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基建队伍
第二节 基建队伍 农场的基本建设是伴随着农场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建设工程项目的多少而增减变化的。1948年农场维修队只有29人,1953年增加至78人。1954年国家农业部开始对农场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项目扩大,基建队伍猛增到210人,直至1959年基本建设队伍无大变化。1960年至1969年...
第三节 基本建设投资
第三节 基本建设投资 农场基本建设投资是由国家农业部投资、农场总局投资、农场自筹资金三部分。从建场至1985年共投入农场基本建设资金1 522.7万元,其中用于购置农业机械188.8万元,房屋建设475.5万元,农田水利建设70.2万元,修建道路桥涵6.9万元,电力建设52.6万元,工业建设...
第四节 建设工程
第四节 建设工程 建场初期主要是改建原日伪留下的房舍,至1953年共改建房舍6 540平方米。1954年至1985年共建猪、牛、鸡舍21 150平方米,鸡厦和猪厦4 860平方米,农牧工商服用房158 430平方米,职工俱乐部2 700平方米,职工及职工家属宿舍19 580平方米,为省土特产...
第九章 劳动工资
第九章 劳动工资 劳动工资由农场劳动工资科实施管理,建场至1985年曾在劳资科担任正副科长的有:韩云根、周传忠、南景祥、董宪章、王泽富、高岚梅、姚忠堂、刘国荣等。
第一节 职工队伍
第一节 职工队伍 农场1948年建场时,职工队伍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从哈尔滨市直机关及所属企业调入农场的,他们多担任场级及中层领导干部;二是通过干部的介绍从双城县、德惠县、木兰县招收的;三是从附近农村招收的。建场时全场职工共215人,其中干部29人。另有从天津、北京来的劳改犯人参加水稻的开发。...
第二节 劳动管理
第二节 劳动管理 农场对劳动力的使用从建场至今一直实行班组、基层单位、农场三级管理的体制。 班组是劳动力使用和管理的基础单位,班组长对基层单位所分配的劳动者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配具体工作,组织本班组人员完成所担负的工作任务,班组长对本班组人员在本班组内有调配使用权。 各基层生产、工作...
第三节 工资管理
第三节 工资管理 农场1956年开始实施工资制,以工资形式支付职工的劳动报酬。所实行的工资种类有以下几种: 1.基本工资制。开始实行工资制时,全场所有干部、工人都按级别发放基本工资,对劳动好贡献大的职工只是给予精神鼓励。劳动、工作差的给予批评教育。1979年后干部实行月薪制,工人实行月薪日...
第四节 劳动保障
第四节 劳动保障 劳动保护、劳动保险是职工在劳动生产、工作中应享受的权利。农场从建场到1965年期间基本上按照国家的规定和农场的实际情况发给职工一些劳动保护用品,对职工的生死病残也能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因此,全场职工的劳动保障基本得到保证。“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的这些权利失去了保障。 19...
第五节 安全生产
第五节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证企业减支增收和保证职工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农场从1980年起,把安全生产提到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较自觉地贯彻党和国家制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生产实际中认真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组织。 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章 计划财务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48年3月农场成立,即设置财务股,主管全场计划、财务管理工作。 1948.3—1949.12,财务股长由场长王良兼任。1949.1—1953.12,财务股长吴立民。1954.1—1961.7,财务股提格为财务科,科长吴立民。1961.8—1963.1...
第二节 计划管理
第二节 计划管理 在建场初期,农场的计划工作从零开始,是逐步建立起来的。计划工作主要负责生产、财务、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在计划管理中实行了“统一计划、统一供应”的办法,按计划办事,使当时生产供应初步走向计划的轨道。 1957年以后,农场在财务科单独配置了计划人员、专职编制全场财务、成本、基本...
第三节 财务管理
第三节 财务管理 农场的财务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在国家统一计划下为社会提供又多又好的农牧产品,为国家积累更多的资金,自建场到现在在财务管理上遵循了党和国家的财政方针、政策、制度、法令的要求,做到了有组织地开展财务活动,并正确的处理国家、农场、个人间的经济关系。在财务管理具体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第四节 财务核算管理体制
第四节 财务核算管理体制 财务核算管理的体制,要服从于企业体制的要求,农场前期是东北农学院的教学基地,财务核算上不是太细,基本是一级核算。后转为国营农牧企业,这一时期由于企业体制的变化,农场是以生产经营为主。为社会提供多而好的产品,为国家积累资金,是经济实体。 这两者的任务明显不同,但两者...
第五节 财会队伍
第五节 财会队伍 自建场以来,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农场已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特别是畜牧业、肉鸡、奶牛、种猪生产在省内及哈尔滨占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农场事业的不断扩大,农场的财会人员也不断增加壮大,截止 1985年农场财务人员由建场初期的7人增加到45人(含基层出纳...
第一节 电力发展概况
第十一章 电力通讯第一节 电力发展概况 农场电力建设始于1950年,当年建变压器台1处,变压器容量为60千伏安,1952年又建变压器台1处,变压器容量为50千伏安,至1972年共有变电所4处,总容量为200千伏安。 这一时期全场输配电线路共20公里,基本解决了全场各单位和家属区的照明用电...
«
1
2
...
15255
15256
15257
15258
15259
15260
1526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