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水灾
第一节 水灾 清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呼兰河发大水,两岸人民流离失所。据《黑龙江政务报·实业》载,民国3年(1914年)庆城县“境内河水泛滥成灾,水毁农田280 492亩,田圃18 788亩,合计299 280亩”。据《黑龙江历史大事记》载,民国5年(1916年) 1月15日,黑龙江巡按公...
第二节 旱灾
第二节 旱灾 1950~1985年的36年中,旱灾发生过18年。1964年入春以来,大风少雨,4至5月分 2个月内刮了11天次8级以上的大风,5月份平均降雨仅6.7毫米。全县受灾面积16.14万亩,其中大豆、玉米2种作物达9.84万亩,大豆亩产仅57公斤。1974年,全年总降水量为466.6毫米...
第三节 病虫害
第三节 病虫害 建国后,在有记载的36年中,庆安县发生病虫害的年份为33年,占记载年份的 91.7%,虽程度不同,却几乎年年受灾。 1953年,全县遭受虫灾,成灾面积为 13.2万亩。1960年6月下旬,全县陆续发生了负泥虫、粘虫等虫害,成灾面积为8.05万亩。8月下旬,又发生了稻瘟病,成灾面...
第四节 雹灾
第四节 雹灾 县境南北两端属林区,山地起伏,气温变化急骤,地处中间地带的农业区受冰雹袭击频繁,旧资料记载很少。建国后有记载的36年中,有27年遭受雹灾,占有记载年份的75%。 伪康德 6年(1939年),今新民乡境内遭重大雹灾。北起刘殿奎屯,南至下站王屯,相距十余华里。雹粒大如蛋黄,小如芸豆粒...
第五节 霜冻
第五节 霜冻 建国后,在有记载的36年中,全县农业区有13年遭受不同程度的霜冻灾害。 庆安县各种自然灾害情况表 ...
第六节 风灾
第六节 风灾 建国后,在有记载的36年中,有27年遭受不同程度的风灾,占有记载年份的75%。 1962年5月8日,同乐公社境内刮 9级西南大风。境内的临河、致富、富有、同乐等大队均受害。千余间房草被揭掉,门窗、球架被毁60多件。 1976年5月下旬,连续几天西南大风,风速24米/秒,风力相当...
第一节 县名由来
第二篇 建置第一章 建置沿革第一节 县名由来 庆安县的县名,是由于清窝堡、于清街、余庆街、余庆县和庆城县改称而来的。 清同治二年(1863年),山东的汉族农民于清,携眷从原吉林双城堡(今划归黑龙江省)马家屯来此垦荒种植,筑室定居。渐成村落后,以首垦定居者的姓名定村名,称于清窝堡,继而商贾日...
第二节 政区沿革
第二节 政区沿革 商、周时期(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221年),黑龙江省区域内居住的先民主要有东胡人(分布于今大兴安岭及呼盟一带)、庆安故地为 貊人属地。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夫余族据有余,此地属北夫余辖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至581年),肃慎族之一勿吉族...
第一节 解放前的行政区划
第二章 行政区划第一节 解放前的行政区划 清光绪十一年余庆街设分防经历时,其辖区划为6个地段、4个乡:二道河子以东至铁山包(今铁力县境)为格木克东段,称谓东乡;双银河以东至二道河子一线为格木克西段,称谓南乡;双银河以西至绥化界为南、北长林子两段,统称谓西乡;欧根河以南、以北谓尼尔吉段;欧根河以...
第二节 解放后的行政区划
第二节 解放后的行政区划 1945年11月,庆安县民主政府成立时,辖境内设 9个区:城区、大罗镇区、西梁家区、三道岗区、胡家店区、杨树林区、神树区、铁骊区、田升区。1946年 6月,庆安、铁骊两县分治,至年底,庆安县划为8个区,以数字命名为一至八区。1948年初,全县划为9个区,并将以数字命名的...
第一节 城镇
第三章 城乡概况第一节 城镇 城镇即庆安镇,位于县辖域中部平原上。东与丰收乡接壤,南隔格木克河与新民乡、元宝乡相望,西部和北部与久胜镇毗邻,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设治以来,分别是余庆街分防经历、余庆县、庆城县、庆安县政府驻地。全镇总面积16平方公里。 庆安镇始称于清窝堡,清光绪八年(...
第二节 乡(镇)、村
第二节 乡(镇)、村 一、久 胜 镇 久胜镇位于庆安县城西部和北部,呈东西狭长的长方形。东南隔铁路与丰收乡为邻;南部与庆安镇接壤,并隔格木克河与元宝乡、欢胜乡相望;西北隔呼兰河与绥化市界相望;北靠呼兰河;东北与平安镇接壤。镇政府驻龙船村,距县城9公里。 本镇土质肥沃,水资源充沛,交通便利,哈...
第三节 驻庆单位
第三节 驻庆单位 一、黑龙江省庆安钢铁厂 庆安钢铁厂是1970年由绥化地区和大庆油田共同在庆安建立起来的小型国营炼铁厂。当时厂名为黑龙江省绥化地区安达县庆安钢铁厂。1971年大庆油田终止了对庆安钢铁厂的物力和财力的投放,由绥化地区自力营建,改名为绥化地区庆安钢铁厂。1982年 1月划归黑龙江省...
篇下序
第三篇 城乡建设篇下序 自清光绪三十年本县设治开始,到1943年改为庆安县的40年间,由于统治者对本县的城乡建设重视不够,发展较为缓慢。到解放前夕,只修筑了东西南北 4个城门和护城壕、城墙。城镇内仅有几条狭窄的街道,且路面不平坦,雨天泥泞不堪,无排水设施,靠壕沟上盖“阳沟板”。乡村道路崎岖不平,...
第一节 城池街道
第一章 城镇建设第一节 城池街道 清光绪八年(1882年),本地定名于清街时,商民协力绕于清街挖掘城壕,以备非常。 光绪十二年经历孙新弟遣民工在城壕内四周筑起土墙,并修建东西二门,这便是本县城池的起始。 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 1月),余庆街设立县治时,城墙已全部倒塌。次年,余庆县公...
«
1
2
...
13705
13706
13707
13708
13709
13710
1371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