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西医
第二节 西医 民国11年(1922年)西医赵雨霄从沈阳迁到庆城,并开办了天心仁诊所,从此本县开始有了西医。到民国20年,庆城县共有从外地迁来的西医 5人。当时只能治疗一般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一些急危患者则束手无策。解放后,医疗技术不断提高,1946年,本县的西医外科已经能做阑尾炎、剖腹产手术。自...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本县从50年代开始便逐渐将中,医技术和西医技术结合起来治疗疾病。提倡中、西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如西医普遍学习针灸技术和常用中药的适用病症。县人民医院的西医医生平均每人掌握20个针灸穴位,并能用针灸方法治疗关节炎、心脏病等十多种疾病。许多中医医生均能用西药治疗一般常见病。特别...
第一节 药政管理
第三章 医药管理第一节 药政管理 民国18年(1929年),由庆城县衙门公署公安局行政股负责卫生行政管理。同时也管理药品、药店、发放营业执照等事务。 伪满康德 3年(1936年)由庆城县公署行政科保健股管理医疗业务,同时也管理麻醉药品等事务。本年,该股对城内各家药店进行调查,从资金、销售、价...
第二节 药品检验
第二节 药品检验 1953年县药品管理委员会以及各级卫生协会、卫生科、商业科、市场管理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对全县诊所、药店、医院普遍进行检查,发现了一批伪劣、霉烂变质的药品,并立即进行了妥善处理。 1978年县卫生科抽调人员,对全县各医疗单位的药品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有的单位某些药品质量有问题,责...
第三节 药品管理
第三节 药品管理 庆安县药品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对毒、麻、剧药品的管理。从1950年开始,本县加强了对毒、麻、剧药品的管理工作,县行政科保健股对全县各个医院、诊所和药店的库存药品进行清查,并对鸦片粉酊、吗啡片剂、可卡因针剂等麻醉药品登记造册、限制出售。欲购者必须持医生处方,经保健股批准,对红矾、斑毛...
第一节 卫生防疫
第四章 预防保健第一节 卫生防疫 解放前,庆安县境内曾流行过鼠疫、霍乱、伤寒、天花、麻疹等多种传染疾病,严重地威胁着全县人民的生命与健康。 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制定并严格执行防疫报告制度。确定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有:天花、鼠疫、霍乱、麻疹、伤寒、斑疹伤寒、赤痢、白喉、百日...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建国前,大骨节、甲状腺肿和克山病 3种地方病在本县发病率较高,病症较为严重,特别是边远山区尤为突出。大骨节病患者,四肢关节呈现瘤状,身躯佝偻,身材矬矮,步履艰难,严重者不能举步。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肿大,内分泌腺失调,颈前呈现大型肿瘤。严重患者,其颈部肿瘤大小几乎等于头部,严...
第三节 妇幼保健
第三节 妇幼保健 1952年庆安县妇幼保健站建立以后,对妇女及婴幼儿的健康保护工作逐年加强,使全县广大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1952年本县对接产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培养懂医术的助产士,推广普及新接生法。到1956年,城镇的新法接生率达到100%,农村新法接生率达到 80%,同时妇幼保健部门...
第四节 爱国卫生
第四节 爱国卫生 建国后,庆安县掀起了以除四害(老鼠、苍蝇、蚊子和麻雀——后改为臭虫)、讲卫生、移风易俗、改变家乡面貌为内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美帝国主义在侵略朝鲜的战争遭到节节失利的情况下,悍然使用了细菌武器,并对中国的东北地区投掷了细菌弹,庆安县也深受其害。从1952年3月...
篇下序
第二十篇 体育篇下序 民国以前,本县的体育事业比较落后,仅在学校开设体操课程,根本没有全县性的体育竞赛活动。到了伪满时期,体育事业稍有发展,每年全县召开一次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多在学校开展,社会上参加者则寥寥无几。 解放后,庆安县的体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体育设施和竞赛项目逐渐增多,参加的人数越...
第一节 场地
第一章 体育设施第一节 场地 建国前,庆安县没有专用的体育场地,每次召开体育运动大会,都借用学校操场或县公署的庭院。建国后,庆安县在现在的县政府位置,建 1处群众集会和召开体育运动会的两用场地,每逢县里召开田径运动大会都在这里举行,1976年因县政府在此地兴建办公楼而被占用。1977年又新建1...
第二节 器械
第二节 器械 近年来,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本县所购置的体育器械和设备不断增多。县体委备有召开大型,田径运动会所用的全套体育器械,如跑表(计时器)、发令枪、铅球、铁饼、标枪、低栏、中栏、高栏、足球、排球及排球柱、篮球及篮球架、裁判台、跳高架、荡高秋千等。同时,一些机关、学校、工厂、农村乡镇还设有篮...
第一节 学校体育
第二章 群众体育第一节 学校体育 民国时期,庆安县境内只有小学开设体操课,每周1至2节,上课内容主要是:“走步”、“做徒手操”、“表演操”和“器械操”等,而忽视田径、球类等运动。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推行奴化教育,在体育方面,通过体育课强制推行两套“建国体操”。后又推行两套“广播体操”。于伪满...
第二节 社会体育
第二节 社会体育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社会体育活动。号召机关、学校、企事业、农村乡镇等单位大力开展体育活动。每年县里召开田径运动会或举行球类比赛,都有社会各单位代表队参加。因此,更加激励了社会各单位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各机关、企事业和农村乡镇多数都设有篮球场地,部分地方还设有乒乓球和排球场...
第三节 少数民族体育
第三节 少数民族体育 建国后,朝鲜族的体育运动十分活跃。他们能跳善跑,其中男的比较喜爱足球、排球和摔跤;女的喜爱排球、荡秋千和跳板等项活动,男女都擅长滑冰。 朝鲜族少年体育活动也颇有成就,曾多次参加地区少年足球赛和滑冰比赛,并获得较好成绩。少年男子足球队曾在1970年和1972年两次获得地区少...
«
1
2
...
13724
13725
13726
13727
13728
13729
1373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