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七节 书店
第七节 书店 县新华书店建于1956年3月,店舍为三间草房,位于今县第三百货商店后院。6月正式营业,1名经理,1名会计,1名营业员。 8月,增加1名营业员。店内设备极其简陋。1957年,扩大了门市,增加了设备与编制。1958年,书店在今第一百货商店东侧盖简易二层楼作店舍,建筑面积为255平方...
第八节 文艺团体
第八节 文艺团体 一、业余文工队 1950年,萝北县组织一个“在职机关干部业余文娱工作队”,共有队员69人,其中:县完全小学校学生30人。文工队利用业余时间,配合中心工作、政治运动及节日开展文娱活动。演出的大型剧目有《白毛女》、《钢铁战士》、《小二黑结婚》等。 二、林业宣传队 1953...
第一节 群众文艺
第二章 文化艺术第一节 群众文艺 开展春节群众文艺活动,举行全县文艺汇演是萝北县的传统。每逢节日,如“五·一”、“十·一”,举行全县性群众歌咏活动或诗歌朗诵会。文化馆每年不定期出版文艺刊物《萝北文艺》。为提高群众文艺水平,经常举办各种辅导学习班,如:美术、摄影、书法,并举办其作品展览。...
第二节 文艺创作
第二节 文艺创作 解放初期,有部分青年从事业余文艺创作,但成果不多。大量的业余文艺创作始于1958年。当时广大群众大写诗歌、大画壁画、开展歌舞及大写建场史等活动,出刊36种民歌选集,出版过10种以上的油印文艺刊物,如《兴东文艺》、《激流》、《新延兴》、《萝北歌声》等,涌现出一些有才能的业余作...
第三节 美术摄影书法
第三节 美术摄影书法 1957年建立县文化馆后,只有兼职美术干部,无创作作品。70年代,设专职美术干部,先后多次举办美术学习班,计有寒暑假青少年美术学习班、教师美术辅导班、农村美术字及黑板报辅导班、高考美术辅导班等。通过办班,对全县的美术工作有了较广泛的普及和一定程度的提高。专业美术工作者贺...
第四节 作品选录
第四节 作品选录 一、部分作品目录 县内广大业余作者在建国后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现将部分作品目录列表于下: 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部分作品目录表 表20—6 二、部分作品选录 解放前的文艺作品不多,仅选录兴东兵备道道员、当时人称“吉林三杰”之一的徐...
第一节 报纸
第三章 报纸新闻通讯第一节 报纸 土改运动结束后,曾出版过《萝北生产小报》。1958年,预一师、预七师农场出版过油印小报《农垦战线》和《生产快报》。县场合一以后,又出版了铅字印刷报纸《萝北报》。版面8开,横版。每期2版,个别期增刊为 4版,印有摄影照片。重大新闻出刊号外。该报是中共萝北...
第二节 新闻通讯
第二节 新闻通讯 1947年7月至1948年6月,萝北县向中共合江省委机关报《合江日报》投稿93篇。建国后,各级党委更加重视新闻报道工作。县委宣传部配备了专职新闻(通讯)干事。县广播站配备了编辑、记者;各党委设立通讯组,各支部确定了通讯员,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通讯网。在组织落实的基础上,县委...
第一节 广播
第四章 广播电视第一节 广播 1953年8月,建立县广播站。 1台150瓦的扩音机,没有线路,只有几个喇叭。1954年10月,广播站由肇兴迁至凤翔镇,站舍位于现第三百货商店后院,为当时县书店一侧的一间10平方米的草房。1955年12月16日,广播站由“萝北有线广播站”改为“萝北县有线广...
第二节 电视
第二节 电视 1978年11月,建电视差转台,机器功率为50瓦的黑白电视差转机,发射天线为高25米的双十字形的天线,收2发4(DS— 4)。1979年11月,开始转播,收鹤岗市电视台节目。1981年春节,更新为100瓦的彩色电视差转机,发射天线改为高8米的双环形的天线,差转鹤岗市电视转播台8...
第一节 文物
第五章 文物古迹第一节 文物 一、兴东兵备道云版 云版,系铸铁制成,本为佛教法器,因铸成云彩形而得名。其功用为击之以报时。兴东兵备道云版正面有楷书铭文:“钦命二品衔黑龙江分守绥兰海兵备道松”,背面铭文为“大清龙飞光绪三十有一岁次乙巳仲”。该云版原系绥兰海道之报时器,光绪三十二年该道改...
第二节 抗联活动遗址
第二节 抗联活动遗址 一、抗联被服厂 故址在今莲花乡麻花林子之东、小莲花泡南沿。日伪统治时期,抗联六军五师建被服厂和临时医务所于该地。当时环境险恶,生活艰苦,厂房及工作人员的住宅均为地窨子。解放初期,尚存部分房架,现已垦为耕地。 ...
第三节 古迹
第三节 古迹 萝北县境内,经考古调查,目前仅发现位于团结砖厂的隋末唐初的靺鞨墓地。墓地在砖厂西部一沙漫岗上,北距县城凤翔镇约10公里。1978年发现。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于1983年9月4日~9月15日发掘。发掘墓葬10座,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长1.6~2.8、宽 0.8~1.6米不等,在...
篇下序
第二十一篇 卫生篇下序 解放前的卫生事业比较落后。清末,仅民间有少数游医用中草药和一些偏方行医。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萝北设治兴东兵备道(今太平沟乡兴东村)。当时,萝北地区金矿业较发达,采金人员不断移入定居,随着人口的增多,少数游医陆续来此开店行医。1910年,“兴东道”始建医院1所,房...
第一节 医疗机构
第一章 医疗第一节 医疗机构 新中国成立以后,萝北县的医疗事业发展很快。1949年全县除民间有几家中药铺外,仅有公办卫生所 1处。且设备简陋,医务人员甚少,患者只能门诊,不能住院治疗。1953年开始在卫生院设置病床,以后不断发展,到1985年病床增至 167个,医疗机构及医务人...
«
1
2
...
12841
12842
12843
12844
12845
12846
1284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