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农垦公安
第三章 政法第一节 农垦公安 一、概述 农场的公安保卫机构是伴随着农场的诞生而诞生,随农场的发展而发展的。对保卫垦区的开发、建设,维护垦区社会秩序安定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文革”期间,政法机关被“砸烂”,法制建设被废驰。兵团时期,保卫科、股在维护社会秩序,逐步消除派性等方面做了不少...
第二节 农垦检察院
第二节 农垦检察院 一、机构沿革 五十年代农场创建初期至1968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以前,务农场的检察工作均归属所在市、县。1968年6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成立,政治、刑事、民事案件均归属三师军事法院审理判决。1976年2月兵团撤销,1982年10月,各农场检察工作又归属所...
第三节 法院
第三节 法院 一、机构沿革 1968年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组建前,垦区各农场发生的刑事、民事、政治案件均由各农场所在地方市、县法院审理。 1969年冬,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军事法院与保卫科同时成立,隶属于师政治部领导。各团(农场)设保卫股,负责公安保卫工作,不设审判机构...
第四节 司法
第四节 司法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它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用以保证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根据垦区社会治安和生产发展形势的需要,经中共黑龙江省委和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请示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第一节 来访、来援与引进
第四章 外事第一节 来访、来援与引进 红兴隆垦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吸引着许多国际友人、外商及港澳同胞。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先后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人士来垦区参观、考察、恰谈贸易或帮助工作。 饶河农场地处边境地区,和苏联只有一江之隔,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经常相互交往。1...
第二节 出访、考察与学习
第二节 出访、考察与学习 1957年6月28日,女拖拉机手刘瑛参加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 1961年11月全国劳动模范郝焕文参加中苏友好代表团赴苏访问。 1971年10月至11月马连相赴意大利参观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又转道匈牙利考察农业机械和先进技术设备,此次引进了意大利三种...
第一节 邮电
第五章 税务、邮电、银行第一节 邮电 建场初期,为垦区生产建设和群众生活服务,相应的在各场场直地区建立了邮电所,归县邮局领导,经办平信、普通邮包、保价包裹、普通汇款、报刊发行、话传电报等业务。随着农场规模的扩大,有的邮电所升格为邮电支局,分场设邮电所,仍归县邮局领导。 红兴隆管理局机...
第二节 税务
第二节 税务 税收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来源之一。建场初期,农场内没有设税务机构,土地税由所在县财政局直接办理,其他税由所在县税务局或附近的分局到农场征收。随农场各项事业发展,各县相继在农场设税务所,负责征收除农业税外的其他税收。如八五二农场1962年春天,由虎饶县人民政府在南横林子成立了税务分所...
第三节 银行
第三节 银行 建场初期,大都先建立储蓄代办所,随着业务量增加升格为所属县支行办事处。建场较早的双鸭山农场开始设有储蓄代办所,办理职工的存款取款业务,隶属中国人民银行双鸭山支行。1955年中国农业银行成立后,原储蓄代办计划归农行管理,除办理储蓄外,还进行会计结算和出纳业务。八五二农场、二九一农...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第一节 机构沿革 垦区所属各农场的工商行政机构六十年代初才建立起来,机构名称也多次更改。早在1961年友谊农场就成立了市场、物价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能是管理市场。1965年宝清县在八五二农场设置了市场管理所,负责发放企业和个体经济的营业执照、管理市场、对当地产品价格的制定...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 垦区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务受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制约。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执行以阶级斗争为纲,大割资本主义尾巴,不允许搞家庭副业,限制养鸡养鸭,一、二类农副产品不允许上市等“左”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垦区集体,个体经济的...
第一节 政权机构
第七章 政权机构第一节 政权机构垦区各农场从创建时起即实行“政企合一”的体制,行政上受农垦系统领导机构及农场所在地的地方政权机构双重领导。但自1958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一段时间内,各场曾单独设置政权机构,有的设县,有的设区、乡或镇。机构的名称也几经改变,初时称人民委员会,“人民公社化”...
罗海荣
第六编 人物第一章 传记罗海荣 罗海荣,1932年生于四川省重庆市南岸区鸡冠石乡石柱村。海荣原姓张,一家5口,靠父亲打柴卖菜勉强维持生活。海荣6岁时,父亲遇匪被害。接着两个妹妹一个病死,一个饿死,剩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起先靠母亲给人洗衣度日,母亲患病后不足10岁的小海荣,拎篮抱棍,挨门乞讨...
张德信
张德信 张德信,汉族,共青团员。1939年生于山东省平度县城西张家村的一个贫农家庭。 1959年“支边”来八五三农场,1961年抢收小麦时,为领取收割机塔形齿轮长途跋涉过度劳累渡河时牺牲,终年21岁。解放前,张德信全家5口人,没房没地,全靠出卖劳动力为生。10岁那年,父亲去世,生活无着。...
王维海
王维海 王维海是友谊农场四分场六队养猪班副班长。1973年6月16日加入共产党,同年11月7日,为抢救落水儿童英勇牺牲,时年40岁。 1933年12月,王维海生于河北省龙县一个贫苦农民家里,3岁丧父,6岁起跟着叔叔逃荒要饭,从河北逃到辽宁省凌原县。12岁给地主放猪,直到解放,他才翻身做了...
«
1
2
...
14188
14189
14190
14191
14192
14193
1419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