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粮食管理
第二节 粮食管理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战略物资,俗话说: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农不稳。毛泽东同志说过:“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为确保粮食供应稳定,我国一直是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每个人有自己应得的份额,统一持证在粮店购买,私买私卖是违法的,那时候,粮食推动了它商品的属性,成为物资了。对粮食的管理历...
第三节 粮食处理中心
第三节 粮食处理中心 农场小麦产量每年万吨以上。一般麦收时,雨量集中,在120 ~200 毫米,不利于小麦干燥,赶上涝年头,极易造成小麦损失,就是正常年景,晒场也不够用(农场只有10万平方米晒场),粮食处理不及时,霉烂变质时有发生。1985~1987年,因天气影响,小麦晾不干,霉烂变质、发芽等...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九章 商业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86~1993年,实行科店合一,商业科长、商店经理由国兴一人担任,党支部书记韩来生(回族,1992年内部退休),商店副主任于波、黄金凤、会计谢丽华,出纳员韩淑荣、许彩玲、孙敏。
第二节 经营状况
第二节 经营状况 1986年以后,商店实行柜组承包,定额上交,自负盈亏的管理办法,充分调动了职工的职极性。一改柜组报计划集中采购的办法,为柜组派人亲自采购,商品对路,货不积压,经营有利,商店年销售额在150 ~200 万元之间,是商店在发展商品经济阶段的辉煌时期。 农场商店在场部中心地区...
第三节 个体商业
第三节 个体商业 “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歪理,一度使人谈“私”色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种心理障碍被消除,人们以有利于综合国力、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的标准认识事物,思想的解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解放和经济发展。 1980年以前...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章 交通运输第一节 机构沿革 农场设有交通科和公路管理站。 1986年,设工业交通科,科长董玉庆、副科长杨跃文(负责交通工作)。 1987年,设交通科,科长杨跃文。 1991年,交通科长夏元浩。 1993年,交通科长王忠远,办公室搬到原高中对面。 1996年,交通科长李洪文。 ...
第二节 公路建设
第二节 公路建设 农场远离城镇,与滨北线铁路最近的火车站是海北站,以此为联接点,农场从场部修建了一条直通海北车站的农场自养公路,全长23公里,该路穿过海伦市双录乡的张家湾和扎音河乡(原红旗公社)的双泉和桦树林与毗邻海北车站的海北镇相联,现已和哈黑公路相联。 1983年以前,这条路的路基是...
第三节 公路管理
第三节 公路管理 1986年,农场设专门的筑路队负责养护农场的自养公路,筑路队有上海50型2 台、刮道机1 台、铲运斗1 台、压道机1 台、装载机1 台,有职工67人。 农场按事业单位给筑路队拔款,每年20~50万元不等,经历这么多次改革,农场筑路队从未取消过,只是在管理方式、人员精减、...
第四节 路政管理
第四节 路政管理 车辆年检有两种情况:市政所发牌照,由市政交通部门检查,农垦交通部门所发牌照由农垦交通部门检查。被检车辆属于农垦牌照的主要以目测和触摸为主,确定车辆达到二级保养以上水平,不合格的由车主自行维修,直至合格。 规费征缴 养路费:货车140元/标吨.月,拖拉机每20马力折1标吨,...
第五节 运输管理
第五节 运输管理 一、运费结算 1994年以前,农场货运统一管理,不许垄断车辆和货源。统一运费结算,此项规定是黑交[1986]172 号文件“凡参加公路营运性运输的车辆发生运费收入或以货代费的,一律用交通厅印制的货物运输、运费结算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以其它票据代替,否则财务...
第六节 交通事故
第六节 交通事故 1996年冬,在七队与六队中间路段发生一起摩托车与汽车追尾事故,摩托车驾驶者孟某送至医院后死亡。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一章 建筑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86年,设建筑公司,建设科含在其中,科长任祥福,副科长于云波、董林、唐少志,科员张学、张晓玲、林修江、袁成林。 1987年,建设科长任祥福,副科长于云波、董林、科员张学、张晓玲、林修江、袁成林。 1988年,建设科长任祥福,副科长董林,科员张学、张晓玲、...
第二节 工程管理
第二节 工程管理 一、设计 一般砖木结构平房农场建设科可以设计和完成工程预算,必要时报上级审核定案,同时将设计图纸完成。楼房请上级设计部门来设计。 二、施工 立项工程,寻找承包单位或竞标产生施工单位,建设科负责确定标底,审查资质,签订合同,监督施工。 三、建材生产 农场有...
第三节 房产管理
第三节 房产管理 1986年以前,农场职工住房约10万平方米,全部是低标准租给职工居住,损坏部分农场负责维修。职工家住旅店一样只交房租,房租很低,一个60平方米的大三屋一厨,每月房租也只3 元。当时职工住房属于职工福利的一部分,只要是职工就应分住房。因农场职工人数多住房相当紧张。 198...
第四节 小城镇建设
第四节 小城镇建设 1994年以前,农场对城镇建设缺乏认识,千方百计防止场部地区人口增加。 1994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实施,城镇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突显出来,农场的认识开始转变,加上上级文件精神的指引,农场开始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主要是建设场部地区,使其成为农场政治、经济、文...
«
1
2
...
15425
15426
15427
15428
15429
15430
1543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