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农机队伍
第四节 农机队伍 建场至50年代中期农机队伍有15人,至60年代增加到35人,80年代中期发展到70人,1985年开始兴办家庭农场,农业机械转卖给个人,农业机务人员减至为26人。 机务队伍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决定了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的水平和机械效力发挥的程度,因此,农场及农业单位领导对提高...
第一节 土地区划及土地面积
第三章 土地第一节 土地区划及土地面积 建场时农场土地分布于闫家岗、王岗、马家花园、小北屯、新香坊、孙家站、柞树林等7个区域。1948年底和1949年初将闫家岗、王岗分别交于地方,50年代小北屯、孙家站、柞树林先后被国家占用和交于地方。1979年马家花园划归东北农学院,至1985年农场土地...
第二节 土壤结构
第二节 土壤结构 香坊实验农场处于松花江第二阶梯与第三个阶梯之间,属于阿什河冲积平原。全场土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坦低洼地,主要分布于水田队;另一类是丘陵漫岗地,主要分布在旱田队。平坦低洼地占49%,丘陵漫岗地占51%。 农场所有土地的土壤属淋溶黑土。此种土壤的特点是:黑土层比较厚,土壤...
第三节 土地管理
第三节 土地管理 土地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生活和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但农场从建场到1976年前一直没有设专人和专门机构管理土地,只有用地单位代管,在较大面积土地使用或征用时才有场领导出面进行协商办理。因此,造成土地流失严重,与相邻村屯屡次发生土地边界纠纷。...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四章 林业第一节 发展概况 香坊农场林业的发展始于1953年,是年农场制定了植树造林计划,开始在场区、生产区、场内道路两侧及土地权属明析的界边植树造林。 1965年、1966年在铁道南旱田分场所属地域进行大规模的造林,共造防风林10条,使3500亩农田地形成了8个规范地块(东4块和西4...
第二节 林业管理
第二节 林业管理 林业管理,起初因农场没有设专门管理机构,农场所有林木由用地单位代管。1977年农场成立生产科后,在生产科设林业专职管理人员,但由于林地面积大,管理人员少,对林木管理尚不能步入正轨,许多问题仍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80年代中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法》有关规定和上级部门的要...
第一节 水资源
第五章 水利第一节 水资源 农场水资源有三部分。一是阿什河水资源。建场初期阿什河水流量大,农场水田区域均可引水灌溉,1958年后阿什河上游修了几座水库,使河水干涸断流,至此,农场失去了宝贵的自然水资源;二是地下水资源。农场区域地下水资源蓄量丰富,据1980年调查农场区域地下水720万立方米...
第二节 水利建设
第二节 水利建设 农场为了在水田区域的沼泽地种植水稻和解决旱田区域农田易旱的问题,农场从建场时就注重抓农田水利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建场至60年代,农场水利工程的重点在水田区域的沼泽地,为了在大片的沼泽地种植水稻,因没有现代化的机械,全靠人力在沼泽地挖排水壕和灌水渠。20年来,...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六章 畜牧业第一节 发展概况 香坊农场的畜牧业始于建场的当年,饲养的品种有猪、奶牛、黄牛、鸡、马等。养马业从60年代开始遂步淘汰,而猪、奶牛、鸡三业到1985年已成为农场的支柱产业。 建场初期,香坊农场是东北农学院的实验农场,农场的畜牧业和农业是集生产、科研、教学、推广为一体的企业。1...
第二节 哈尔滨白猪的选育
第二节 哈尔滨白猪的选育 建场初期,农场养的猪是原东北农学院刘达院长在哈尔滨市郊区民间收购来的敌伪时期遗留下的优良品种。农场决心要养好这些猪,培养出自己的品种体系。在农场的领导和魏孝畜牧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理论改善管理,实行选种选配,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仔猪成活率,经过3年时间,就发展成有55...
第三节 黑白花奶牛的选育
第三节 黑白花奶牛的选育 建场时,农场饲养的奶牛,大部分购自安达、宋站、萨尔图等地,当时称为滨洲奶牛。品种不纯、花色繁杂,在60头奶牛中,有红白花、黄白花、黑白花,大部分患有流产和结核病,是一个很不健康的牛群。 1955年开始养健康牛群,制定育种方案,进行牛群整顿,普查鉴定,建立核心群。 ...
第一节 工业单位概况
第七章 工业第一节 工业单位概况 农场工业始于建场初期,在建场的当年就建立了修造厂和粮米加工厂,1958年建了制酒厂,70年代建了冰棍厂、制砖厂、铅印室、木器厂、药厂,80年代初建了刺绣厂、冰片厂。这些工业单位为农场的生产经营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资金,多数单位领导不...
第二节 生产经营
第二节 生产经营 农场工业的生产经营是与农场自身的需求和市场的形势相关联的。在建场初期,工业单位的建立和生产经营都是根据农场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进行的。因此,使生产陷于狭小的圈子之内,而不能快速发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解放了干部职工的思想,增...
第三节 生产管理
第三节 生产管理 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是工业企业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也是各项技术工作得以实现的保证。 农场的工业企业是单位多、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每年的生产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进行的。在生产管理上是粗放型的经验估计法,即农场按照上年生产情况及当年的预测估计向各基层...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八章 基本建设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48年建场时,农场场部设经理部(又称经理科),科长李本负责维修队工作。 1953年下半年,维修队改为基建队,仍由李本科长负责基建队工作。 1959气基建队与总务科合并,科长张重铭,党支部书记张义。1964年孙善录任科长。1965年科长孙善录,党支部...
«
1
2
...
15254
15255
15256
15257
15258
15259
1526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