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消费
第四节 消费 据1985年初步统计,全场居民家庭中较高档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加,特别是黑白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已逐步进入职工家庭。职工家庭中摩托车、彩电、冰箱的拥有量较少,但已经出现并有上升的趋势。黑白电视机增加较快,如场部每100户居民中拥有50台,彩电2台,比1984年增加1倍还多。自行...
第五节 收入
第五节 收入 1979年以前,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一个时期以来经济效益低下,职工收入水平一直不高,最低年份的1960年,人均年收入仅有179元,最高年份的1978年达1 203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种畜场农、牧、渔业都得到发展,职工人均收入有明显的...
第一节 婚姻
第三章 风俗习惯第一节 婚姻 一、择偶方式 和平种畜场地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同其它地方一样,男女婚姻没有自主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男女青年不可抗拒的婚姻形式。几千年的封建礼教,不知造成了多少婚姻悲剧,使有情人不成眷属。一小部分男女青年自定终身,因其父母反对,只好离家出走,用...
第二节 家庭
第二节 家庭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平种畜场的家庭结构由过去的四世同堂,逐渐向两代家庭发展。1981年全场总人口12 333人,总户数2 191户(含安达分场441户),每户平均5.6人;1985年,全场总人口10434人(安达分场划出去)总户数2 179户,每户平均4.8人。家庭结...
第三节 节日
第三节 节日 解放前,该地区的居民按“旧历”(农历)过各种节日,解放后虽然采用公元纪年,但以往的节日、假日大多还被继承下来。 春节:春节是我国劳动人民普遍重视,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象征着春天的开始,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人们用辛勤劳动的成果辞去旧岁,以喜悦的情怀迎来新春,都希望在新的一年...
第四节 殡葬
第四节 殡葬 解放前该地居民对丧葬很重视。病人临死时,往往是家人为其沐浴、理发、更换衣服(称为寿衣),里面衬衣、衬裤、棉袄、棉裤,外面黑色长袍。一般寿衣是五至七件,不钉扣子(避“扣子”音讳),不码边,寿衣质地穷富有别。病人要咽气时含压口铜钱。男者死时脚穿白底黑鞋,女者死时脚穿“绣花鞋”,脸蒙黑...
第五节 杂礼
第五节 杂礼 解放前,此地杂礼很多,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部分杂礼被遗弃,现常见的杂礼尚有以下几种: 喜礼(红喜)凡有结婚者,其亲友则登门送礼贺喜。礼品有钱、物等,以表常情。 串新门(俗称拜新年)串新门在男女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间。一般在正月初五后,带上礼物到双方亲属家(...
第四章 蒙古族风情
第四章 蒙古族风情 “蒙古”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即《旧书》中的“蒙宝”,《新唐书》称为“朦兀”,《辽史》称“萌古”的汉字译文始见于元代文献,明时也称蒙古。 蒙古,最初只是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逐渐成为这个民族的统称。额尔古纳河是蒙古部落的历史摇篮,大约在公元七世纪,蒙古部落开始向西部草原迁...
“敖包”的传说
附录传说与趣闻“敖包”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和平种畜场的大草原上,降下九个怪神,统治了这里的蒙古族牧民。一年的端午节,九怪神正在向牧民们大施淫威,恰被云端中路经此地的“托塔李天王”和“十三太保”碰见,看到牧民们饥寒交迫的样子,心里非常难过,于是便动了恻隐之心。收住祥云,飘然落地,力劝九怪...
莲花湖的传说
莲花湖的传说 清初,天命九年,统治该地区的诺颜(酋长)阿都齐和奥巴(成吉思汗后裔)在和平种畜场敖包西边的草原上和努尔哈赤的部将,经过三天激战后,终寡不敌众,举手投降。崇德元年,阿都齐之子色楞被清王朝封为辅国公,重新统治杜尔伯特部落。 清王朝建立后,当地的蒙汉贵族,更加残酷地统治蒙汉牧民,苛...
七棵庙的传说
七棵庙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年端午节,正在向牧民们施虐的九怪神,被“托塔李天王”和“十三太保”处死,变成九棵老榆树后,九怪神中的老大和老三,虽然改变了身形,但仍不思悔过,继续迫害草原上的百姓。此事被“托塔李天王”知晓后,便派木咤下凡,将九怪神中的老大和老三连根拔掉,捉拿到天庭上调教。 ...
狩鼬趣闻
狩鼬趣闻 建场前夕,敖包吐地区,地域辽阔,村屯疏落萧条。草原浩瀚无垠,草深蒿密,积水沼泽芦苇繁茂,常有野兽隐身苇蒿深处,出没无常。 敖包吐西北缘的小庙子屯,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只有十几户蒙族人家定居这里,生活十分清贫,靠种地交租后的少数余粮勉强维持生活,以采集药材和猎获野兽的皮张兑换油盐。在...
蒙古族人乳名拾趣
蒙古族人乳名拾趣 人人都有乳名,蒙古族人的乳名如同他们的习俗一样具有独特的风格及民族特色。 这个民族的人们给新生儿取名虽然也用数字起,但不同于汉族人的“三儿”、“四儿”。他们所用的一般是“58”、“60”或“60”以上的数字。 譬如,婴儿出生时,祖父母健在,就可用长者年龄取名,一是纪念,祝...
村屯名称的含义
地名考村屯名称的含义 50年代中叶,和平牧场前身共有16个自然巢屯,约有居民400户,村屯大小不等,少则三五户,多则不足30户。东部柳合堡、赵地房子等属肇州县管辖。基本为汉族人生计地,西部敖包吐、小庙子等自然屯隶属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所辖,多为蒙古族人居住。 1956年8月,山东移民来此地,...
几个村(屯)名称的由来
几个村(屯)名称的由来 一、巨宝山 位于场区东南,现第三生产队队部,已是有百余户人家的屯子。清朝末年,这里只有十几户人家,当时,他们的生活十分贫困,靠种地勉强度日,农民在困苦中盼望着富裕生活的早日到来。因此,取屯名“聚宝山”用以寄托期盼,意在聚宝招财。在黑暗的社会中,他们的向往是不能如愿的...
«
1
2
...
15449
15450
15451
15452
15453
15454
15455
...
17821
17822
»