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城镇建设队伍
第五章 建设队伍第一节 城镇建设队伍 本县城镇建设队伍主要有建筑一公司、二公司、三公司和设计室。 建筑一公司该公司的前身是“木瓦工会”,成立于1946年,当时只有 7人,没有任何机械设备。整个机构形同劳务市场,由工会揽活,再分配给工人,工闲时会员们自谋生计。1948年,木瓦工会更名为庆安县建...
第二节 农村建设队伍
第二节 农村建设队伍 随着建筑市场的扩大,建筑工程量不断增加,农村的建设队伍也随之产生。1980年以后,本县17个乡镇(不包括庆安镇)都相继成立了工程队。这些工程队主要是承揽农村中比较简单的民宅,以及学校校舍等建筑任务。有的工程队也承包城镇的某些建筑任务。 1980年全县农村有施工队16个,总...
篇下序
第四篇 农业篇下序 庆安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解放以前,土地私有,农业生产比较落后。解放以后,党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改革,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全县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改进耕作制度,发展畜牧业生产。中共十一届三中会全以来,庆安县实行了新的农村经济政策,随之联...
第一节 生产资料私有制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第一节 生产资料私有制 本县自土地开垦至土地改革以前,绝大部分土地、役畜等农业生产资料掌握在地主、富农和地主兼商贾的手中,而广大贫苦农民则只有少量的土地和简单的生产工具。 1948年2月平分土地以前,生产资料占有情况是:全县有地主1 476户,占有耕地1 080 256亩...
第二节 土地改革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946年 6月,庆安县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在土改工作中,县工委根据中央《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开展清算和减租减息运动。将农民租种地主土地的地租额,由原来的“四六”分成,改为“二五”比“七五”分成。然后又没收了大地主和豪绅的土地,分给无地农民。1947年3月,全县开展...
第三节 合作化
第三节 合作化 一、互助组 完成土地改革之后,县委、县政府及时地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本着“自愿结合,等价交换,互助互利,民主领导”的原则,组织广大农民,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互助组。互助组的形式有临时组、三大季组、常年组 3种。凡参加互助组的农民,有“入组自愿,出组自由”的权利。参加互助组的农民...
第四节 人民公社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958年,本县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按照省、地委的部署,开始组建人民公社。同年9月3日,庆安县委召开了三级干部会议,组织大家学习丰乐乡试办人民公社试点经验。会后全县铺开,历经8天时间,在全县迅速组建起9个人民公社,131个管理区,914个生产队。 人民公社强调“一大二公”。实行...
第五节 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第五节 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一、联产计酬 从1979年开始,本县试行了联产计酬责任制,有小段包工、专业承包、联产承包、包产到组、到户等多种形式。计酬方式的改革,给农业生产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1979年,全县粮食总产1.7亿公斤,农业总产值6 291万元。1981年,粮食总产量2亿公斤,农业总产值...
第一节 土地开发与利用
第二章 种植业第一节 土地开发与利用 一、土地开发 本县的土地开发始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当时由巴彦苏苏(今巴彦县)开垦行局负责垦荒事务。同治元年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为部分开发。呼兰城守尉(光绪五年改为副都统)放荒招垦,当时因山东、河北、河南等省连遭旱灾,逃荒跑关东的大批难民冲...
第二节 农作物
第二节 农作物 庆安县是黑龙江省农业县份之一,土质肥沃,雨量充沛,适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盛产大豆、水稻、小麦、玉米。 一、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大豆、玉米为主。其次有少量的高粱、谷糜和杂粮。油料作物主要是大豆和麻类。1949年以前,由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农业生产长期处于近原始状态...
第三节 种子
第三节 种子 本县在开垦初期,农作物的种子都是各地移民从家乡带来或在其他地方购买来的。当时主要种子有谷子、玉米、小麦、高梁、大豆及各种蔬菜种子。多数农户大堆留种,粮种不分,以粮代种,只有少数种地“精细户”从田间棵选,棒选,场上穗选,扬场风选和筛选。由此难免出现种子混杂与退化。后来,也有的农户之间...
第四节 肥料
第四节 肥料 庆安县的农业生产,自开发种植以来,就是以有机肥为主。在肥料使用上,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推广微肥,种植绿肥。在施肥方法上,以扬施居多。 一、农家肥 1949年以来,广大农民积极开辟粪源。刨老房框子,掘老墙茬子,扒老火炕,清老壕沟底。50年代,本县在城郊建大粪厂 2处,大搞城粪...
第五节 耕作制度
第五节 耕作制度 一、土壤耕翻 庆安县自土地开发以来,土壤耕翻制度改革经历了 3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1953年引进新式马拉农具之前,以垄作为主,木犁扣种和耲耙种交替轮作。第二阶段是1954年至1962年,以新式马拉农具耕翻、整地和播种,平播与垄作结合。第三阶段是1963年至1985年,以机械...
第六节 栽培技术
第六节 栽培技术 庆安县作物栽培技术,由人工扣、耲、埯、撒、点的方法,逐渐发展到机械多行距平播和垄上条播。到1985年,农作物的栽培主要采用“两栽”、“两化”、“一平”、“一宽”、“一膜”等项技术。 (一)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 大豆 扣种、蹚种法。沿用的时间最久。直到1954年引进新式马拉农...
第七节 植物保护
第七节 植物保护 庆安县境内河多水多,山林草地多,加之种植粮、油、薯、菜、麻等多种作物,因此,全县农作物的病虫害种类复杂。 (一)农作物病害 农作物虫害 (二)病虫害的防治 1949年以前,庆安县对作物病虫害的防治能...
«
1
2
...
13707
13708
13709
13710
13711
13712
1371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