区推广使用。 外圆磨辊机 拉哈二粮库李国兴、李树昌、刘凤山等人试制,获县198...
第五节 文 教
第五节 文 教 狗肾移植 县人民医院于1978年两次试验狗肾移植获得成功。给晚期尿毒症患者移植健康的狗肾脏提供了可靠依据。 广播对话机 县广播科科技组于1977年研制成功。传输系统由载波发讯,实线收讯。单路载波机在不架线情况下可增加1对通话路,加原线路可同时4人讲话;三线载波机...
第一节 计量管理
第三章 标准计量第一节 计量管理 1959年,县对衡器和量具实行统一管理。不经计量管理部门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不准使用。1965年,对全县大小衡器视其使用频繁程度规定了检定周期,并定期抽检,保证量值一致,传递统一。“文化大革命”期间...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1959年,县开始对工农业产品进行质量检定。组织生产厂家和用户的负责人、技术员、工人共同参加产品质量检定。农作物良种则通过在试验田试种进行检验。1965年,对工农业产品质量已有了一定的测试手段和鉴别水平,并规定了质量标准,使工业产品质量和农副产品收购等级基本稳定。“文化大...
第十九篇 卫生
第十九篇 卫生 清代,县内卫生条件极差,无医疗机构和设施。居住境内的达斡尔、鄂温克族人民得病多靠民间土方草药,巫医神汉乘机卖假药,跳神弄鬼,愚弄群众,克山并地甲病等地方病时有发生。寒伤、霍乱、天花、痢疾等传染病到处流行,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每遇瘟疫流行,疫区人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村屯败落...
第一节 中医
第一章 医术第一节 中医 民国初年,民间汉医由南荒(呼兰、绥化一带)及奉天(今沈阳)、吉林等地来县内行医,在乡村或集镇挂牌开业。看病者近则登门去清,远则用大车接送,以粮食(小米、黄米、豆包)代替药费。汉医多以草药为主,自采自制...
第二节 西 医
第二节 西 医 民国初年,西医传入县内。一些药商从齐齐哈尔、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等地购置西药及器械在县内销售,主要为解热镇痛、治疗胃肠道疾病及外伤等常用药。由于人民生活贫困,加之西药价格昂贵,销量不大。民国2年(1913年)后,县内药商开始以西药为主建立医院和诊所。至民国19年(193...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1953年,全县组织中西医研究会,号召西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1954年全县组织中医、中药人员和西医300余人成立巡回医疗工作组,赴各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防病治病。中西医同会诊、同开处方,互相协作,治愈多种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为县内中西医结合首开先例。 19...
第一节 医疗机构
第二章 医疗第一节 医疗机构 县第一人民医院 是县内最大的综合性县级医院。担负着全县各乡、镇疾病治疗及医术指导任务,同时收诊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嫩江、甘南等邻县边界地区急重病患者。 该院原为伪康德4年(193...
第二节 医疗器械
第二节 医疗器械 解放前,县立病院设备简陋,器械不全,只能作一些小手术。1950年为省卫生实验县后,国家投资20亿元(东北币)购置器械,装备县卫生院和区卫生所。县卫生院有手提式X光机1台、平压灭菌器1台及一些外科手术器械,能做剖腹产、阑尾炎等小型手j术。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国家每年都向县第一...
第三节 医疗队伍
第三节 医疗队伍 解放前,县内医疗事业落后,卫生技术人员极缺,伪满时期,县立病院从医人员仅有25人。 解放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疗队伍逐年扩大。1949年全县有卫生人员76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2名(西医师8名、中医师25名、医士11名、护士9名、助产士9名)。1949年至19...
第四节 医疗制度
第四节 医疗制度 劳保医疗 1950年,全县在国营企业中实行劳动保险制度,规定职工到单位指定的医院就医,住院费、药费、诊费由单位如数报销。需要去上级医院检查、就医者,必须由县级医疗单位出具诊断书和处理意见,经单位研究批准后到上级医院就医。其医疗住院费、药费、诊费由单位核销,路费、食宿费自理...
«
1
2
...
12168
12169
12170
12171
12172
12173
1217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